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地 解决户口(1 / 2)

难填欲壑 何丽 0 字 2022-05-08

 郑新晚上下班回到家,王梅抱怨他昨晚一宿没回来,也不打个电话,家里的防盗门一夜也没有反锁。

郑新说,省里领导来了,本来计划在市内吃饭,他们临时又要到农村去吃乡下菜,吃完饭,又很晚了,县政府就安排住在县里了。

王梅说:“刚才王华来电话问你明天是不是正常上班,她明要早到办公室找你。”

“她没说找我啥事呀,还要到我办公室去说。,电话里不能说呀?”

“我问了,她说和我说没用,要直接找你。”

“直接找我,她能有啥事,就她家那点破事。”

为了向老婆买好,故意说:“看人家王丽,从来没有这事那事的。这个王华小时候到现在,都成家了,还不让人省心。简直就是我们的一个孩子了。”

王梅说:“咱们俩也一直就拿她当做咱们的孩子养,她也把你我就当父母看了,你没看她总是这样的,小事和我说,大事和你说。这几天没回来耍娇,这不就给你找事来了吗。”王梅*说到这些流露出满意和幸福的笑容。

郑新的岳父母家有三个女孩,王梅是大姐,王丽是二姐,在省农业科技术学研究院东湖市分院工作,是一位科技人员。小妹就是王华。

三姐妹中王华长得最漂亮,一米七零的个子,身体修长,凸凹有致,皮肤粉白,乌黑的长发像阳光下的瀑布垂在脑后。一双大眼睛像一湾湖水明亮而有神,微微上翘的小嘴常常发出银铃一样的笑声。

姐妹三人中就她学习不好,同样在同一所小、初中毕业,大姐二姐都先后考上县里的省重点高中,然后又都考上名牌大学,她初中毕业就不愿意上高中了,她说上三年高中太累了,没意思,初中毕业就考了当地的一所卫生学校。

王梅的父母都是县城一家企业的普通工人,没有权,又没有钱。王华毕业后,也没能进去县里的国营医院,就在这家私人医院干几天,又到那家私人诊所干几天。

转眼快一年了,那年春节,郑新和王梅*回家看望父母,两个老人正在为小女儿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犯愁呢。

王梅心疼父母,又喜欢小妹妹,就和丈夫郑新商量把王华带到东湖市来,东湖的城市比县城大很多,就业的机会比县城多,工资也比县城高,各方面条件都比县城好,就是将来找对象要选的男孩子也比县城多呀。

郑新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这几年他家的农村人都到东湖市来了,给他们添了很多乱,王梅只是偶尔抱怨,从来没有阻拦,还积极帮助。

现在妻子的小妹要来,他能说不行吗,他还要积极主动。

但是,当时的郑新还是一个年轻人,在社会上经济、政治实力远不如现在。他对岳父岳母说:“让王华到我们那去吧,我给她找一家私人医院先干着,趁着现在年龄小,事也不多,边工作边学习,参加一下成人自学考试,先学一个大专班,然后再考一个本科,说不定将来有机会进入一个好单位呢。”

全家人对郑新的观点都很满意,尤其是王华就更高兴了,离开爸妈,省着整天听他们唠叨,让他们犯愁。在这个小县城她也早呆够了,到大城市工作也是她的向往。在姐姐家父母也放心,大姐喜欢她,她也喜欢大姐,小时候大姐就哄她,带她玩。

过完春节,王华就和姐姐、姐夫来到东湖市,在一家私人医院做护士,那一年她十七岁,正值青春年少,充满朝气和活力,笑容整天挂在脸上,没事哼着流行歌曲,她一到家,屋里就充满她甜美的笑声。

她住在姐姐面积不大的家,王梅和郑新把她当做一个孩子来照顾,什么衣食住行,早走晚归,工作累不累等等都要过问,王华当然最开心了。

那个时候,城市招工或者参加招工考试,都要求有本市的城市户口。

有几次东湖市的国营医院招护士,由于王华没有本市户口只能眼睁睁看着各方面还不如她的同伴,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学历的人都被招走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王华都无精打采几天。

有一次王华回来没吃晚饭,就躺在床上,王梅*一问知道了妹妹的心事,还是又有医院招工了,由于户口原因她报不上名。王梅就和郑新商量:“小华这样下去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不行的话,找人给介绍一个有本市户口的对象吧,将来结婚之后就有机会把户口迁到东湖市了。”

郑新摇摇头说:“你可别胡说了,你一个没有户口的外地打工妹,当地有户口有工作的好男孩谁要你呀?找那些不是缺心眼、二虎吧唧、大脑缺软件的人,就是身体缺硬件的人,不是把咱们小华给坑了吗?坚决不行。再说了,她还小,一切都来得及,我一定想办法把她安排好了。”

王梅也觉得丈夫说的在理,没在说什么。王华起来说:“姐姐、姐夫,你们别再我操心了,你们已经为我付出很多了,人这一生就是命,走哪步算哪步吧。现在也挺好的。”

郑新说:“你一个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你这件事,姐夫一定想办法解决,你快吃饭就行了,一会儿凉了,还得热。”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那时的郑新要权力没权力,要金钱没金钱,只有等待。

有一天,郑新给王梅的办公室打电话,说晚上不回家吃饭了,请一个在公安局工作的高中同学喝酒。

他的这个同学叫李忠义,他们俩没有同班过,李忠义还比他高一届,但是他们在一个三十多人的宿舍同寝过,两个人铺挨铺,相处的非常好,他当年考上了省公安警察学校,毕业后分到东湖市,现在在公安分局户籍科工作,还是一个负责人。

郑新约来同学李忠义,两个人在一个小饭店的角落里坐下,要了一鱼、一肉、一素、一凉四个菜,一瓶白酒,一打啤酒。老同学见面也不客气,也不用寒暄,拿起筷子就吃,端起酒杯就喝。

李忠义说:“你在电话里和我说的你小姨子的事,我和办公室里的一位五十来岁的大哥探讨了一下,户口问题可以解决,但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