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动物界的变化(1 / 2)

 在人族尚在无秩序的乱战之时,动物们这边却结束了各自为战的状态,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势力。既然形成了势力,自然就有了各自的地盘,各大势力发生拼斗之时也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填饱肚囊,开始为争夺更大的地盘而战。

在不断的拼杀过程中,动物们也在不断地进化着,不光是身形及速度变强变快了,智慧也在不断地开发提高之中,最明显的明证就是动物们也有了统一的语言系统,而且独立于任何一种人类语言,这种语言系统的建立昭示着动物们已经向着高等智慧进发,换句话说就是越来越接近人们常说的妖了。只是和传说中的妖不同的是并没有哪种动物选择褪去兽形,化为人形,说实在的,别说做不做得到,就算做得到也没有那只动物脑子进水这么干,因为人类并没有像传说之中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

动物们之所以这么快结束混乱的战斗状态,离不开几种极为强力的动物种族压制。这些动物族群在初期就基本属于无敌的存在,可以说在数量上虽不占什么优势,但实力异常的强悍,一旦战斗,往往都是一个挑一群,就算是有时受伤体力不支,只要不是选择硬战不退,跑掉还是很有把握的。

这些种族或多或少的带有传说中神兽的影子,至于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没有一定之规,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一个神兽形成的初期,在其周围往往会出现一个方圆十几里的真空状态,不光灵气被吸纳一空,在其周围的其他动物也会被突然出现的天地威压惊走,有些逃得慢的直接化作了养料。当这个动物进化完毕之时,就能清楚地感应同族所处的方位,并以极快的速度聚集起来,形成族群。这些动物生成初期就这般不同,实力强是毋庸置疑的,最为重要的一点,正是因为这些动物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才促使其它动物们划分区域形成一个个大小势力。

事情的起因是在海洋之中有的一种阔背龙,不知是何种动物进化而来,嗯?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确切的说,应该说是不知激发了哪种体内残留的神兽血统的原始血脉,但不管是何种说法,这种动物头部和爪子和传说中的龙真的很相像。这种阔背龙在它们所处的海域可称得上是极为强势的存在。在初期,阔背龙还只局限于在海中肆虐,但当其成长到一定阶段,周围没有什么像样敌手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向陆地进发,还真没吃过什么“干货”呢,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它的上岸,很是引发了一场腥风血雨,或是因为上岸初期的顺风顺水,或是因为真的吃上了瘾,几只阔背龙逐渐的向内陆地区进发,不得不说这种阔背龙胃口真的很不错,旦有所遇,很少有逃得掉的,也不分是虫还是兽,一律吞食到肚中,吃饱就睡,只留一只站岗就行,真的有点无视天下英雄的意思。

有句话叫做“天狂有雨,人狂有祸”,陆地之上并不是没有这种激发神兽血脉的动物,阔背龙在陆地上就遇到天敌,它们所遇到的是一种背生双翅的虎形兽,身形巨大,虽有翅膀但不善飞行,可灵活性大大的提高了。阔背龙的特点是防御强,攻击及敏捷性较弱,而双翅翼虎的特点是灵活,攻击速度快且手段多样,不足之处就是防御力较低,当然这些都是相对与其他的神兽后裔来说的。。

双翅翼虎的灵活性令阔背龙吃尽了苦头,也就是阔背龙真的有够皮坚肉厚,筋骨强硬,否则它们能不能活着回到海洋之中还是未知之数。到了陆地之上阔背龙的灵活性被大大的降低了,针对此点,双翅翼虎选择了避其锋锐,攻其不备的战术,不断地攻击其后背。按说这里并不是一处很好的攻击地点,阔背龙的后背可说是其防御力最佳的地点了,但是面对双翅翼虎层出不穷的攻击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撕咬、爪抓、虎尾鞭击这些平常老虎就会的攻击方法就不必说了,真正值得一提的是双翅翼虎的双翼,这对翅膀并不仅仅具有飞行变向这些普通功能,在其传承记忆之中双翼还是其施展术法的主要工具,被称作风雷双翼,顾名思义就是能够通过双翼上的天生纹路结合其体内灵气释放出风雷两种术法,而令阔背龙大感吃不消的正是雷系的术法的无视防御及短暂麻痹的特效。

阔背龙倒也不是没有反击能力,近战的攻击手法如撕咬、爪抓及尾巴重击等都指望不上了,那么只能依靠传承秘法了。阔背龙的秘法是依靠它的那张血盆大口施展的,先是猛烈的嘶吼,靠音波的震荡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龙卷风,企图通过它束缚双翅翼虎的攻击,但效果并不理想,要知道双翅翼虎的风翼对风系的术法有很强的操控能力。见这种攻击无效,阔背龙紧接着施展出了它的大型术法“极寒冰冻”,口中喷出在其体内存积时间极长一直舍不得使用的极寒的气流,两只前爪快速的一阵舞动形成一股极其十分强烈的冲击力,靠着这股猛烈的冲击力将极寒的气流快速的扩散到四周极大的范围。由于是几只阔背龙一起施展的这种术法,导致这个术法的有效杀伤范围极大地扩展了,倒真的使两只双翅翼虎遭到了冰冻,僵立当场,其他逃得较快的也有不同程度的冻伤。

本来这是一个乘胜追击的好机会,但这个术法虽然具有神奇的功效但耗费也是巨大的,阔背龙体内积存许久的寒气消耗一空不说,光是施展此法所耗费的灵气以及精神力就使得它们没有能力乘胜追击,所以它们不但没有追击,反而在取得了可喜成绩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