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瓦桥关见(1 / 2)

庆生平 九尾青狐 3500 字 2019-09-12

 “从来没有人能真正做到不在意我是瞎子,你是第一个;从来没有人可以像这样坐下来陪我听风,你是第一个;从来没有人在我身边时能让我感到如此恬静充实又如身边无人一般安然平静,你仍是第一个……”李秀淡淡道,“我不想让你离开我。”

琉璃看了他许久,垂眸笑道:“谢谢。”

“这样说,我被拒绝了?”

“我想是的。”

“为何?你有心上人?”

琉璃叹了一声:“我想,是的。”

“你的心上人折磨了你。”李秀淡然道。

琉璃沉默了许久,淡淡一笑:“是。”

“既已成折磨,为何又不放手?”

这次琉璃又沉默了许久,淡然道:“以前不放手是因为舍不得。现在不放手,是因为不能放……”

这世间,并没有多少人可以清爽简单地活着,所以若能这样活着,请一定好好珍惜……

瓦桥关,白沟三关之一,也是宋辽边界要塞。时至金秋,关内本是五谷丰登,稻麦满仓的时节,今年又恰是风调雨顺,故而本应当是喜气洋洋的时候,而偏秋季马瘦草黄,也是契丹人一年之中物质最为匮乏的一年。虽有大宋那毫无脊梁骨气可言且数目不菲的岁贡,辽兵依然在其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暗中鼓励的情况下,三五不时地前来打打秋风,连番骚扰。使得边关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如此煎熬之下,河北东路连番上书告急,将皇上催了个焦头烂额。

这种情形下,白玉堂以为会在瓦桥关附近看见一派兵荒马乱的惊慌境况,却不想此处却显得份外安宁祥和,一丝一毫也瞧不出受灾战祸地模样。这与白玉堂在五年前看到的情形实在大相径庭。五年前白玉堂来安县乃为追杀一名犯下累累罪行的采花贼。是时那采花贼为活命一头扎进当时的天雄军军营之中,白玉堂毫不犹豫,仗剑直闯并于众目睽睽之下将此贼诛杀后扬长而去,他犹记当时在场足有数千兵士。目睹他杀人离去竟无一人敢发一声。

此事之后白玉堂对宋军大为失望,对因忌讳武将造成宋军如此孱弱无能的朝廷更是恨之入骨。每每有人提及朝廷如何仁义施政,广纳人才等等诸如此类,他皆嗤之以鼻,即便在陷空岛五鼠与开封府交锋之后。他虽敬佩包大人为人刚直,心怀百姓,却对那高高在上的仁宗皇帝依然充满不屑。

此番来到此处,这里的一派宁静安然令他大为意外,心底也对这般变化充满好奇。这一切,都与那壮武将军有关吗?

白玉堂负手信步,懒洋洋地向一处军营踱去。

还未接近高耸的哨楼便忽闻一声暴喝:“站住!什么人?!”话音刚落,便有一名兵士自哨楼后闪出,身上披枝挂叶。两肩各饰一枚指甲盖大小、闪亮亮圆铜片,左手臂膀绣有一块三寸方圆的臂章,举起手中弩箭对着白玉堂,横眉怒目。

白玉堂暗自赞赏,面上却依旧懒洋洋道:“不是什么人。在下迷了路,见此有人烟,便过来问问道。”

“迷路?”兵士狐疑地上下打量了白玉堂一番,冷言道。“前方乃是兵营重地,闲杂人等一概不得靠近。公子还是请回吧。”

白玉堂一笑,伸手掸去衣袖上地灰尘,淡然道:“若我不回呢?”

兵士神色一凛,退了一步,打了个嘹亮的唿哨,随即不远处唰唰几声。自草丛之中站起几个人影,一般地披枝挂叶,皆是弯弓搭箭,呈半月形包围,死死地盯住白玉堂。

白玉堂不由一怔。

“我道是谁这般大胆,原来是陷空岛白五爷。”忽有一人朗朗一笑,自这群箭卒身后出现。扶刀信步。慢悠悠地踩着草向白玉堂踱了过来。年约二十六七,面貌英俊。身穿皮甲,双肩各饰有两枚指甲盖大小的光亮银月,左臂同样绣有一枚臂章,但花纹却并不相同。显是这群兵士的头。

白玉堂禁不住凝神戒备,冷然道:“阁下认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