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木屋内的等待》(2 / 2)

痞子混古代 阿真浅浅 7419 字 2019-09-12

连躲过十数招的锦采烨紧盯着大汉恐惧的双眼,脸一冷,伸手立即准确地捏住划过来的刀刃,轻轻一拧,便把那柄钢刀折断。

大汉见他竟然精准地用两指捏住刀刃,眼珠暴凸之际骇然见他竟空手断刃,警钟在脑袋里当当当不停响着,冷汗倒流之际毅然向后跳出几大步,与他拉开距离。

“大爷武艺高强,小人自认不敌。”惧怕的老大冷汗淋漓尽致,咬牙问道:“请大爷饶了小人。”

“滚。”无绪的声音响起。

大汉见他真的饶过他了,惧怕的眼睛警惕地盯着他,下盘的双腿轻轻移动,与他保持在一定的距离,直到挪动到趴在地上哀号的两人身边,立即一手拉住一个,飞快向门外的夜雨逃了出去,随后阵阵急凑的马蹄嘶声立即大起。

败走了三名大汉,锦采烨立即捡起扔在不远处的衣裳,不敢向只着肚兜的那个人儿看去一眼,“柳小姐,你怎么样呢?”

轻咬嘴唇的柳杨扬从他手里接过衣裳,脸上染过一抹红艳,绑上衣带后再轻声道谢:“多谢锦公子再次出手搭救。”

“柳小姐此言折煞了。”不敢接受的锦采烨依然背对着她,不敢贸然转身。

“锦公子你可以转身了。”

“嗯。”听到这话,锦采烨才敢转过身子,见到她虽然羞涩,可却无大碍,心一安便开口询问:“柳小姐为何与我单独在此?向兄呢?”

“他与日初有事回镇集一趟,应该快来了。”

“原来如此。”了然的他点头,走到火堆旁劝道:“柳小姐,雨夜寒冷,如若不弃且过来火旁取暖,不知意下如何?”

“锦公子客气了,杨扬无以言表。”站起身,轻步走到火堆旁,随着他坐在干净的且温暖的火堆边取暖。

望着熊熊火焰的两人沉默不再言语,柳杨扬小脸樱粉,身边的男人除去他害真哥外,真的是完美无缺,文采好,人也俊逸,而且武艺又强,温温知礼,堪称谦谦君子。他是她见过除真哥外最完美的男人,可是她不会对真哥有这种怦然心跳的感觉,但对他,她就感觉自己不像自己了。

好长一段时间沉寂,被火烤的全身暖烘烘的杨扬,抬起睫眸悄悄窥探了一眼,看着火焰发呆的他。

“锦公子既有才学,又有一身好武艺,不知所拜何师?”

“喔。”愣神被打断,锦采烨转头看了看她,温和说道:“先师是子规书院的童夫子。”

“难怪锦公子有如此才学。”虽然她不知道这个童夫子是何方神圣,但是这样说肯定没错。

锦采烨轻轻一笑,心里却愕然了,童夫子只是一名落魄秀才,她会知道吗?

见他只是轻轻一笑不再开口,杨扬咬了咬嘴唇再问:“不知锦公子武艺从何习得?”

“六岁之时母亲病重,不久便逝世了。”想到自己的童年,他脸上一默,深叹了口气再说道:“母亲弥撒之际,为母亲治病的大夫交给我一本武经,为了强身健体我便把武经全习了。”

“原来如此。”了然的杨扬歪了歪脖颈,感觉好像在哪里听过一模一样的故事,但却一时想不起来。

“锦公子家里还有何人?”

锦采烨摇了摇头,深深叹道:“从小家里穷苦,亲戚皆远离,十八岁父亲逝去,我便再也没有亲人、朋友了。”

听到他如此漠落的话,柳杨扬心里涌出无数不舍,静静看着他满是胡须的俊英,安慰道:“锦公子切勿悲伤,是杨扬越违了。”

听见她这话,锦采烨惶恐回道:“柳小姐勿须如此。”

“嗯。”含首轻点了点,想起他的所作所为,杨扬好奇不已,“锦公子昔日登龙门,身价十倍,皇上金殿亲赐三品督司,掌两江河运,已属上位,何故如此?”

知道柳燃山庄与大司马的渊源,锦采烨静看了她一会儿,无奈里深叹了一口气说道:“昔日皇上亲命大司马主南围,因江南叛乱大司马虽无法分身亲主,但他仍是我的恩师。”

杨扬听他这句实在的话,轻点了点头,“那为何你要如此?”

“在世人眼里我是祸国殃民,贪心不足之人,可是我的苦楚谁能明白。”他也曾后悔过,但他所读的是圣贤之书,君就是他的一切,他无法像大司马一样,把君视如粪土。

芊眉拧望着眼前这个漠落的男人,柳杨扬觉的他不似在作假,好奇问道:“锦公子有何苦处,如不嫌弃可否说与杨扬听听?”

“一绪百绪,滕根缠树。”说完后,他仰头回想了一番,才理出头绪说道:“北境狼烟一起,大司马立收两府,再折四城,可谓神兵鬼谋。”

听他赞扬的杨扬附合道:“真哥之才确是神鬼莫测。”

“是呀,神鬼莫测呀。大家皆看到他有功,可是却没见到他已在安排退路。”

“你是说真哥还未被皇上送辽时,就已谋划回蕃之事吗?”

“是的,辽国将才倍出,太尉耿直、屡屡受措,大司马把辽军*到桑干之时便停下谋划,转身回吐蕃后,他智夺大西北,力克白城。”讲到这里锦采烨看了一眼柳杨扬说道:“柳小姐,大司马最后何为?”

“回大周。”想也不想的杨扬立即就答。

“是的,大好的战局摆在面前,以他的谋略上京举日可破,但他却停止了战事,毅然转身回国。辽国慌乱的军心因他返回而又重整,随后太尉便被败于四城,而吐蕃却不伸于缓手,至使辽国剩胜追击,两府又皆重失。”

“这……”柳杨扬傻眼了,“全都因真哥一人?”

“是呀,成也大司马,败也大司马。”深叹一口气,锦采烨摇了摇头叹道:“他心里很清楚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朝中众多重臣,如他真这样,为何没人直荐?”杨扬疑惑了,难道那些阁老大臣都是摆设吗?

“怎么荐?”凝看着火堆,轻声说道:“大司马是一匹未驯野马,除一品夫人外,就连皇上也无法左右他,而他的官职又是皇上加强的,他既没有叛国,也无祸害,谁能拿他怎么样?”

静聆的杨扬听他一针见血的话,骇然问道:“你是说皇上也知道边境之败是因真哥?”

“皇上是明君,心里有数,阁老大臣们心里也有数,但是谁也不愿去捅破这一层纸,只希望他能在大周作停留,保大周百年不衰。”

这是他想很久才想明白的,聪明如皇上为什么看不破北境之事?为什么阁老大臣们三缄其口?这些老狐狸个个都精明老练,反倒是初进朝纲的他,什么都不懂,如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撞。想他还曾给皇上上过密折,也难怪阁老们会把他的密折退回,外加一顿莫须有的斥责,原来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层纸不能捅,捅破的话皇上不知该怎么办了,大臣们白头发怕要全掉光了,而他最后定会身首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