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主演敲定(1 / 2)

 这家饭馆是个老饭馆了,门脸老,装修也老。现在,大多数来吃饭的,基本都是早些年前的那些老顾客。

改革开放后,国家允许做生意了,大街小巷开起了太多的饭馆,各式各样的,人也就分散了很多。

郑导演之所以选择这一家饭馆,是因为这里有纪念意义。当年他们剧组和文舒的《渴望》版权,就是在这里谈下来的。

郑导演又亲自为文舒斟满酒,抿着嘴唇,心中有着诸多的感慨。

或许这是国人的习俗,很多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就把拍摄《胡同里的大杂院》的事情给谈下来了。

当初拍摄了《渴望》之后,他们也赚了一些钱,而且郑导演还拿了不少的奖,也赚得了一些荣誉。这些他都归功于文舒当年的大方,若是她不曾这样做过,怕是他们这个剧组也成立不了,说不定当时就夭折了。

所以,当他们看到《胡同里的大杂院》之后,就又有了想要拍摄成电视剧的冲动。这期间,他们跟电视台做了很多的沟通,也跟制片人为文舒取得了最高的稿费和版权费。

这次文舒不再是白白相送了,而是可以得到自己该有的酬劳。

当然,文舒也很感念他们能够记得自己,愿意再度与自己合作。

合作谈成了,酒也喝完了。郑导演心里开心,喝的醉醺醺的。今儿个再度与文舒合作,也算是了却了他的一个心愿!若不然不曾报答文舒当年对自己的恩情,他一辈子也不能够安心。

文舒回到家里,望着手中的合同,嘴角上不禁扬起一抹欣慰的笑意来。这才算得上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签约的合同。

文舒意念一动,进入空间里,来到江南小院的卧室里。卧室里的床边上有一台明清时的妆台镜,上边有一个小抽屉,里边放着她收集的猴票,还有《渴望》的合同,甚至还有她所有作品出版的各种合同。

她把《渴望》的合同拿出来,打开来看了看。合同被她用塑料薄膜覆盖着,保存的完好无损。不管怎么说,这也算得上是一种纪念!等老了,翻看一下自己一路走过来的成绩,也不算白白重生一场。

文舒把新签的合同也用塑料薄膜覆盖好,然后与《渴望》的合同一起放在这个文件夹里。收藏好后,重新放回抽屉里。

三天后,文舒再度进入剧组。

当年因为太过年轻,又是第一次当编剧,所以有些不太上道,编剧工作并非她一人独立完成的。而在经历了上次的剧组生活后,文舒已经完全掌握了写剧本的要领,现在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而剧组也是把编剧的工作全权交给了文舒来做。毕竟她是原作者,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者是场景描写,了解的会更加细致一些。

之前与郑导演和黄监制都合作过,这次也是相当容易上手,大家很快就进入到状态之中。

经过与郑导演的商议之后,大杂院里的几位老人的饰演者已经定位好了,男女主角还在商忱之中。女主是个外柔内刚的女人,他们挑选了几个演员,似乎在他们的眼神中都不能够看到女主的那种坚毅。而且,文舒总觉得选角不对,无论是从形象还是性格塑造方面,都不太符合女主的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