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桥下拾履(2 / 2)

“你找我有事。”

秦文昌再次翻了个白眼,心中暗道,废话。

但是表面不动声色的说:“对。”

九峰有道:“但贫道不想帮你开悟。”

秦文昌眉头一皱:“为什么啊?”

“我好不容易放走了文强,岂是你一声有事,便能食言的?”

‘嗡’的一声,秦文昌头发都竖起来了。

惊恐的看着九峰,心脏狂跳如同擂鼓。

他怎么知道!

我天哪,这……这庐下智叟,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世间传言,庐下智叟不出陋巷,但知三分天下。知道前五千年的事情,知道后五百年的事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

难道,传言真是如此?

他已经忘记了,他一到庐州就大吼了一声‘李文强何在’,整个庐州的人都知道,庐州的人都知道,智叟自然知道……

这一刻,秦文昌不由得郑重了起来:“还请智叟指点迷津。”

九峰微微一笑,将手中的一把米抛在地上,一群鸡再次被吸引而来,疯狂的争抢着地上的米粒儿。

然后九峰这才拍拍手站起来,仰面朝天的说:“但是看在你帮我捡鞋的份上,贫道也不是不能指点你一下。”

秦文昌激动的也跟着站了起来:“我对李文强没有恶意,我真的找他有急事。还请智叟……”

“大师,我喊你大师了。拜托您为小子指点迷津。”

九峰笑着挥了挥手,手中出现了一根绳索,然后默默的走到一只母鸡的附近,将绳索绑在了母鸡的鸡腿上。

将绳索的一端放在了秦文昌的手里,高深莫测的笑了笑:“你拉一下,你便明白了。”

秦文昌心中不由得郑重了几分,一拉绳索,那母鸡‘咯咯咯’的叫唤一声,倒在了地上。

秦文昌认真观察着那一只母鸡,思考了许久,猛然恍然大悟:“大师,我懂了。您的意思是,这母鸡犹如李文强,而这绳索便是我和李文强之间关系的串联,我要找李文强,必须要先找到这根绳索?”

九峰笑着摇摇头:“你再拉一下。”

‘咯咯咯’

母鸡又倒在了地上。

秦文昌恍然大悟:“我懂了大师,您的意思是即使我现在没有明白,但是我不能放弃寻找这一条绳索。我要一直努力。”

九峰再次摇摇头:“你再拉一次。”

‘咯咯咯’母鸡又倒在了地上。

秦文昌猛然深吸一口气:“我拉了三次,三次鸡嘴都是向着东方。难道,李文强往东方而去了?”

九峰笑着再次摇摇头:“你再拉一下……”

“……”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秦文昌,彻底迷茫了。

“停!”

九峰说了一声,然后解下绳索,高深莫测的笑道:“现在,你懂了。”

言罢,坐上牛车,转身离去……

‘叮铃铃’

牛车过了桥,穿过村落,离去、离去……

离开村落之后,九峰这才喃喃一声:“没有恶意?找文强却没有恶意,那贫道为什么要告诉你?你要是有恶意,但是却不会伤害文强的性命,能够逼出文强身后的隐秘……那贫道是不介意告诉你的。”

“呵呵呵呵……”

秦文昌茫然的站在桥头看着九峰离去的背影,他脑海里,不断的回想着刚才做这些事情的含义。

有些迷茫,又有些感悟:“大师究竟要告诉我什么?”

正此时,村落的人也散去了,散去之前,一个站在榕树下的孩子喊了一声:

“喂。你还没懂啊?听说你是南洲总督,为什么你却没有慧根?没有慧根,你也有脸来与智叟交谈?”

秦文昌郑重的走到村口,对着小孩行了一礼,正色到:“恕我愚钝,大师究竟想要告诉我什么?”

小孩儿指了指那只母鸡,脆声道:

“智叟说:拉***倒。”

“拉**倒?”

喃喃片刻,秦文昌一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