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平地起惊雷(2 / 2)

张铭心里再次感叹,这小子话虽然说的不怎么中听,但形势是看的真清楚精准啊。

心里这么想着,但嘴上却不能承认,“国内可不止有一家科技公司,群策群力嘛,总有冒头拔尖的站出来的,得有这个坚定的信念。”

这次陈哲还真就说不出不同的意见,毕竟,国内这样的人是真的不缺。

杨毅忠同样心生感叹,“谁都知道科研的重要性,但知道是一回事儿,能不能做到,还得两说啊,资金、技术、人才,都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坎儿啊。”

张铭相当认同这个观点,“这就是关键所在了,科研就是个无底洞,一下子就限制住了好多的企业和科研单位,所以,真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容易啊。”

陈哲一听话题又转回了资本上,就有些明白了。

于是很干脆地说道:“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难,看的还是一个观念,杨叔,记得我和您聊过的那个光刻机的例子吗?这个就很有代表性。

“产学研我们吆喝了好几年了,但却看不到半点儿实质性的进展,但事实上真的有这么难吗?所以,终究还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应该自上而下的动,不能让下面反推着去搞,如果是那样,会乱的。

“因为,下面多的是急功近利的人或者企业,没有规划,甚至无法长远,而且,资本都是带血的,天性里就有逐利的基因。

“还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那就是国外资本的渗透,有时候,你很难看清楚资本藏在后面的那只手,却不能不承认,这只手,却就是有可以左右很多事情的能力。

“几个白手套,再加上几个带路党,随便抛出点儿诱饵,就多的是去人心甘情愿的迎合。

“所以,千万别小看那些资本,他比你们想象中,要阴狠毒辣的多,也要贪婪残忍的多。

“当然了,人家也是真的站得高所以能看得远,有时候甚至会牺牲短期利益,布一个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局,人家擅长的就是这个。

“但是国内不行,咱们落后的太多,所以在心态上,难免就有了些功利主义,而如果这种心态蔓延了开来,那么整个的社会风气,都会随之而变化。

“这样的变化一旦加剧了,那么选择饮鸠止渴的,就会直线飙升,经济学上有个破窗理论,可以很好的说明这种现象。

“而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就能直接形成连锁反应,进而引起各个领域意识形态,以及现代思想和传统观念的激烈碰撞。

“再然后呢?你们都比我更懂得这个……所以,不用我多说了吧?”

真的不用说了,因为这会儿,对面的两个人真的愣住了。

张铭保持了小半天的“慈祥微笑”,这会儿已经破防了,杨毅忠则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神里有了短暂的呆滞。

虽然两个人都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但是一个对视,还是都能看得到彼此内心深处,因为掀起的波澜而带来的心里余悸。

因为陈哲的话,真的很吓人。

同样的,他刚刚描述出来的那种情况,其实正在滋生,甚至是在蔓延。

涉及到意识形态上的问题,绝对都不是小事儿。

这也是两个人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的原因。

表面上看,真的是陈哲轻飘飘几句话,假设了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

但实际上呢,这个隐患一个控制不好,是真的会引起很大动荡的。

张铭和杨毅忠都是可以站在很高的位置,去看待和分析大局的人,所以,从整体着眼所看到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正是因此,他俩才忽然被吓到了。

但是你以为这样就完了?陈哲才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