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穿了(1 / 2)

 “哎,我说小孙啊!”江明喘着粗气,四人这时都累得像狗似的,靠坐在背包上面,但是他们四人现在已经都不太敢抬头打量四周围了。把他们夹裹在中间的这支队伍,哪怕以这四位从未入过伍的楞头青,也不认为这是一支临时拼凑出来、休闲尝鲜的杂鱼队伍。

因为他们刚刚小跑着赶了不下十华里路,虽然是小跑,可也把江明等四人折腾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想想看,可是负重二十多公斤的装备啊!但是他们看看其他人,很明显,他们拖了后腿。

江明碰了碰并排的孙治勇,小声问道:“这些伙人真是你的上帝们?你确定?”

孙治勇此时连头都不敢乱动了,目光直视天空,嘴皮动了动,小声对江明肯定的说道:“绝对不是!”周祺、钱明二人早就注意到孙、江二人的对话,都竖着耳朵在听,这时听到孙治勇的回答,脸唰的一下就白了。

他们四人清早起来,整备完成以后一出门,就发现下了好大雾,并且气温也极度不正常,一下子冷了许多,不过孙治勇说不要紧,因为他们为了照顾客户的需要,不管什么季节,每个背包里都备有春秋、冬、夏各一套07式系列军服,本来冬装是预备晚上露营时当被子盖的,正好现在先换上再说,于是四人一阵手忙脚乱。换好衣服后,四人正自担心今天的行程受到影响,就听得不远处有“士兵”大声召集队伍:“217团的兄弟们集合啦~!上锋严令,今曰午时必须赶到喜峰口!打狗~曰~的小曰本!”然后就四周就猛然热闹起来,无数穿着抗曰战争时期也不知哪一系军阀军装的汉子穿过浓雾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一些军官模样的人开始在不远处站定,而另一些当兵模样的人则在跑动中找到自己的军官并且开始按编制列队,有些人员到得齐些的小方队都开始点名报数了。

周祺把手搭在钱明肩膀上,感叹道:“瞧人家这生意做的!”钱明:“唉,就是说撒!”接着又转头去问孙治勇:“小孙,我们跟哪一队?”

孙治勇早就在四下打量,回答道:“不知道啊,我让Keester一早来安排的,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来啊。”孙治勇掏出手机拨了一个电话,但是等了半天没有打通。孙治勇把手机从耳朵边拿到眼着一看:“靠!居然没信号啊!”

“看来美国通讯商也一样不靠谱啊!那么样办呢?”钱明道:“那我们是等会儿呢,还是直接随便找一队搭个伴呢?”

这边四个大学同学还没整明白到底该怎么办,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看他们衣着怪异,戳在场地上半天不知道该往哪里来站,于是就走了过来。

那军官模样的人问道:“你们是谁的手下,咋还不去集合?”(长得有点像演员郭达,不过是严肃版的。)

孙治勇上前答道:“是这样,我们昨天才来的,本来是应该有人安排跟团的,不过现在安排的人还没来。”

本来孙治勇说的“跟团”意思是跟旅游团,结果此情此景,那位军官理所当然的理解为是跟他们的217团。那军官居然“哦”了一声,表示已经知晓此事,转头大喊到:“老薛、老薛!过来一下!”

于是不远处一位正在安排些什么的军官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的走了过来,问道:“啥事啊,刘连长!”

“是这样,可能是因为昨天忽然接到的军令,咱们走得急了一点,有点没有交待清楚。”那位被称为刘连长的人,指了指江明等四人,介绍道:“这四位是城里来的大学生,都是不得了的人才哩!昨天上边就打过招呼了,说是来跟咱们团一起出发去前线的,你要好生安排,千万莫出什么闪失!”

刘连长又对江明等四人介绍道:“你们是北平~”刘连长顿了顿,无奈问道:“你看,咱们这些当兵的粗人脑子就是不好使,你们是北平那个什么师什么大学的来着?”

孙治勇笑道:“哦,是师范大学。”江明等四人正是中国首都师范大学的二年级在读学生,一干人只觉理所当然,面不改色,心中只是暗暗竖了竖大拇指:“瞧瞧这位,只是换了身衣裳,中国首都都改口叫北平了!专业!”

“对、对、对,正是北平师范大学!”那军官一拍脑子,接着道:“咱当兵的心眼粗,只记得这个师那个军的。哎呀,要说现在的学生可不得了啊,是能文能武啊!还能有心为抗战出份力!哦,这是我们连的司务长,姓薛,薛仁贵的薛,大号薛跃坤,额,应该比你们痴大个二十多岁,你们叫他老薛就行!跟曰本人打仗可不是好玩地,凶险滴狠!你们头回上战场,一切都要听老薛的安排啊!”刘连长说完,使了使眼色,示意薛司务长一起走远几步,到一旁小声交待道:“老薛,我跟你说,这几个学生可都是宝贝疙瘩,上锋反复交待又交待,将来都是有大用的人,你让他们吊在后头,知道打仗是咋回事就成了,他们顶多在咱们这里呆个三、四天就走,我给你留了杨秃子那个班候着了,你给安排照应妥喽。”薛跃坤点头应了。刘连长转身又对江明等四人说道:“大战在即,我还要整顿队伍,你们跟着老薛,要是他有事你们找不到,也可以直接找我。”

孙治勇看对方态度如此热情,安排如此细致,只道是刘连长认识他这个“少东家”,笑着连声道:“谢谢,谢谢,知道了!”

刘连长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眼孙治勇等四人的“古怪”军服(迷彩服),心道他们那身衣服样式还行,上了身挺显精神,就是找的染坊差点,色没上匀,衣服料子不错,可惜了。刘连长暗暗摇了摇头,大步走了开去。

薛司务长看上去是个不苟言笑的人,约摸40出头的年纪,整个人黑瘦黑瘦的,也没带枪,只在背后背了一把大刀,腰里一边斜挎着一只老旧的皮制公文袋,另一边挎的是个布袋子,袋口露出一支烟枪杆子——刘连长转身一走,他的手不自觉的就掏出烟枪,塞好了烟丝,又在身上寻摸出火柴点上了烟。

虽然烟枪杆子这物件现在很少见了,不过江明、钱明和周祺三人这二天早就见怪不怪了,也没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