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脑袋里折腾出“金点子”(2 / 2)

为此,老人决定出售自己的漂亮公寓。

买房者闻讯蜂拥而至,公寓的价格最初为6万英镑,现在很快被炒到了12万英镑,并且价钱还在不断地攀升。

斯蒂夫·科克看到媒体的报道后,对这所房子产生了兴趣,尽管他目前只有可怜的3万英镑,但是他很想得到这座升值潜力巨大的房子。

资金的巨大落差摆在眼前,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普通人,恐怕早就打退堂鼓放弃了这个做“白日梦”的机会。

但是,斯蒂夫·科克却不这么想。

他盯着报纸上巴恩斯老头的照片,突然间冒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想法。

经过一番思虑之后,斯蒂夫·科克决定亲自见上巴恩斯一面,试一试自己这个“异想天开”主意。

在科克谎称是一家房产杂志的记者后,巴恩斯缓缓打开了门。

老人整个身体窝在了沙发里,目光无神。

不过尽管面色如灰,巴恩斯说话的态度还是十分强硬:“你今天的运气不错,赶上我的心情大好,所以我给你5分钟时间!”

从第一眼见到巴恩斯起,科克就坚定了自己的猜测,他微笑着坐下来说道:“巴恩斯先生,首先请原谅我的冒昧,因为我并不是什么地产杂志的记者,只是一个对你十分感兴趣的人。”

巴恩斯脸色虽然不悦,但是依然面无表情地回答道:“好吧,不管你是做什么的,告诉我你来这儿的动机,我只给你5分钟,现在已经过去了1分23秒。”

“坦白地讲,先生,其实我是想要购买您的房子!”

“说吧,你打算出价多少,目前别人给出的最高价格是13万英镑。”

衣着普普通通的科克坐到老人跟前,诚恳地说:“先生,我真的很想买下这栋房子,但是目前我只有3万英镑的积蓄!”

“3万英镑?

小子,你是在耍我吧!”

巴恩斯愤怒地喊了起来。

“先生,请您不要激动,允许我把话说完!”

科克顿了一下,接着解释说,“请原谅我的唐突,先生,当从报纸上第一眼见到您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与您很有缘,不管您相不相信,这是实话。

我很理解您的心情,我知道您搬到养老院是迫于无奈,否则您是不可能卖掉这座陪您度过了大半辈子的漂亮房子!”

“也许你说得不错。”

巴恩斯的眼神突然黯淡下来,“不过,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钱,养老的钱!你兜里那可怜的3万英镑,能够让我安度余生吗?”

“可以的!”

科克坚定地说,“现在我也是单身一人,如果您同意以3万英镑的价格把房子预售给我,我保证会在6年之内按揭15万英镑的房屋全款!更重要的是,我会与您一直生活在一起,不会打绕您正常的生活。

请相信我的生活其实就像您一样简单,看看报纸、喝喝下午茶、去湖边散步钓鱼……”

“你说的确实很不错,但是我凭什么相信你?

答应首付3万英镑,就把这座价值巨大的房子卖给你,我究竟是疯子还是傻子?”

“先生,我知道有很多人会付更多的钱全款买下你的房子,我也知道这世道相信一个人确实很难,尤其是像我一样的穷小子。

但是,请你不要怀疑我刚才的一番肺腑之言!”

科克转身决定告辞,临走前他礼貌地说:“巴恩斯先生,我把名片留在桌子上。

如果你周末想去钓鱼的话,可以随时找到那个名叫斯蒂夫·科克的傻小子!”

三天后,巴恩斯同意将房子卖给斯蒂夫·科克。

如今,35岁的伦敦“金牌投资人”斯蒂夫·科克回忆起十年前那件事,依然记忆犹新:

“巴恩斯居然相信了我这个穷小子,愿意用3万英镑的首付价格卖掉自己的豪宅,这在别人看来就是天方夜谭!事实上,这3万英镑不仅使我达成所愿,同时也让巴恩斯远离了孤独。

现在,巴恩斯依然与我们一家生活在一起,每天都很开心。

现在这座房子已经涨到50万英镑,它是一个奇迹的见证,更是改变我命运的一次转机。

当我从报纸上第一眼看到巴恩斯的时候,就断定他是一个骨子里倔强、内心渴望被爱的老头。

于是,我就想出那个大胆的点子,虽然不太确定,但我还是勇敢尝试了。

这次成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我可以用3万英镑的本钱买下价值50万英镑的房子,那么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我呢?”

是呀,当你依靠自己的积极行动,实现了一个别人看来“不可能”的好点子时,其结果一定是信心十足、勇气倍增。

我们每天都会想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好点子,它们有的确实能够让我们获利颇多。

但是,我们往往只是想到了而已,却没有行动起来,让机会白白错失。

因此,创造财富的首要一条就是:实践头脑中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哪怕它们看起来非常可笑。

春秋战国时,一个宋国男子,有一种家传的药方,能够专治冬天手部的冻伤和龟裂。

据说药方是祖上传下的,极具医用价值,可惜这个宋国人不懂得利用秘方赚钱,只是靠洗染布料为生,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一天,有位姓冯的远方亲戚来到宋国人家中做客,无意中知道了祖传药方的事,他想了一个晚上,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第二天早上,姓冯的亲戚跟宋国人商量,决定以50两银子求购药方。

这对于宋国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他召集全家老小商议怎么办,大家七嘴八舌,最后一致同意卖出药方,不过要在原有价格的基础上多要100两银子。

没想到,冯姓亲戚没有犹豫,痛快答应了。

事后,宋国人很后悔,心想早知道就多要几百两银子了。

一年后,冯姓亲戚再次回到宋国。

宋国人见他一身华服,乘坐豪华车马,周围还有侍卫随从,惊讶地询问缘由。

冯姓亲戚坐在车里,笑着对他说:“我得到药方后,去齐国跟齐王说,今后将士们在冬季打仗不用为冻手之事烦恼了。

当时正值寒冬,齐王准备攻打邻国,齐国士兵因为涂抹了我神奇的药方,一鼓作气大败邻国。

事后,齐王很感激我,将我视为有特殊贡献之人,赏黄金千两,并给我封地作为封赏。”

“当时,即使再多花几百两银子,我也会买下你的药方的!”

冯姓亲戚笑着对宋国人说。

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眼里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一个价值连城的药方,在宋国人眼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偏方,好处无非是可以治疗家人在冬季冻手的问题。

而看似普通的药方,在姓冯的亲戚眼里却是“奇货可居”,他相信一旦投资得当,想出“不可能”的好点子,便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看来,若想创富成功,我们必须得让脑筋“异想天开”。

思维创新的人,总能想出不循常理的点子,从中发现赚钱的机会。

美国弗吉尼亚州两个普通的邮递员科尔曼和施洛特,就异想天开发明了一种“旋转的棒棒糖”,他们四处寻找买家,准备卖出这种小东西的专利权。

按理说这种小玩意除了能吸引小孩子,还真看不出有什么价值?

谁知道真的有买家愿意“上钩”,一个叫约翰·奥舍的人买下了这种棒棒糖的专利权,并通过超市及自动售货机,在六年时间里卖出6000万个旋转棒棒糖,淘到了一笔不菲的财富。

之后,约翰·奥舍组织自己的研发团队,从当地沃尔玛超市的商品货架里发现商机,利用旋转棒棒糖的技术,制造廉价的电动牙刷。

结果,这种电动牙刷比传统牙刷还要好卖,在2000年,奥舍的公司卖出了1000万把这样的牙刷。

宝洁公司为避免自家的高级电动牙刷受到冲击,派来一个高级经理与奥舍谈判,经过短暂的讨价还价,2001年初宝洁首付1�65亿美元收购了奥舍的小公司,奥舍和他的两位拍档一次性拿到3�1亿美元,加上原来1�65亿美元的预付款。

一共赚得4�75亿美元--这真是一个令人晕倒的天文数字!

看来,只要你肯用心去想,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棒棒糖,也会成为你发家的契机。

保罗·道弥尔原是美国一家公司的销售员。

因为在多年销售积累了丰富经验,道弥尔决定开创一番事业。

他买下了一家即将倒闭的工艺制品厂,采用一种电子将产品全部更新并采用了独特的推销方法。

他的推销方法就是大幅度提高产品价格,使利润超过成本的一倍以上。

厂里的员工尽管对道弥尔的推销经验很钦佩,但对于这种异想天开提价销售办法却不敢恭维。

他们认为,工艺厂的业务已经不景气了,再提高价格只是在自寻死路。

道弥尔胸有成竹地认为,减价销售、薄利多销并非是唯一的好方法,它是由经营品种、购货对象、销售环境等因素的综合状况决定的,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出奇制胜。

但是现实情况是,消费者对工艺品的成本及制作过程并不了解,他们只要认定产品精致美观,就会不在乎价格购买该产品。

购买工艺品的人,一般是有钱人阶层或是有急切需求的人,价格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反,他们认为工艺品的价格是与购买者的身价成正比的,同样买东西,他们总是求高不求低。

工艺品价格低了,反倒无人问津。

员工们认为道弥尔的做法毕竟太冒险,纷纷提出辞呈,另谋出路,不愿与工厂“同归于尽”。

道弥尔坚持推行他的提价销售法,结果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好点子通常是要解决具体问题的,将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将梳子卖给和尚……这些成功的好点子说明了:只要思维肯创新,一切皆有可能。

折腾出财富的五大诀窍

崭新的头脑风暴是人生转变的起点,也是谋生赚钱的先决条件。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昨天的真理在今天可能就是谬误。

如果一个人的躯体进入信息时代,思维却停留在工业时代,怎么可能会赚钱获益呢?

我们的思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要不断更新。

任何生意都是一样,只要你肯动脑筋,财富并不难得到。

下列折腾财富的五大诀窍,可供每个创业者参考和借鉴。

诀窍一:让别人替你折腾

大英图书馆的老书馆年久失修,下雨天经常漏水。

为了确保藏书的安全,馆长决定在别的地方新建一个图书馆以代替老书馆。

新馆建成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老馆的藏书搬运过来。

这本是一个搬家公司的活儿,没什么好策划和研究的,把书打包装车、拉走,然后分门别类、摆放到新馆即可。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笔开销的预算需要350万英镑!图书馆因为修建新馆早已囊中羞涩,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钱,眼看伦敦的雨季就要到了,如果不马上搬家,必将造成巨大损失。

怎么办?

馆长想了很多方案却一筹莫展。

正当馆长发愁之际,一名馆员找到了馆长,说有一个解决方案可以摆平此事。

“什么主意,快说出来!”

馆长很着急。

“这个想法可以节省很多开销,不过好主意也是一笔好买卖,我需要50万英镑的经费。”

馆员说。

“只要50万英镑?

馆里刚好可以支付这笔钱。

只要能够解决问题,我一定会尽力满足你的要求。”

馆长说。

“如果这个计划能够把50万英镑全部花光,只当是我个人为图书馆作贡献了。

如果还有资金剩余的话,希望你将剩余的钱作为我这个点子的酬劳!”

“没问题,我马上就能做主!”

馆长很坚定地说。

“最好还是签订个合同吧。”

馆员意识到赚钱的机会来了。

合同签完后,书馆实施了馆员提出的新搬家方案。

结果,50万英镑连个零头都没花掉,就顺利地转移掉了所有藏书。

这个想法操作起来很简单,图书馆只是在伦敦各大报刊的醒目位置刊登了一条相同的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地向全体市民开放,条件是每个读者能够从老馆借书,然后去往新馆还书。”

这个简单而奇妙的主意,不仅为图书馆解决了难题,馆员也因此发了一笔大财。

也许换个角度想问题,别人就会帮助你大赚一笔。

诀窍二:自己跟自己唱对台

1999年,日本丰田公司亚洲区经理山田信一来华考察。

当听到一汽丰田的同事们经常谈论一个有着超级经营头脑的人才时,山田信一决定亲自拜访那个人。

当山田信一几经周折找到那个人的时候,发现此人正站在店门前与隔壁的店主吵架。

原来隔壁那家店总是跟他对着干,他店里一套西装标价800元,隔壁同样的西装就卖700元;他这里一件衬衫要价300元,隔壁就标价200元。

一个月下来,他只卖出去30多套西装、50多件衬衫,而隔壁却批发出200多套西服,300多件衬衫。

“你这么干分明是跟我过不去!再这么过分,我一定把你的店砸了!”

看到这种情形,山田信一非常失望,扫兴地走了。

后来,在弄清事情真相之后,山田信一才恍然大悟,他决定以百万元的年薪,聘请那个人担任丰田公司的销售总经理,因为他确实是同事所说的“商界鬼才”。

原来,隔壁的那个店,也是属于那个人的。

他通过“自己”打“自己”的办法从中获利。

如果你也能拥有这样聪明的头脑,何愁不能赚得大钱?

诀窍三:只靠点子赚财富

魏远华大学里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他被沈阳的一家公司聘用,由于他头脑灵活、鬼点子多,深得老板的赏识,三年后就升到副总的位置。

在这个位置上,魏远华如鱼得水,屡次帮老板出谋划策,想出很多商业上的好点子,使公司迅速发展壮大。

在当了五年副总后,魏远华觉得时机成熟了,决心自己做老板。

很多欣赏他的人纷纷投资,魏远华的公司一开张就握有几百万元的资产。

雄心勃勃的他,决心要大干一场。

但是,创业的结果很糟糕。

过去,魏远华是副手,决策权掌握在老板手里,他没有任何压力,时常会灵光闪现,折腾出一些出奇制胜的好点子。

如今自己当老板,魏远华想问题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想法赚钱还是赔钱,满脑子利害得失搞得他头大,曾经的聪明才智变为屡出昏招。

几笔生意做下来,都是只赔不赚。

公司开张不到半年,股东们纷纷选择撤股。

魏远华虽然苦苦支撑,半年后公司还是宣告破产。

魏远华没有气馁,他相信自己的能力,经过多方游说,又拉到投资创立新公司,但是一年后公司再次以破产告终。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魏远华终于开窍了,一个月后他南下深圳从零干起,再次成为一家大集团的副总。

他的经营策略依旧独树一帜,让业内为之侧目,董事长因为他的奇思妙想赚大钱,魏远华也已因此成为身价过千万的富翁。

与其死不悔改地做一辈子失败的决策者,不如换个心态,做一个成功的“点子大王”。

人贵有自知之明,既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能不知反省。

清楚自己的擅长和位置,你才能做出自己的最大成就!

诀窍四:思维像孩子一般敏感

玛丽亚·罗塔斯出生在萨尔瓦多一个普通的印第安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全家移居美国。

罗塔斯父亲靠打零工过活,为了养家糊口几乎什么都做过。

后来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因为家里人无暇照顾小罗塔斯,父亲只好带着6岁的女儿去著名的玩具商唐纳德·斯帕克特家里擦玻璃。

在门口,父女俩碰见了手拿玩具的唐纳德·斯帕克特。

斯帕克特高兴地与罗塔斯打招呼,领着她到自己的玩具陈列室参观,并询问罗塔斯的意见。

罗塔斯认真仔细地翻看玩具,严肃地回答说:“对不起,先生,这里没有我喜欢的玩具!”

接着,罗塔斯拿起每个玩具,指出了每个玩具的缺点:“这个小熊的颜色太土了”、“这个小毛驴的包装太差劲了,跟地摊货差不多”、“那个小狗有点呆头呆脑”……斯帕克特在一旁认真听着,不住地点头。

第二天,斯帕克特找到了罗塔斯的父亲,诚恳地说:“我决定破例聘请你的女儿做我们公司的设计顾问,这是我给她提供的一份合同,请你过目。”

“什么?”

罗塔斯的父亲很惊讶,“斯帕克特先生,您不会是开玩笑吧?

她今年只有6岁呀!”

“我没有开玩笑,罗塔斯虽然只有6岁,在玩具鉴赏方面却是个天才。

现在所有的玩具设计师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眼光陈旧,失去小孩子那样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力,我坚信罗塔斯以及她的意见会使我们的产品变得更好。”

在业务上,罗塔斯没有辜负斯帕克特先生的信任,经她之手鉴别的玩具都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于是在8岁时,罗塔斯挣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美元。

只有用心面对每件事,好运才有可能找到你。

有位名人说过:“好奇心不是小孩子的专利,而是创造一切的动力。”

作为成年人,我们就是要不断打破僵化的思维方式,恢复敏感的创造力和灵感,使自己的价值和财富源源不断而来。

诀窍五:从失败的一面找到答案

1889年,乔治·派克在墨西哥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派克圆珠笔,这种笔克服了过去圆珠笔总是漏油的老毛病,造型上新颖而特别。

派克满以为公司会迎来事业发展的春天,然而新款圆珠笔投放市场之后,并没达到预料的良好效果,反响平平。

郁闷之余,派克作了一番明察暗访。

他发现,真正的原因还是人们不了解这种圆珠笔的良好性能,对圆珠笔漏油的老毛病还心有余悸。

于是,派克决定加大新款圆珠笔的销售力度,首要任务是为其设计一条好广告。

他跑遍各大广告公司,经过反复遴选,勉强相中了其中的一句:“派克不会在您的兜里漏油,令您难堪。”

意思是出来了,但还没有达到那种一箭穿心、震撼力的宣传效果。

一天,学过一点西班牙语的派克忽然发现,广告词中的英文“embarrass”(难堪)与西班牙语中的“embarazar”(受孕)非常相似,于是他灵机一动,来了个英西合并,将广告词改为“派克不会在您的兜里漏油,令您怀孕”。

这个搞笑的广告词,立即吸引住人们的眼球。

在这种铺天盖地的活广告的轰炸下,人们很快接受了这种新式圆珠笔。

到后来,少女出门与男孩约会,都要在兜里插上一支“怀孕的圆珠笔”作为提醒。

失败和成功仅有一墙之隔,失败的反面可能就是通往成功的路口,只要你锲而不舍从失败中用心总结经验,继续琢磨一下,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另一面结果,发现事业成功的机会。

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设计出的服装款式始终独树一帜。

这位大师有一个有意思的做法:选择布料时,请厂商提供纺织、印染失败的布料,从这些“残次”的作品中找到特别的创作灵感,设计出最具独创性的作品。

结果,用失败的布料设计出的服装不仅没有失败,反而独一无二地引领了世界的流行潮流。

我们只要多花点心思,缺点也能变成独特的优点。

从失败中学会的东西,远比从成功中得到的更多。

好点子需要市场的检验

好点子并不等于有好市场。

一个很好的创意,未必就是一个有利可图的机会。

一个值得去做的商机必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是能够用来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柱项目,这也许就是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赢得市场的金点子之间最大的差别。

一个点子仅仅是一个创业构思,能否将好创意转化为好商机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

再好的创意也不能保证生意上的成功,除非你能够迅速地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或者建立后来者很难逾越的市场准入“防火墙”。

这一点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VCD行业,“万燕”发明了VCD,“爱多”火了一阵,却都在市场竞争中相继“壮烈牺牲”,如今人们购买VCD时只认“步步高”等几大强势品牌。

北京每年都会举办民间的点子盛会,吸引四面八方的创富者汇集于此。

有的企业出价数万元招标,只为寻求各方贤人的好点子。

这说明一个好点子对于企业效益的增长,实在是作用巨大。

不过,正如老王卖瓜,卖点子的人当然要说自己的点子是全天下独一份。

但是,出点子的人也有一个难题:你的点子究竟效果如何呢?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好点子当然也需要市场验明其价值!

比如,现在随便走到街上就能遇到“大赠送”的好事。

仔细想来,商家是为了赚钱而存在,它并不是慈善机构,经常挂出“大赠送”的招牌,其目的是什么?

无非是薄利多销或者扩大知名度。

不过,赠送的范围越大,赠送的东西越值钱,老百姓就越是心中疑惑,企业这么做的初衷也就落空,甚至会走向误导消费者的反面。

早在1996年,北方的一家著名酒厂就在报刊上刊登大幅广告,声称要向100家酒店免费赠送该厂的1000瓶白酒。

另一家饮料企业也紧随其后,宣布向新婚夫妇免费赠送饮料。

于是,“大赠送”之风渐起,商家们或赠送酒水,或赠送鱼蟹,或赠送衣物,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起初,这一活动确实让消费者尝到了一些实惠,许多商家门前也是热热闹闹。

然而,好景不长,店家之间在“大赠送”的内容上开始相互PK,你推出“10元一条鲈鱼”,我就推出“10元一只湖蟹”,顾客在东奔西跑忙活一阵后,很快便冷静下来,因为到处都有优惠活动,还折腾个什么劲。

商家们认定这是由于优惠力度不够,便又相继推出了:“1元一条鲜鲈鱼”、“每桌赠送一条鲈鱼”、“免费品尝梭子蟹”等令人咋舌的牌子。

消费者见状很快趋之若鹜,有的顾客从三楼排到了大门外,有的顾客干脆拿碗而来,就等吃你的“大赠送”。

结果,商家不得不硬着头皮补充说明“只限在本店消费”、“一桌客人只享受一种优惠”、“消费满100元赠送1元鲈鱼一条”“满200元赠送一盘梭子蟹”……

有人觉得消费者的素质可能挺差的,想方设法占“便宜”。

没办法,想在短期时间内提高消费者的素质难度确实很大,倒是商家应该想想:你既然要吊顾客的胃口,顾客当然就可以将计就计。

但凡此种促销,多是些商业噱头,不过玩过了头,只能是饮鸩止渴。

由此看来,曾经风靡一时的“大赠送”,经过市场的检验,显然不是一个好点子。

究其原因,无非是企业承受能力的问题。

将消费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估计清楚,是做出企业决策的重要前提。

低廉的价格是吸引消费者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但有时成本低不下来,又想做到价格低,实在有点勉为其难。

国外一些大公司经常利用低廉的成本价销售打开市场,是因为它们是大公司,手上有足够赔钱的“前期投资”去使劲开拓市场,为的是占领市场,作长远打算。

而国内商家搞“大赠送”则有所不同,其中最致命的差别是: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雄厚,仅靠市场迅速“反哺”才能维持自身的运转。

在这种条件下,“赠送”的规模一但超出自身的实力,注定要带来不良的影响。

一个好点子若想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最根本的出发点还是要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

有些企业在广告宣传上过分地看重了自己的品牌效应,而对自己的“衣食父母”研究却远远不够。

1995年8月,美国一家私人公司投资3�5亿美元,在华盛顿附近的杜勒斯国际机场和利斯堡之间,建成了一条22公里长的高速公路。

这条高速公路的开通,避开了其他繁忙的公路,大大缩短了从利斯堡到杜勒斯机场的时间,因此被人们称为“绿色通道”。

公司最初的计划是公路建成后每天有3�4万车次通过,每辆车收费2美元。

在免费试运行时,每天有3万辆车通过,于是公司决定将每辆车的收费降至1�75美元。

没想到,在1995年9月5日高速公路正式开通时,每天通过的车辆急剧减至7000多辆,每日收入不足1�5万美元。

为此,公司的市场研发部开会紧急研究问题所在。

大家具体分析了这条公路的潜在顾客:第一种顾客是坚持“时间就是生命”的少数人,只要能够节省时间,价格高低都无所谓,在收费1�75美元时过路的便是这种人;第二种顾客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多数人,也许只有收费降至1美元左右时,他们才愿意使用这条公路;第三种顾客就是爱占便宜的,除非收费降至25美分,否则他们压根就不会使用这条公路,当然这种人的数量相当少了。

再深入分析,上班族通常只愿意花费每小时收入的五分之一用于节省路上一小时的时间。

“绿色通道”相对于其他公路可以节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那么只有每小时收入在30美元(即年收入在6万美元的人)才愿意交付1�75美元的费用走这条公路。

而目前经常使用这条公路的绝大多数人,年收入只有4万美元。

因此,将收费定为1美元,基本上就是最合理的价位,否则人们宁愿多花时间,选择绕道而行。

既然降低收费到1美元,就能争取到主流的第二类顾客,而且第一类顾客也不会受影响,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公司从1996年3月起,将收费降至1美元,结果每日通过车辆超过2万辆,日收入增至2�2万美元。

这个故事是典型的“点子纠错”的成功案例。

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修建一座方便上班族通行的高速公路,无疑是一个效益非凡的好点子。

不过再好的点子,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点子的策划者及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尽快地纠正错误。

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具有专家的洞察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入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延伸开来,大超市推行的折扣券活动和航空公司的折扣机票,都是为了吸引为数众多的处于中下等收入的消费者。

看起来商品的利润少了,但是销量增加却带来了更大的盈利。

生意上一旦想出新项目,前期总得有一份“可行性报告”作评估,在确定成功的概率大于失败的风险后,你才敢放手折腾一把。

干过企业的人都知道,执行点子要比想出点子难得多,任何点子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取得实在的效益后,才能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