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掌教“徇私”(2 / 2)

张诚初入此门,并不太明白师父所说,只是点了点头。正要劝师父早些休息。

却只听师父问道:“阿诚,你今后可有何打算吗?”

张诚脑袋“嗡”的一下,他刚才进殿之时就感觉师父要和自己说的就是此事,因此心中一直郁郁,没想到师父却没有说,这才刚刚放松下来,以为自己在山下所犯之事就要如此揭过,没想到师父此时果然说了起来。

张诚心中一凉,虽然心中难过,但他知道,自己所犯的罪过并不小,而师父又是个认死理的人,因此他也不再求饶,跪在地上,只说道:“徒儿只希望以后能长守在师父身边,除此之外,任何惩罚,徒儿都心甘情愿的接受。”

要处置阿诚,清远真人也是十分痛苦,只是他是武夷派的掌教,若是因为张诚是自己的弟子,便轻罚或者就此绕过了他,众武夷弟子看在眼里,此时不说什么,那今后恐怕自己在武夷就会出现令不行、禁不止的局面,传到江湖上,也将会对武夷派在江湖中的地位、声望造成不小的伤害,无心掌教临走时说的那句话也在自己的脑海中响起:“忍人所不能忍,苦人所不能苦”。

为了武夷派,清远掌教咬了咬呀,下定决心,对着张诚说道:“阿诚,你要明白,武夷派门规禁律对待武夷弟子几百年来都是一视同仁,绝不会因为这个的人的身份地位,而打一丝的折扣,因此师父不会因为你是我的弟子,便对你网开一面,反而,因为你是我的弟子,我是掌教,对你的处罚会更比一般的弟子更为重一些,你听好了:你任意结交官府中人,按着咱们武夷门规,我即刻将你从武夷派中除名,念在你从未仗着身怀武功欺凌他人,而且素来又心底善良,所以便不废你武功,但是你却谨记,下山之后,行事万万以仁字当先,日后若是你以武夷武功在江湖上做何有眛天地良心之事,我定然会亲自下山清理门户。”

张诚听着师父如此狠心的话,再也忍耐不住,大哭道:“师父。。。师父啊。。。”

其实清远掌教此时也是心如刀割一般,只是他却不敢表露出来,生怕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嘴上说是要更加严厉的惩罚张诚,其实心中仍是不忍,这却不是故意放了他一马?逐出武夷,是他听了张诚对天地之“道”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心怀热情之后,借着将他逐出武夷,让他去更加亲近自然或者百姓,却是助他更好的修道。至于清理门户云云,那也纯粹是出于对张诚的关爱,自是怕他下山之后却不小心走了不归路,却先提前为他敲下警钟。

但是亲爱的读者们,读到这里之后,我们决不能就简单的认定清远掌教是为了爱徒徇私,是一个伪君子,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张诚确实是一个嫉恶如仇、一身正气的好人,而清远掌教也正是为了让天地之间的这份正气多存在一时,才会如此做的。其实清远掌教这么做,也刚好暗合的道家的一条重要哲学:那就是不应拘泥于一切成规,要适时而变。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清远掌教将张诚托起,却已不是刚才那样严厉的口气,略带一丝轻松的说道:“阿诚,你虽已不是武夷中人了,但却仍是我的徒弟,今后你若是想来看望师父,便随时就来。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也要记得到武夷宫来。你今晚可与你那两个义兄住在山上,明天一早,你们就一同下山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