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无题(1 / 2)

 “一祯你说咱们真的能赢么?这汴京城里开府立衙的可不在少数,怕是多有好马。”送走了石小公爷和王德显,李清又有些不放心了。

赛马上去夺魁也不是李清的原意,他只想让别人都了解了解这些蒙古好马,要是赛马时赢那么一点名气出来,到时候也好卖一些,不说千贯一匹,好歹也卖个百十贯,别连草料钱都要贴进去。

慕容一祯毫不在意李清的担心,笑着说道:“即便府中卖有好马又怎地,那些马买了之后,日日精草料喂养,等闲也不见放出来跑一次,这好马倒是膘肥体壮,如何还能跑的快?”

说的也是,一祯的不屑也是有些道理的,若说京城中没有好马,那是小看了人家,可京城中不准跑马,这好马也要时常拿出来练练才行,养马的行家自然是有,不过好马通常都是些富家子骑乘,他们又有多大本事?

将门出虎子,在京城里退隐亨清福的武将虽说也不少,可王德显绝对就是中间的翘楚了,校场上不是连他也不行么,李清也释然,应该是能赢的。

李清带着安小哥和慕容一祯,在张管家的指引下,在马棚里闲逛,禁军操演也是好多天才轮得到一次,那些延州过来的兵士,现在正为李清客串马夫,正好这些人以前多是农家子弟,喂喂牲口很是在行的。

庄里的钱的确是不多了,这一向多买良田,大兴土木的,连库房的丝绸凑上一块,也不够一半的马钱,虽然没人上门来讨要,可老欠着人家的钱总不是个事,且延州那地方也说不上多富裕的,还是赶紧把钱付了才好。否则风雨楼的倩娘也难做。

李清转转悠悠的看马呢,一旁许久未曾出声的妙玄道士忽然开了声:“李公子很想赛马夺魁么?”

李清随口应到:“是啊,若是能赢得少许名声,怕能卖上个好价钱。”

安小哥和张管家知道庄里现在不够钱了,所以李清并没掩饰自己想卖掉这些马,再说,他要这么多马,确实也没什么用。养在家里,就算是蒙古好马,天天吃饱喝足,怕也是像慕容一祯说得,以后通通变成肥马,若是让庄户拿去耕田,这也太糟蹋好东西了。

妙玄笑道:“慕容施主说的有几分道理,若想夺魁,亦不能轻心,这汴京城甚大。万一有上几匹上好神骏。赛马时抢尽了锋芒,到时又如何是好?”

李清倒是没怎么在意,只想让人家知道这是好马而已。又不是想卖个汗血马的价格,能不亏本也就行了,不过慕容一祯和安小哥不这么想,慕容一祯是不愿意输,安小哥想得就实际了些,对李清说道:“公子,道长说的有道理,这马亦非寻常人家所需,即便大相国寺的马市上,一日成交也不过数匹。而今庄内便有五百余匹,随后亦要送来五百匹,若是那般卖法,恐不是稳妥之计。”

晕了,李清只算了中间的价差,可没算计过物已稀为贵是不错的,买的人也少啊,若是那些有钱人不买,咱大宋就是缺马。一般百姓也掏不出上百贯啊,要是一天只卖个三、五匹,怕不要卖上一年?

李清对妙玄说道:“如何能在赛马时夺魁,这个稳妥法子,倒要向道长请教。”

妙玄笑道:“这好马当卖与富贵人家,则必要让其知晓,若是李公子亦与慕容施主一样对这马有信心,还需好好谋划,事预则立。”

李清拱手对这妙玄一礼道:“还请道长明言,若是事成,这盈余钱财清便都捐与贵观如何?道长也可安心静修,不复为凡事所累。”

妙玄脸微微一红,说道:“倒也不必如此,若是公子所说秋石之方果然,我欲于观中多炼秋石,这马卖与富贵人家,秋石亦卖富贵人家,到时还需公子鼎力相助。”

这可是好事情,秋石不管怎么说,都是治病的药,李清一口便应承下来。

要真商量事情,也不能在马群中说啊,那些马可不老实,时不时就拿尾巴在你脸上来这么一下。

在厅中分宾主坐好,李清笑道:“如何谋划,还请道长吩咐。”

妙玄也不客气,微微一笑说道:“贫道听闻赛马时比的非是长途一项,亦要比短途冲刺及爬山涉水,敢问公子这马除耐力好外,其余两项都擅长否?”

这个李清可不敢回答,拿眼睛看着慕容一祯,慕容一祯想了一下方答道:“这马调教的好,爬山涉水应不成问题,只是短途一项,无必胜把握。”

妙玄也发现关于马的问题,这里好像只有慕容一祯有发言权的,因此侧身问慕容一祯:“那请问慕容施主,庄内的马,哪些长于冲刺,哪些长于爬山涉水,又有哪些耐力强劲?这术业有专攻,不独人而马亦然,此事需尽早进行。”

这话说的不错,安小哥和李清都点点头,虽然五百匹都能说是好马,可还真的匹匹都有优缺点,像慕容一祯在延州用套杆套住的那匹枣红马,启动快,爆发力好,看来就是适合短途冲刺的。

妙玄又说道:“马虽好,若无适合之人驱弛,亦是枉然,慕容施主适才道京中多有好马,只是这贵公子未必骑术佳,则我等之马,必寻善骑之人才好。”

这话说得慕容一祯也点点头,妙玄又接着说道:“若是赛马之时,庄内尽皆夺魁,倘若知晓之人不多,亦是事倍功半;若是李公子想法,赛马之时,诱得人皆到场去观,众口芸芸,这天下皆知公子有良驹,何愁无人上门来求?”

这话说得妙极,安小哥听了差点要跳起来赞同了,李清却在细细打量这个妙玄道人了,说的都是好主意,这中间的道理李清也都明白,他只是没想到一个出家的道人,居然对这些精通,这些方法李清倒不是想不到,而是李清之前没想弄得这么大阵仗。

看来这妙玄还真是个心思细密、善于筹划的人才。不行,李清暗想,让这么个人猫在终南山里,天天熬尿罐子,怕是太可惜了些,得想个法子留在庄里才好,李清正缺一个遇事可以商量的主。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清是陪着谢大娘、云三娘一块吃的。慕容一祯和安小哥一个下午都是和那些兵丁们挑选马匹,连妙玄都是一身马粪味,李清可不愿意闻着马粪味吃饭。

可惜,李清嫌弃人家身上有马粪味,倒忘了自己也是一身马粪味,回到房里,若英还没开口呢,谢大娘捏着鼻子就把他轰到浴桶里去了,好不容易才把自己洗得闻不到什么味道了,不知不觉来这大宋已经快一年。头发长得不长不短。李清也费事去戴上假发,干脆披散着头发就跑出来了。

他这么披散着头发跑进房,大家正准备吃饭呢。若英反正是看惯了,谢大娘、云三娘也不以为意的,倒把妙真吓了一跳,其实李清也没想到妙真也在这吃饭,这女道士自从来了庄内,倒像变成大闺女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缩在房里也不知道干什么。这会子坐在那里,眼观鼻口问心地,还真是一副得道的模样。

云三娘笑着招手叫他过去,先把他的头发拢起,然后从头上拔下个簪子帮他把头发束好,谢大娘还凑过来在他身上闻闻,确认没有马的味道了,才让他入席。若英只是笑着在边上看,等李清坐好,忙为李清斟酒布菜。妙真虽然坐在哪纹丝不动,见了李清与这三女这般亲近模样,眼里也闪过一丝异色。

人家现在可是端庄得很,李清也不去招惹,再说他也没有空,要回答谢大娘的问题呢,石小公爷及王德显所来是为了如此这般,听说要与人赛马,谢大娘自然是要去的,倒是云三娘细细问了,原来不是李清去骑马才松了口气。

妙真倒是吃了饭便告退自回房里,若英又把小若风叫来,与谢大娘、云三娘见了面;如今若风与若英的关系亲近了许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冷冰冰的,一人一装扮,还真像那么回事情了,从若风身上哪还看得出当初那种落魄劲,只是若风身上与年龄不相称的小大人模样,让人有些不敢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