第35章 两年之后(1 / 2)

末世之仙临 风林晚 0 字 2022-05-10

 春去秋来,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两年。

这两年来,苏阳白天学习独孤九剑,晚上勤练九阳神功,时至今日,已然开始修炼第四册,真气之雄厚,完全不输于之前的岳不群。

学剑期间,苏阳也从风清扬这里了解到了不少武学常识。

如:武功有内、外之分,此二者虽然都是炼精化气,但前者将真气导入丹田储存,后者却散至全身,淬炼筋骨皮肉。

内功不提,外功之中,最被人熟知的便是少林寺的金钟罩铁布衫,以及更为厉害的金刚不坏神功。

然武学分内外,武功招式也就相应的有了内外之分。但此二者,既有不同之处,却也有相同之处。

不同者,内功招式须得雄浑真气辅助,才能发挥绝强威力;而外功招式想要与之抗衡,就得练就一副精钢之躯。

相同者,两种招式都是根据天地万物变化之理而创出,或师法天地之势,或师法气象之理,或师法虎、鹰等兽之捕食动作,等等。

尤其是前二者,已有《易经》奇书归纳总结,是以,诸多武学之理都与易经密不可分。

然而,修炼内、外之功,难易却有所不同。修炼外功者,前期短短时日,便可看到显著效果,但越往后,越难修炼,突破境界更是异常艰难。

与之相较,内功修者,前期战力不显,但后期却厚积薄发,精进显著,突破境界往往容易很多。

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华山剑、气二宗,初期之时,剑宗弟子轻易就可战胜气宗弟子,但到了后期,剑宗弟子精进缓慢,而气宗弟子的武功修为却一日千里。

故而,千百年来,武林中声名显赫者,多为内功修者。但内、外之功实无强弱之分,武学之道,终是殊途同归。

不过,内、外功无强弱之分,武学秘笈却有优劣之别。较之下乘秘笈,上乘秘笈于武学之理描述更细、更深,修者于武学之道,也理解的更快、更深,武功修为、战力也就随之增强。

如苏阳所学之《独孤九剑》,就是一门内外兼顾的上乘剑法,其中讲述的用剑之理极其奥妙精微。

否则,风清扬也不会于年纪轻轻之时,就仗之而独领风骚,令狐冲更不会在无一丝真气的情况下,一剑刺瞎八大高手的眼睛。

至此,苏阳也知自己的剑、气相辅相辅相成之说,虽不错,却也较为片面。

而除此常识外,苏阳还了解到了武学境界的划分。

武林中人均将武者分为六个境界,从弱到强,分别为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宗师、天人。

不入流不提,能入得三流者,便算是一方高手。此时,其修为(不分内外)有所小成,同时对付二三十个体格健壮的战场老兵不是问题。

一般来说,寻常小门小派的亲传弟子,大门大派的三代弟子都可算得三流高手。

相比较三流,二流高手的武学修为更进一步,对付七八个三流高手不在话下,一般多为小门小派的掌门,大门大派的二代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