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拨乱反正(1 / 2)

 叶卓华这么说自然是在逗顾夭夭的。

顾夭夭想知道的,他必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恭王殿下所嘱咐的事,那是转头就告诉了顾夭夭。

告诉了她,叶卓华他们推开那扇门,到底看到了什么!

听了叶卓华的话,顾夭夭自觉得,格外的震惊。

没想到堂堂太子殿下,当初未来的天子,竟然,竟然同个女子一般,做那样的事。

一直以为,是废太子宠着常大人,万万没想到,竟是反过来了。

有这般癖好,便就已经为天地所不容了,更何况,他还那般卑微。

果真,是皇家的耻辱!

是不能为外人道也的耻辱!

顾夭夭的脸色突然一变,新太子必然是要维护皇家颜面的,那么,胡月娘在这里头又是什么角色。

或者,她亦早就知晓了?

对于胡月娘,顾夭夭自是想要护她一命的。

叶卓华看出了顾夭夭的担忧,不以为意的将她拉在自己的怀里,“有冯家姑娘在,胡女官出不得事。”

颜面固然重要,可是妻子,该是高于颜面的。

新太子就算动了杀意,也不会越过冯知微的,只要冯知微不点头,胡月娘自是出不得事。

“明日,等着我一起,让府医请平安脉。”叶卓华抬起手,帮着顾夭夭顺着头发,在她的耳边轻声呢喃。

顾夭夭猛地转头,“你是怎么了?”

怎么想起来让府医再把脉了,莫不是不止受的这些皮外伤?

看顾夭夭一脸的紧张,叶卓华低低的笑着,“我这三天两头的受伤,也不知道老是要用药,对于身子有没有什么损害,总是让府医调理调理。”

声音,自是越来越低。

手很自然的就放在了,顾夭夭的小腹上。

如今大局已定,他们也该想想自己的事了。

夫妻俩同时调养,等着,挑选个合适的时间,要个孩子吧。

顾夭夭的脸微微的红了,“等待新帝登基,还有许多事要做,你这人,成日里想的什么?”

旁人,高兴这明君出世,叶卓华却是想着,终于可以安心的要孩子了。

叶卓华哼了一声,“就算是有许多的事要做,但也不能让我再为他抛头颅洒热血了吧?”

只要不受伤不用药,便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今日,原是该累了,可是两个人心中的石头都落了下来,坐在一起闲聊,一直到打更声传来,这才准备歇息。

原想着昨夜睡的晚了,清晨会起不来,天还未亮,叶卓华便起身了。

看着旁边睡的安稳的顾夭夭,叶卓华心里满满的柔情。

俯身,将唇印在顾夭夭的额头上,怕将顾夭夭吵醒,只匆匆一点,赶紧起身。

外头周生已经等着了,叶卓华出去的时候,看着周生今日还换上了一套新衣,叶卓华微微挑眉,“今儿个是你,什么重要的日子?”

周生咧开嘴一笑,“今日是新太子头一次上朝,新君新气象,小的也沾沾喜气。”

叶卓华在外人眼前,同新太子好像没什么交情,可周生知道,新太子能有今日,多是叶卓华的功劳。

叶卓华如今,可算是真真的新贵了。

京城,任何人家都比不上。

再来,顾夭夭都敢冲着新太子发脾气,周生想想便觉得腰杆都比任何人都硬。

大有一种,连他都是皇亲国戚的感觉。

叶卓华扫了周生一眼,“将你的尾巴夹紧了!”

虽说知道,周生也就是在自个院里随口的话,可叶卓华还是提点了句,让他千万小心,莫要将这事给传出去。

昨日虽说好些人都受伤了,可是上早朝的时候,却没有一个选择休沐的。

册封太子需要钦天监选日子,可是圣上金口以开,如今恭王依旧被人称之为太子。

新太子看见下头站着的众人,自是要安抚一二,尤其,昨日不幸遇难的官员,皆要好生的安慰。

受伤的官员,新太子也赐了滋补的药草。

至于废太子,仰圣上之口谕,着贬为庶人永世不得回京,至于东宫妃嫔,若是想要回自己的府中的,赏白银百两,带回家中好生的安置。

至于不想离宫的,便另辟宫殿养着便是,只是,太子已经被废,她们也算不得妃嫔。

另,得圣上旨意,文候于社稷有功,恢复其爵位,华夫人依旧为正一品夫人,而如韵郡主,特封为如韵公主,郡马为驸马,一应皆以皇室嫡公主为准。

对于这个命令,众人还是很惊讶的,没想到,皇帝竟然还念着文候。

更没想到,如韵郡主会有这般造化。

不过,文候已经去了,家中就这么一个女儿,封的再高自也不会掀起什么风浪来,不过就是朝廷发些俸禄便是了。

封完如韵这边,自少不得冯皇贵妃,便追封冯皇贵妃为孝贤纯懿皇后,靖郡王也重新追分为靖王。

有废太子做的这些糊涂事,靖王似乎也没那么让人厌恶,下头人念完圣上旨意,也没人再说着劝谏的话。

皇帝要封的人都封完了,便该新太子下命令了,“如今,虽然入春,可百姓下地的种子都还没有挑选,着令户部立即开仓,为百姓谋求来日安康,宫中以本殿为首,将食素百日,为冬日里受难的百姓祈福,为来日的安康,省粮。”

“殿下圣明!”众为官员全都跪了下来。

还记得当初废太子掌权的时候,第一件事不是想的百姓,而是册封官员,玩弄权术。

就这么几句话,大家都觉得,新太子比前头的两位,都强。

说完难民的事,新太子便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在众人的注视下,停在了冯将军面前,让人将冯家昨日交上的兵符还了回去,“冯家一门,护我国威,于社稷乃是天大的功劳,往后,以后劳烦将军,继续守我国门,护我百姓。”

话,说的敞亮。

冯将军双手抱拳,“为兵则,护家园义不容辞,只是这军,是天子之军,是百姓之军。”

而,不是什么冯家军。

新太子含笑着点头,“本殿,信得过将军。”

那兵符,到底塞在了冯将军的手中。

武将说完,而后又走到了韩大人跟前。

他站定后,双手抱拳,微微躬身,“本殿,为天下百姓请命,恭请先生为相,不知先生,可愿意操劳?”

韩大人是大儒,其实并不适合当官,可是,如今朝堂的文臣却没有任何人能压的过韩大人。

即便叶卓华的功劳天大,可是太过于年轻,若拜他为相,怕是朝中会有人不服。

废太子昨日也拜了韩大人,可是却是没有尊严的求庇护,而新太子这一拜,似有江山之重。

韩大人没想到,新太子会做这般举动,毕竟他昨日是护着废太子了。

他也瞧的清明,朝中年轻一代的官员,有新太子的人。

他以为,新太子最先提拔的,必然是他自己的人。

“这,老臣难堪重任。”韩大人,总是不会一口应下,或者觉得,新太子或许只是为了随口说笑罢了,在众人面前,做做样子。

看韩大人没有应下,太子唇间带笑,“先生的学识,大佑学子无人不知,莫不是先生也是要等着本殿,三顾茅庐才肯出山?”

虽说这话听着是一句戏言,可为臣者自不能拿捏,而后赶紧将身子躬的更低,“殿下说笑。”

“既然先生没有这个意思,那本殿便当先生应允了,韩相爷!”声音微微抬高,这事便定下来了。

这般,文武大臣,皆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