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过府(2)(2 / 2)

清山变 嵩山坳 4965 字 2019-09-14

“谭老板?”皇帝忽然说道,“可是谭鑫培吗?年纪轻轻的,就也称得上是老板了?”

听他语气不善,众人面面相觑,谭鑫培心思灵动,快步上前跪倒,“奴才这点德行,如何敢以‘老板’自居?这还是全仰仗着皇上的福气嘛。”

“这话怎么说?”

“皇上,当年您在如意洲听戏,赏了谭金福‘鑫培’嘉名。您想想,万岁爷亲自赐名,京内京外又有哪一个敢不给面子。故而有此封号。”

“哦”皇帝想起来了,含笑问道,“那,谭鑫培,朕问问你,这几年来,可学了什么新戏了吗?”

“这……”谭鑫培为之语塞,皇帝不解,还是端华解说几句,才知道大概:谭鑫培为皇帝赐名,在北京梨园行成了一枝独秀,每次演出、应招堂会,所拿的份儿钱比程长庚还要多。身家固然大涨,但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害处,首先是梨园同业者的排挤,每当有巨富豪mén要招他演堂会,总有人在一边说,“谭鑫培是皇上赏识的,又是内廷供奉第一人,您掂量掂量自己,可请得起吗?即便花得起这样的银子,一旦演出的时候出了针尖大的纰漏,旁的人不会、不敢说谭鑫培如何,只会以为是本家招呼不周——传扬出去,你可担待得起?”因为有这样的话,所以谭鑫培每年能够应得的堂会屈指可数,收入自然也就大减。

这还不算,另外更有一重难处,梨园中所演的戏曲,都是师傅身手相传,一出戏从学戏,到最后登台演出,师弟两个总要在一起潜心研习多年,方得功成。而谭鑫培名气大涨,便是连程长庚也给他比了下去,nòng得梨园同道人人嫉恨,便是连师傅传授戏曲,也经常避讳他三分——谭鑫培问起,只说,“你是皇上指点过唱功的,为师何德何能,还敢指教你吗?”因此,数年下来,只能以当年所学的戏文应付,新本子,却是一点也不曾学会

皇帝倒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出戏码,“这可是福兮祸所伏了。”他琢磨了一会儿,忽然一拍手,“此事因朕而起,总要慎始善终。这样吧,他们不教你,朕来教。程长庚?”

“奴才在。”程长庚是内廷供奉,这些人都是归内务府所管,所以自称奴才。“奴才见过皇上。”

“今日不提,等过上几天,朕给你们排一出新戏,叫《八大拿》,嗯,不过朕所会的,也只有文字曲调变化,手眼身法,就要全靠你们自己揣摩了。”

程长庚心中大喜,天子故曲,自是知音,而且,戏文经皇帝所排演,日后传扬出去,这本戏一定成为三庆班镇班之宝,而三庆班的名头,又要哄传天下了。当即跪倒,口中颂恩,“奴才诚惶诚恐,叩谢皇上恩典”

皇帝和程长庚、谭鑫培几个人说着话,肃顺下去准备,一番忙碌,在花厅的外面支上两三张巨大的灶具,下面的炉火烧得正旺,在炉灶的上面是刮研得平整的铁板,浇以明油,不一会儿的功夫,油温越热,阵阵油雾升腾而起,在花厅内也可以闻见了。

穿着雪白工服的灶下婢把切好的羊ròu片、牛ròu片先用葱蒜姜丝码放整齐,淋上麻油、料酒备用,眼见油温烧热,用铁夹子提起一片,放置其上,“滋啦”一声脆响,厨子手脚麻利的翻动,ròu香冲入鼻管,令人垂涎大滴,“唔,好香啊?这是什么味道?”

“皇上,这就是奴才和您说的,西式牛扒的香味。”

“牛扒?”皇帝干干的咽了口吐沫,“传上来,朕尝尝。”

“皇上,还请稍坐,牛扒还没有熟透呢。”

“呸你这笨奴才,你几时听说过牛扒要做得十成熟的?那不就干了吗?做到七八成熟就已经是最好的了。快去传来”

肃顺还真不知道牛扒不能做到十成熟,楞了一下,有心去传,又怕生吃不好,故意拖延时间,“这,皇上圣明,无所不知,真是让奴才佩服无地。”

皇帝也不曾吃过,不过大约知道,牛扒烤得太过的话,ròu会发紧、发柴,具体是不是这样,却是不清楚的,“少废话,传上来。”

顺估mō着时候差不多了,转身下去,亲自取来刀叉,早有下人调好了浓浓的麻油酱料,亲自捧到皇帝桌前,看着他刀叉并举,切下一块,送入口中,“主子,您进用得可还如意吗?”

皇帝咳了几声,吐出怎么嚼也嚼不烂的牛ròu,拿起丝巾mōmō嘴角,“算了吧。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我中华人氏所能享用的。撤了吧。”

众人立刻知道,皇帝总算是给肃顺留几分颜面,换了是旁人,怕早就斥责上了。饶是如此,肃顺的脸sè也变得非常难看,“皇上?”

“撤了吧,撤了”皇帝脸sè发白,起身呼喝,“六福?六福?你这狗奴才到哪儿去了?”

“啊,奴才在呢,奴才在呢。”

“伺候朕回宫”。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