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似曾相识暗怜起(1 / 2)

酒醉良天 绮白 2525 字 2019-09-12

 玉森已经伏法,她的叔父骆炳韬却还在逍遥,她迟早还会回来收拾他的,眼下却不能。()只要骆炳韬出一点事情,就会有人马上想起她来,她状告玉森和骆二的这场官司,华城百姓们还记忆犹新呢。

江清酌已经重新会走路了,他不再需要锦书。可她还需要他,盼望他能多教给她些,不只是在棋盘上下棋,她也要在千里之外摆布自己的棋子。为了学这些,她眼下情愿作为他的一颗棋子,为他奔走,记下他走出的每一招。

华城的这桩心事了了一半,锦书由诸葛辛崎一行人的护送下回了京都安城,晴晴与关蒙都知道一路有江和尚派的人照料她,倒犯不着如何如何担心,只是怪她又不告而别,真是不把他们当朋友了。锦书赔着笑,解释了一回,见华城玉家的案子还未在京都里传开,也就秘而不宣,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她也想着去向江清酌讲讲在华城的经过,让他解说几个她未曾想通的环节,可去时,发现整座宅院都在大兴土木,倒不是把老宅子拆了翻建,而是圈了周围大片大片的地,扩建新府邸,将老宅围在当中。她问了一个正在砌砖的工匠,工匠说:“这是奉命在给梁王世子扩建府邸呐!”

锦书摸不着头脑,又问梁王世子是什么人,工匠也知之不详,用瓦刀敲着砖说:“只听说是梁王新收的干儿子,原先家里是开酒坊买卖营生的,来这里才几个月啊,就交了这样的好运气,现在被皇帝接到宫里去住了——我怎么就撞不到这样的好事呢!”

锦书刚迈出去的脚便又缩了回来,裹足不前了。江清酌莫名其妙被梁王收做螟蛉义子,这算怎么回事呢?若梁王只是没儿子急昏了头,有的是王公贵戚的后人排队送上门来的,也不必在这等平民里找儿子吧?国丧期间一般人家似乎也是不准动土的,只有梁王的世子可以享受皇帝老头特许的恩泽,真是天恩浩荡啊。她摸了摸一边骨碌碌滚动的耳坠子,忆起那个黄昏里,走进这座老宅的皇帝老头,还有江清酌掺了假的温和殷勤。她并不害怕自己卷进去,只是现在他不需要她,她就无法找到他。

锦书头也不回离开了正兴兴隆隆地动工的老宅。她正打算再去月尚乐的府上探望一下桑晴晴,路过西市的一个牛肉面摊时,就听见那边正吵吵嚷嚷,她不禁住了脚步看了一眼。

只见面摊老板正揪着一个**岁的小女孩骂骂咧咧。那小女孩一身寻常人家女儿的装束,暗红色布衣,上衣只到膝盖,下面系着一条同色裤子,裤子只到脚踝,头上梳着两只歪歪扭扭的抓髻。虽头一眼看去,是个再平常不过的穷女孩子,可再细看下去,她的皮肤白得异乎寻常,宛如羊脂,两只眼睛泛出蓝宝石的色泽,再看她的头发,也并非纯黑色,却是深褐色,落在额前的几绺刘海还弯弯曲曲地打着小卷呢。原来是个穿了汉人服色的西域孩子。

面摊老板不知有没有看出这个孩子的古怪来,即使看出来了也不会理会,他只是个做小买卖的,只管赚钱。他揪着小女孩就骂:“没钱?没钱还敢来你祖宗的摊子上吃面?大家快来看看这是哪家的孩子,去把她家里大人叫来给面钱,要是没人来,我就把她卖给人牙子抵面钱了!”

围着的人都说不认识这孩子,怕是找不着家里的大人。面摊老板气急败坏,就吵吵着要人去找人牙子来。小女孩只是挣扎,也不敢叫喊。

锦书看那老板实在过份,便伸手去腰里摸钱袋,想替这女孩子把账结了。正在此时,西市街道上皮鞭呼哨声突起,紧跟着马蹄烟尘就滚了过来。众人都知道宜春侯韩青识每日例行的招摇过市,各自飞快地动作起来,他们识相地将延伸到街面上的陈设收到里面,免得被冲撞踩踏的。只有那面摊老板只顾揪着小女孩骂得兴起,逢此异状脑子就转不过来了,不知道自己是该把小女孩拎到摊子里面接着骂,还是将小女孩扔垃圾一般地一抛,自己抱头闪进面摊,举棋不定之间,他就傻傻地提着小女孩的后衣领挡了一半道路。韩青识的马快如闪电,马过如剃,如此下去,等韩青识的马掠过面摊,估计这位老板满腮的大胡子就只剩半拉了。

谁都以为面摊老板和小女孩铁定要被韩青识的高徒大马撞翻在一边的,没成想,暴风骤雨的马蹄到了近前居然缓了,等到了面摊前,小侯一勒马,直直地停在面摊老板面前。

“你这么大个人,怎么欺负个小女孩啊!”韩青识坐在马上歪着头皱着眉问面摊老板。

面摊老板见自己这行为都惊动了宜春侯了,忙不迭松开小女孩,又拱手又作揖简直不知道怎么行礼好了,他哈哈笑着说:“小女孩子出门忘了带钱,哈哈……我我这里来吃面,小侯爷你也知道……哈哈,我这是小本生意,赔不起啊……哈哈……”

韩青识也不耐烦听那老板解释下去了,向后一挥手,就有从人下马过来,递上了一个钱袋子,韩青识瞧也不瞧,伸手从里面摸出一块来,抛给面摊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