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申屠由来(2 / 2)

其余分支,若发展的好,可以通过子孙过继,加入家族核心,若发展不好,就会被家族核心摒弃遗忘。

可以说,这是一套优胜劣汰的法则,这样可以使得嫡长子一脉,一直得到新鲜血液的补充。

当然,一个家族的传承制度再怎么优秀,它也抵抗不住历史的洪流,时间的消磨。

大约在清末的时候,申屠家已经非常势微了,嫡长子一脉的核心成员们,整天只会追忆祖先的荣光,靠着所剩无几的祖产凑在京城里过活。

当时神光和尚的爷爷是一个旁系的后代,从小聪明伶俐,喜好读书,在京城的文人圈子里也有几分名气。

后来这位喜好读书的旁系子孙有幸结识了李鸿章义子李经方,在洋务运动期间,在李经方引荐下,他成为了那几批公费出国留学的幸运儿,他在留学期间并未像其他留学生那样虚度时光,而是疯狂的学习吸收西方的各种理念和知识。

回国之后,李经方觉得神光和尚的爷爷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将他安排在日本,专门处理一些涉日事务。

再后来,一战、二战爆发,革命此起彼伏,国际国内局势,风云诡谲。

申屠家在日本这一脉,风雨飘摇,靠着老爷子买下的小水寺和周围的田产过活,日子也并不是太好。

等到神光和尚这一代,他和自己的几个弟兄,借助老爷子在日本留下的人脉,做起了倒买倒卖的生意。

这倒买倒卖的生意让申屠家积累了一定财富,接着神光和尚以敏锐的眼光搭上了日本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快车。

他靠着房屋的倒买倒卖和房地产项目的合作开发,积累了巨量财富。

之后,他与国内的嫡系主家取得联系,通过嫡系主家在国内的关系,将财富不断往国内转移集中。

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时候,申屠家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因为申屠家的根基,已经转移至国内。

现在的申屠家,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旗下的公司,也有许多可以叫得上名字来的。

也因此,神光和尚这一脉,早就以嫡系自居,而国内的那一脉,被他们视作为旁系。

当然,国内这一脉肯定是不认同神光和尚他们这一脉的,当初甚至于因为过继问题,双方还产生过冲突。

申屠朗将这些事情说的很清楚,包括国内那一脉的核心人物,这些人与其他人的关系,还有他们的个人喜好等。

对于一个不到七岁的孩子来说,这么复杂的关系人物图,应该与一道无解的高数题无异。

可是,申屠朗说的头头是道,看来申屠朗的父亲是有意让他早早的记住这些。

待申屠朗说完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候了,他拿着水壶,给自己咕咚咕咚的灌了一大口凉白开。

他擦了擦嘴,看着我问道:“怎么样,你记住了多少?”

为了让他放心,我故意撒谎道:“一半多吧,你说的这些,我多少有点印象。”

申屠朗长舒了口气,说道:“有印象就好,说不定等父亲大人过来的时候,你已经恢复过来了。”

我看着他笑道:“会的。”

话音刚落,晚斋的打板声传来,我们两个站起身离开寮房穿好鞋,接着便往斋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