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第141章

杀妖后,除昏君,匡扶皇室,是叛军一路的口号。

打从容翦独宠还是婕妤的温窈开始,前朝后宫,以京城为中心,遍布大梁,私下里都在谣传,温窈是狐媚惑主的妖妃。

一开始,这种传言,京城最甚,因为那个时候后宫诸嫔妃和各方势力,还在明争暗斗,只是在容翦的刻意镇压和温窈各方面努力下,有所改善。

哪怕是现在京城还是有小部分觉得温窈是个祸害,只不过大势所趋不敢再说了而已。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

不止是政事上,就连这种传言也很难控,就算是改善,也和天下脚下的京城没法比。

当初遣散六宫。

何止朝堂闹得不可开交,民间也是沸沸扬扬。

容翦压住了朝堂非议,可人心他是压不住的。

哪怕是现在,后宫只有皇后一人,也都是皇后德行有失之处,只不过皇上力排众议,旁人无法改变皇上的主意和决心而已。

京城有各处盯着,还有容翦安排的人随时紧盯舆论引导舆论,温窈名声还算好。

可远离京城地界的,尤其思想极度不开化地区。

一来天高皇帝远没人管,二来谣言传过来夸大又有人挑拨,十个人里,九个都认为,沙利送温窈来和亲就不怀好意,意在搅乱朝堂,颠覆大梁基业,皇上不仅残暴还是个轻易就被妖妃迷惑的昏君,任由妖妃胡作非为,鼓吹女子读书,任公职,牝鸡司晨,不怀好意!

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内宅女红才是女子该做的,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礼法!连祖宗礼法都不放在眼里,不是昏君是什么?

昏君还独宠妖妃,受妖妃蛊惑散六宫,置祖宗礼法于不顾。

京城的百姓有亲眼所见皇后娘娘亲自下农田,心系百姓,可别的地方,尤其远在西南边塞这些地方的百姓,可看不到,等事迹传过来,转过无数次,也早就变了样,愚民之所以被称‘愚’,就是因为,他们只相信他们认为的,在他们看来堂堂宠妃,压根不懂庄稼种植!下农田?

那就是作秀!

登基八年,现在也没个子嗣,这摆明了是想搞垮他们大梁,昏君还对妖妃言听计从,现在昏君为了讨妖妃欢心,还打着视察的名号南巡,劳民伤财,昏庸至极!

再这样下去,大梁危矣。

他们要清君侧,除妖妃,杀昏君,匡扶朝纲!

扶持先帝第四子成王殿下的遗孤登基!

成王是当初太后亲子三皇子一派,三皇子夺嫡失败,成王也被清算,倒是没想到还有漏网之鱼。

经历过残酷的夺嫡之争,容翦第一反应就是,这事,怕是跟太后有脱不开的关系。

只是这个档口,还顾不上追究这个。

听着山下呼喊冲天的‘杀妖后’,容翦只恨自己当初没有砍几个当初遣散六宫时一直反对的硬骨头以儆效尤!

他本就被戾气和杀意充斥的眸子,在一声声‘妖后’中,血色更浓了。

他抬脚——

“皇上!”

陈典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皇上您不能去!”

他比谁都清楚,皇上有多看重娘娘,但他依然得拦着。

尤其现在,根本就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真的娘娘。

“滚开!”

容翦还没忘他抗旨送皇后送到一半又跑回来的事,这会儿还敢拦,他自是怒火冲天。

陈典动都不动一下:“皇上请三思!”

容翦虽然着急,但理智还在,他当然不会就这样冲下去,叛军是不是在使诡计搅乱军心,自然要确认。

陈典正要说他去查看确认,山下冲天的火光,映着一把袖箭,腕扣地方寒光在容翦眼前闪了一下。

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是阿峦的袖箭。

那块玄铁还是他亲自找来的!

一支箭上绑着什么朝山上射来,因为距离和风势,射到一半便落下。

马上有人飞奔去捡。

箭矢上绑着的,正是温窈所用特制箭羽。

阿峦走的时候,他特意检查过了,袖箭和箭羽都带好了……

这下不用再特意去山下查看,阿峦真的被叛军追上抓住了!

眼看着皇上情绪不对,陈典忙又要请皇上冷静,话没出口就被容翦一脚踹开。

劝不动了,这是陈典脑子里唯一的念头。

只能以死护着皇上不……电光火石之间,他突然想到皇后娘娘丢给他的字条。

“皇上!”

他马上道:“娘娘有东西让臣交给您!”

容翦只当这是陈典的缓兵之计,压根不理他。

他说过,不会再让阿峦一个人,现在叛军那里,阿峦得有多害怕?

一想到这儿,他就喘不上气。

陈典也顾不得什么了,把纸条掏出来,就很是大逆不道地直接递到容翦眼前。

牛皮纸带着淡淡的兰花香——阿峦最近自己装的香囊就是这个香味。

熟悉的香味,让他稍稍冷静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