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文四斤(2 / 2)

“这么说,四丫不用除族了?”沈拾确认道。

沈四爷道:“不用,但是一旦她进宫,立刻就会被除族。

你们家也必须分支出去,离开沈家村。”

沈笑没有听到沈拾再说话,只听到村长招呼大家签字按手印。

她停止运转灵力,心里有些明白了,皇家书院可能就是当初女帝设立的武学院。

观程宁的行态,也是学过一些功夫的。

等到门从里面拉开,沈笑与几位长辈打招呼,“四爷爷好,八爷爷,九爷爷,十爷爷好。

各位叔伯哥哥们好。”

“七两啊,听说你要买红薯?”沈九爷问道,他家就在七太奶家东边,和沈笑的两个大棚就隔条村中的大路。

大家也都不走了,他们都听说了,七两用红薯制出了粉条。

“买,我和县尊不一样,我不挑那些又大又齐整的。

那些挖断的我也要,但是有虫眼的我不要。”沈笑申明道:“不过,我一文钱四斤。”

“可以。”沈九爷准备卖给她。

“啥时候收?”沈十七道:“挖断的放不住,去年我舍不得吃,后来都放烂了。”

沈笑想了一下,道:“明天就开始收。

你们谁家有亲戚想卖,可以找我家,或者等我二哥上门去收。”

“那行嘞,我回家给你装好,明天送你家去。”

“我也送。”

“一准儿明儿个啊七两。”

“一定的。”沈笑拱手道:“谢谢大家捧场,我会当场结清帐目。”

“哟,那我得快回家准备去。”

“走走走,先去收枣,完了去装红薯。”

“红薯?现在别人都叫白薯,我上回还在通州城,听有人喊:卖烤白薯喽,

京城新出的烤白薯,又甜又面。

好多个人围上去买,嘿,我以为是什么稀罕物。

结果凑近一看,是咱们种的红薯。”

“其实白心的最多,我看叫白薯合适。”

“哈哈,一个地儿一个叫法,我跟人去天津送了一船货,那里叫山芋。”

“真的呀?”

“那可不。”

目送大家都离开,沈笑迎上沈大伯,道:“大伯,七太奶他们都还在里面吧?”

“在。”沈大伯问道:“有事?”

沈笑点点头,见左右都没有人,她道:“大伯,我原来想,咱们今年做一年的粉条,慢慢的大家也会知道怎么做。

这都是眼皮子活儿,看一遍都能学会。

有人上门问,就告诉他们。”村里,基本上都没有秘密的,每家都有人串门走动,她本来就没有打算一直保守着制粉条的方法。

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实际上好多东西,在古代都已经出现。

就比方温室大棚,其实汉代就已经有反季节的蔬菜了。

宋代的温室,冬天可以培育许多花卉装点冬日的房间。

还有很多的吃食,比如豆芽,《东京梦华录》里就有详尽的生发方法。

再比如有名的东坡肉,云酥片鸭。

“你现在改主意了?”沈大伯道:“七两,方法是你的,你自己决定。”

“那,大伯,你和我一起去找村长叔他们吧?”沈笑又把沈大伯扶进了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