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不公平的父母(十更)(1 / 2)

 原来,是张家临时又变卦了。

说起张达强,王桂枝一家是满意的,勤快,老实,对周小丽上心。可说起张家,一家人几乎要吐口水了。

张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张达强是最小的。他是天生的跛脚,按理说,张父张母应该更加偏疼小儿子才是。

可正如那句话说的,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张家父母尤其。

张达强出生的时候,张母难产,差点一尸两命。张母就不大喜欢他。

后来,等他长大点,发现他是个跛子,就更加嫌弃了。

张父也觉得小儿子是个跛子,给他们夫妻丢人了。

所以,在上头有一个名额派下来,要上山下乡。两口子毫不犹豫,将不良于行的小儿子推上去。

张达强爹不疼娘不爱的,也不与家人争执,带上几件换洗衣服,就出了门。

别人下乡的爹妈,时不时从自己的口粮中省下粮票布票,给孩子寄去。

他们家倒好,写信过来,问的是张达强还有没有多余的粮食。让他挪出来补贴家用。

原本这些事,周家众人是不知情的。

两家商定婚事,定亲时,就要请张家的人出面。

约定的日子一改再改,最后,好不容易定下来,张家不提男方的聘礼,开口就说女方要准备什么嫁妆。

要不是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王桂枝差点当场与张母翻脸。

沉默寡言的张达强,也难得地冲着父母发了一通火。直言道,要是爸妈不想操办他的婚事也行,他就直接入赘,留在周家以后再也不回去。

张家再不喜欢这个儿子,也是要脸面的。

两口子是城市户口,都有工作,大儿子如今虽然不是正式工,也有工作。大女儿嫁的男人,也是吃商品粮的。

是以,张家小儿子再怎么不受待见,也不肯让他入赘。

总算,张家父母消停了,愿意坐下来一起商量。

他们对小儿子吝啬惯了,大件的聘礼自然是不肯出。周家也不计较,只要他们按照乡下的习俗,将鸡鸭鱼肉之类的席面准备好,再准备聘金,也就差不多了。

鸡鸭鱼肉还好说,张家表示愿意出血,可说到聘金,他们却不乐意了。

这下子,别说周家人,就是一直袒护张达强的周小丽也不乐意。

张达强就站出来,把自己所有的工资拿出来。足足有四五十块,都是这两个月攒的,说是当做聘金。

这一下,就捅了马蜂窝。

原来,张家父母对小儿子不在意,也从未主动问过他的近况。张达强就更加不会主动告诉他们,说自己当了学校的老师。

工资的事情,当然一句都没提。

张家父母觉得小儿子有私心,不把他们两个老的当长辈。一气之下,竟然就说,小儿子不孝,他们不乐意出席婚礼。

张达强的犟脾气上来,就说他们不参加也行,他去请了大伯二伯来。

张父当场听了,就甩了脸子。却拿小儿子没有半点法子。

张家大伯二伯是端方之人,早就看不惯小弟对小儿子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