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考学(1 / 2)

 却说穿越众在北师大一路谈笑风生,如入无人之境,直引得路人侧目,正得意间,冷不防一支藤掍横空出世,棍法神鬼莫测,直将四人揍得报头鼠窜,慌乱中四人远远跑开,待得回头定睛看时,只见一名四十多岁、微胖、戴着圆框眼镜的先生,拄着藤棍气势十足的稳稳站在路中间,瞪大着眼睛对他们怒目而视。

几人对视一眼,得,八成是这里的老师,认栽吧。但钱明尤自忿忿,主因是刚才躲避时伤口痛得紧,于是分外的不满,揉着被打得火辣的大头,用武汉普通话大声抗议:“哎,你个…(想说脏话,一看大约是老师,又咽了回去),拿根棍子瞎打个母事(方言,什么的意思)?我们又冒(没)惹到你!”

不待那位拄棍先生开口,从旁居然又过来一位颇有儒雅气质的年近四十的先生,也是,北师大历来地盘不大,几人也走了这么老半天了,一路多有放肆,再不惹出几位大牛就不正常了。只见这位先生开口接过了钱明同学的话头:“这位同学,尊师重教固然是要的,可是师范之要,乃在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们刚才在教学时间大声喧哗固然是不对的,但也算是年轻人真性情的表现。钱教授因此付于你们一顿老棍,也是打得堂堂正正,但何故你刚才张口要说“你个…”却遮遮掩掩的只说半截?这位同学你且将后半截说完无妨!”

那后半截自然不会是什么好话,背后嘀咕嘀咕倒也罢了,但这叫钱明怎么可能当面说出口?这位先生明面上似乎是鼓励钱明说出来,但其实效果刚好相反,在他的气势压迫下,钱明和周祺等人反而惴惴不安起来,哪敢随便贸然开口?

那先生见状释然一笑,接着道:“豫山兄(鲁讯先生字号)曾言“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赌肥头,抵挡辩证法。”,这位同学,你可是想说“你个老不死的”?!哈哈哈…”

这什么情况,这俩人是对头?不明内情的几人一头雾水。

不料那位拄着藤棍的被称之为钱教授的先生却不以为忤,反而对平静的对那位看上去要年轻的先生说:“既然是李校长亲身管教,我这便回去给学生们上课了。”

说罢转身便走,几人不禁对这位李较长肃然起敬,看吧,当官就是好,当面叫人老不死的,别人都不敢表示什么意见。其实钱明想骂的话还没有这么恶毒的说。

这倒是几人不了解内情。那位钱教授,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钱玄同,除了学富五车之外,还是一名唯物主义者,并不讳言死字,曾说过一句名言:“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在他四十时,为了他这句过激的话,他又开了一个幽默过头的玩笑。1927年,钱玄同四十岁时,朋友为他曾说过的话跟他开玩笑,说要给他出个“成仁”专号,在《语丝》上刊登钱玄同的讣告挽联等,钱玄同竟然欣然同意,甚至把这个主意告诉朋友黎锦熙,黎锦熙觉得“谑而虐”,玩笑开得有点大并不赞成。但最后讣告挽联挽诗等居然全准备好,真准备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如果不是时局的关系,这个专号恐怕会正式出版。《语丝》的影响力当时不可小窥,因此南方一些交换刊物上早已把有关《语丝》的要目预告登了出来。钱玄同的一些学生和朋友以为钱玄同真去世了,弄假成真,纷纷写信来吊唁。钱玄同看到这些吊唁信大笑不已。为此,鲁迅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教授杂咏》加以揶揄:“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赌肥头,抵当辩证法。”钱玄同教授的朋友们有时拿这个来开玩笑,而钱玄同豁达率真的性格也可见一斑。

而李校长,则是时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的李蒸。几人这时尚以北师大的学生自居,一听这人是校长还不乖得跟孙子似的。李蒸见几人这模样,倒也没有再加责怪,并且他终于注意到他们几人手上的小册子,于是问道:“几位同学可是来参加入学考试的?”

到这份上,如果说不是,那你们干嘛来了?一路大声喧哗,破坏教学,成心来学校捣乱来了?那就只能说是,还显得好学,容易被原谅。此情此景,加上几人本来穿越前就是北师大的学生,对答说:“是。”倒是自然得紧。

李蒸又问道:“各位同学报的是文科还是实科?”

几人在穿越前就读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理工科,这时听得李蒸发问,虽然不明白实科是什么意思,但几人反应都不慢,只经过一个简单的排除法,都纷纷表示报的是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