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中日两军作战部署(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为防御日寇入侵,国民政府于1936年,就在首都南京设置了外围阵地和复廓阵地两道防线。沿大胜关、牛首山、方山、淳化镇、青龙山、栖霞山至乌龙山要塞之线,为内卫线的外围阵地;以南京城垣为內廓,环城以雨花台、孝陵卫、紫金山至幕府山要塞炮台之线为外廓。以上构成复廓阵地。在城内北极阁、清凉山等高地,则筑有坚固的核心据点。

11月21日,卫戍司令部召开师以上将领会议。

唐生智首先作战斗动员,他说:“蒋委员长已下定死守南京的决心,正在组织增援部队。大家为国家尽忠的时刻到了,这是本司令官的遗书。”他将遗书交给将领传阅。

有将领问:“我们要坚持多久?”

唐生智:“直到蒋委员长的增援部队赶到。”

将军又问:“要是增援部队不能及时赶到呢?”

“没有命令,不许撤退。”唐生智说,“撤也没路,三面受敌,一面临江,我们只有置死地而后生!”

众将领:“是,长官,坚决服从命令!”

随后唐生智作出部署:外围阵地,第2军团、第74、第66、第83军各两个师,防守乌龙山、栖霞山、淳化镇、牛首山、龙潭之线。复廓阵地,第36师担任江山、幕府山及城北之守备;第88师担任雨花台及城南之守备;教导总队担任紫金山及城垣东部之守备;宪兵部队担任清凉山附近之守备。第87师负责警戒河定桥至工兵学校之线;另外第103、第112师负责防守镇江。

最后,唐生智命令宋希濂:“机枪封锁下关江面,船只统统扣留。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过江。”在唐生智监督下,江岸警卫部队架起机枪。江面大小船只集中起来,角铁链全部锁定。企图背水一战。

作战部署后,唐生智对中外记者发表谈话说:“我与我所指挥的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我自己也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这种牺牲,必将使日军付出巨大代价。”

2月1日,松井石根接到大本营“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命令,立即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