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初到九中(1 / 1)

 我们暂且称这座小城为岭南市吧,岭南市是一个不算很发达的小城市,不知能不能勉强算作一个三线城市。也没有什么很著名的名胜古迹,也没有绝佳的自然风光。但一样有灯红酒绿的生活,一样有人生百态,一样有故事发生。岭南市一共有十一所中学,其中一、二、三、七、九中是既有初中也有高中的学校。剩下的四、五、八、十、十一中则是只有一个初中部。其中一二三中则是本市的重点中学,这点我相信在大多数城市也都差不多。2006年的七月初,许佳逸结束了自己七年的小学生活,他们应该算是比较倒霉的一批学生,刚入学时要先上一年的学前班,然后零四年的时候,这边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所以又突然多出了一个六年级。在八月的下旬,许佳逸就步入了九中,开始自己的初中生活。报名的当天一大早,许佳逸和自己的家人还有好友陆东和他的家人,一行就向九中进发。九中在这座小城的城北,许佳逸他们住在这座小城的城南,城南本有两所中学,其中有一所是本市的一个重点中学三中,还有一个比较一般的八中,许佳逸和陆东的成绩进三中也就勉强普班,去八中又有点屈才,所以两家人本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原则一致决定将两人放在口碑还比较好的九中,虽然离家有点远,但好在两个一起还是有个伴的,就这样两人就横穿了这座小城,进入九中。在学校门口的公告栏找到两人所在的班级,没想到的是两人都在同一个班级,这让两家的家长也很是高兴,而许佳逸和陆东更加的开心。因为他两从开始记事起就在一起玩耍,一起在一个班上的小学,现在进入中学又在一个班。然后就找到所在的班级,在班主任那里报了名,就拿着分配的住宿单又去找宿舍,然后就是收拾内务等一系列琐事,两家的家长边收拾两人床铺边给两人叮嘱要好好学习、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之类的,这些话在两人即将入学前十几天就已经开始唠叨了,两人哪还有心思再听,现在的心情只有激动,跑这边瞅瞅,跑那边看看,毕竟当时的他们还小,对于初次离家住校,对他们来说是件觉得很激动的事,虽说以后他们很讨厌住校的枯燥、繁琐,但初来时的他们确实有着热血沸腾的感觉,很美的那种感觉。给他们铺好床铺,又带着两人去了食堂,帮他们办好饭卡,又陪他们吃了午饭,家长们尽可能的多打了些饭菜,然后告诉许佳逸和陆东哪些饭菜是比较好吃的,哪些做的不是很好。对此两人也表现的很反感,他们觉得这些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事。我们总是这样,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他们的照顾叮咛了,但我们永远不懂他们对我们的那种来自内心的那种呵护,就像我们永远不懂我们的随口的任性带给他们深深的刺痛一样。吃过饭,大人们见两人也没安心的听他们的叮嘱,就回家了。临走时仍然时时叮嘱,他们的眼中是有不舍的,应该还有离别的心痛和担忧,但这些当时的我们不懂,也看不到。记得几年后,父亲曾对我说起过,他说当时的他坐在校园的花坛台阶上对我说他要走了,我仍然在那边跳来跳去,没有理会,他说他当时看到我这样都想哭了。当时我真的什么都不觉得,但他再次向我说起这事,说起他的感受时,我感觉自己心里有点酸酸的。。。可怜天下父母心!!!送走家人后,许佳逸和陆东就决定在学校溜达一圈,参观一下这所学校。单就学校面积、学校建筑面积和各类教学的硬件设施而言,搬迁进这座重新建设的全新校区的九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就估计只有岭南市一中可以与之媲美。但要谈起每年的升学率而言,九中就只能屈居中游了,一个学校的历史文化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九中虽然也有几十年历史,但和比它还要早几十年的一中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为生源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首先是宽阔的校门前的大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块大石头矗立在花坛中,写着岭南市第九中学几个大字。走进学校大门,左边不远处是走读生的自行车停车区域,右边是老师的小汽车停车区域。中间就是一个大广场,每周一全校的师生都会在这里集合举行每周的升旗仪式。接着就是一幢“L”型的楼,L的一端是是条长廊,长廊过去连着一幢四层的高中部教师和各个校长还有主任的办公室,一端是一栋四层高的实验楼。L的连接点是一个六层高的主楼,除了第一层的大厅摆放的各种奖杯、花篮、花瓶之类的,其他几层都是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绘画教室之类的。一层大厅外上边有一块电子屏,滚动着欢迎新生的字样。L型大楼的后面也是一个四层楼高的长廊,长廊的一侧连接着一幢四层高楼,这幢高楼是学校的微机教室。长廊的另一侧是依次连接着的三幢教学楼,分别是高一、高二、高三的教学楼。高中部的右边是初中部。中间隔着一条硬化的水泥路和一个小广场,初中部三栋三层高的教学楼,另一边是一个广场。三层楼高的图书馆坐落在学校比较中央的位置。接下去就是学生宿舍楼,左边最前边是一栋较短的四层教师的公寓楼,后边是两栋较长的五层高女生公寓楼。右边就是两栋很长的五层高的男生公寓楼,可见这所学校男女人数的差别也是蛮大的。公寓楼后面就是两栋两层高的食堂楼,两栋食堂楼中间就坐落着超市、医务室、热水房和澡堂之类的。高中部的左边有一个大花园,里面阁楼亭台,石桌石凳也算小有情趣。隔着一条硬化路就是学校的足球场,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的草坪,沙坑、铅球场地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这在当时岭南市可真的是仅此一家,是九中校领导最爱给学生津津乐道的地方,也是九中学生用来装逼的地方,但过了没几年,这边的小学都铺的塑胶操场,也就没什么优越感了。足球场隔着不远处就是篮球场、排球场,还有就是单杠、双杠、爬梯等等一些体育设施。许佳逸和陆东两人溜达完一圈累的够呛,也就没有心情继续体验,来日方长反正有的是时间玩。两人也就回到自己的宿舍。两人住的是男生一号公寓楼的111宿舍,按照两人的看法,这宿舍号不错,要是炸金花那就是最牛逼的,那时还不知什么是光棍节,即便知道,这三个棍也是很叼的。回到宿舍,就看到宿舍又多了几个人。刚开始,大家都还是很拘束,有些腼腆,都静静的坐着也没有谁说话。可没过多久宿舍就炸开了锅,吵吵的不行了,大家也互相有了了解。许佳逸和陆东是毕业于城南六小,同班同学,家住城南。还有一个是来自城北十二小的,就在九中附近不远的地方,叫褚正淇,也是个城里人,长得白白胖胖的,是目前宿舍唯一一个带着眼睛片的,大家开玩笑就属他笑得最欢,所以是很可爱的一个人。剩下的三个,都是来自附近县或者乡镇的。岭南市的中学,每年除了招收岭南市内的小学的学生外,还会通过自己学校招生选拔考试或者破格录取的方式,向附近的县级和乡镇学校进行生源的招生和补充。三人中的谢波彦是九中这次从他们乡中学直接录取的,并没有参加九中的自主招生考试。另外两个,一个叫郭枫,一个叫袁力。两人都是通过九中的自主招生考试被录取的。他们三都和许佳逸陆东、褚正淇三人不同,许他们是都参加岭南市的统一小考,然后直接就被筛选,就参加一次考试,他们有的是甚至还参加好几个中学的自主考试。郭枫给许佳逸的感觉就像个猴子,他做什么是真的很麻溜,动作很麻溜,还有就是他的眼睛,许佳逸就觉得他的眼睛很灵动,眨巴眨巴的透着一股机灵劲,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许佳逸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温柔男孩在以后的日子会让自己几次流泪,数度哽咽。袁力这厮,许佳逸就是想这么称呼他,称呼这厮为这厮。这厮许佳逸进门初看到时就有点愣住,肤色有点黑,脸庞的棱角分明,坐在床边不苟言笑,绷着一张脸,估计当时里面的舍友都被这张脸给唬住了,他是这里面唯一一个身高超过一米五逼近一米六的人,许佳逸当时也就一米四五这样,其他几个都差不多。这厮要高了几人近一个头,长得虽没有褚正淇胖,但这厮看上去很结实,当这厮将许佳逸用两手提起来时,许佳逸就觉得这厮真的是个猩猩,当然了这厮当时只能算是个小猩猩。其实人还不错,挺实诚的一个人,笑起来很憨厚。到现在为止宿舍一共来了七个人了,还差一个,大家都在猜测剩下那一个的长相,性格,然后哈哈大笑。大家都互相认识熟络起来,毕竟还是小孩子,还没有正式的经历所谓的花季、雨季。大家都还天真烂漫,充满童真但有的时候,有的事往往来的猝不及防,本不是我们那个年龄所要面临的,所以这些发生的不合时宜的事情,就在慢慢的促使着我们一点点的长大。也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的人生轨迹。【Ps:这章写的好凌乱,删删写写,写写删删,感觉写的好繁琐,但不说明又感觉不顺畅。。都觉得自己有强迫症了==但大家放心,这片小说既然定义了热血,就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