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雪寺夜宿(1 / 2)

祁山县令 云里烟村 0 字 2022-04-23

 “是,公主殿下。”

江奎听了赶忙跪下来,磕头如捣蒜,说道:“湖南举人江奎叩见公主殿下。”这厮见了公主就是这一副德行,看来趋炎附势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在合适不过的了。

蕙兰听了倒是也非常吃惊。

“好了,起来吧,你们都赶过来干啥,影响本宫游览兴致。”公主显然有些不悦,然后低下头柔声问文怡说道:“疼吗?”说着拿起刚才给文怡的那块手帕,道:“我来给你包扎好吗?”

公主本来是想要命令的口气,可文怡这个脾气犟的很,只得给成征求意见的口吻。

文怡见她自己摔倒了没有顾忌反而对他关心得要紧,因此软了下来,点点头。公主养尊处优,笨手笨脚地拿起手帕在文怡头上送送地缠上一圈。

文怡说道:“谢谢公主,不疼了,如没有别的事情,我们就要回家去了。”说话时一阵风起,文怡只觉得脸上被雨滴打得冰凉。

“下雨了,咱们回寺庙躲雨去吧。”公主柔声劝道。

文怡本想与蕙兰返回,抬头见远处山脚下起了一阵子白雾,想必马上暴雨来了,对蕙兰他们三个说道:“蕙兰咱们赶快到寺庙躲雨去吧。”

一行人赶紧上台阶,进了寺内,出来两个年轻和尚,双手合十将大伙引进一间客房里,奉上六安茶接待他们。

“你们回去吧。”公主对侍女挥挥手,几个侍女便皆出去了。

蕙兰非常知趣,说道:“公子,我们去寺内游览一番。”

文怡默许地点点头。

江奎笑道:“在下愿意在这儿侍奉公主。”

公主嗤地一笑,道:“果然是个溜须拍马的好料。”

桂秋生倒也非常知趣,白了一眼江奎,悄悄地随蕙兰出去了。

“你也出去吧,我跟朱公子在这儿清聊一会儿。”公主笑着说道

“在下告退!”江奎说罢弓着身子从门口退了出去。

公主呷了一口茶,盯着文怡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这个书呆子,怎么一点也不关心时事,你可知那些人会怎样对待你吗?”

“不是我不关心时事,我现在也没有门路去关心时事,人心叵测,那些人居怀何心,我倒也不想去揣度,他们要怎样对待我也只有由着他,我现在无官无职,至少目前他们不会那我怎样。”

“你难道殿试都不放在心上了?”一般来说读书人最在乎的就是考试结果和功名,殿试成绩好当然有希望留在京城,那样的话公主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殿试来了,坦然面对而已,至于结果倒不是很重要了。”文怡倒是显得波澜不惊的样子。

“刘先生说你有大智慧,看来此话不假。”公主笑了笑,低头抚弄衣裙。

“那位刘先生?刘春?”文怡好奇地问道。

公主点点头。

“让他失望了吧?”

“拿到没有,他还说要你放心,有他在没人在殿试中胆敢对你怎样,但我也得告诉你,有本宫在,保你的殿试顺利,不过我听了一个坏消息,刘健的学生但有一个人想与你比比,如果你输了就退出殿试,如果你赢了,他退出殿试。”公主盯着文怡说道。

文怡听了吃了一惊,他跟刘健素无瓜果,刘健的学生?莫非是那次在顺天府衙门前坐着的举人有他的学生?他意欲何为?文怡从房内踱着方步,外面开始下起雪来,纷纷扬扬地飘洒,远处地京城影影绰绰。京城总算来了一趟,不枉此生了,至于未来之路怎么走,那是以后的事情,读书人上不愧对圣上,下不愧对黎民百姓,这可不容易做到,宋代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话说得如此经典。

“下雪了,希望下一场大雪,你难得来一趟北京,好好观赏北京的雪景。悄悄跟上来的公主望着修长腰杆挺直的文怡在后面说道。

文怡笑道:“我跟你说个故事吧。”

公主少文怡两岁,她还是有点稚气未脱,拍手叫欢,说道:“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话说大唐贞观年间,大诗人柳宗元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中,起先革新一路顺风,侍御史窦群、御史中丞武元衡,即将革新党派列为异己,并进行攻击。由此革新开始衰败,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那年冬季他客居龙兴寺,见到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写下了千古绝句“江雪”。文怡说道这里便吟起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公主说道:“果然是一首好诗,一个纯白而静谧世界,一个孤傲地渔翁。孤傲势必会孤独,一个人好不寂寞,你应该不会有如此之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