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节 用兵汉中(1 / 2)

 原本刘弥打算是明年开春之后再对汉中用兵的,但是申氏兄弟的归降让刘弥将计划提前了,江南虽说这些年蒸蒸日上,但是刘弥施行的是轻徭薄赋的,以前积攒的粮草这些年一直在消耗,所剩已经不多了。

“子敬,如今我军尚有多少屯粮可供征伐?”

鲁肃一听就知道刘弥想对汉中用兵了,此时却时是进军汉中的最佳时间,曹操是不能打的,说一千道一万天子在曹操手上,前番因为曹休曹真的鲁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进逼到了汝南,但是再打下去就有进犯朝廷的嫌疑了,刘弥始终都是朝廷的臣子,是汉室的分支,他不能背负这样的名声,至少在天下局势尚未明朗之前是不能有什么过激的手段的。

“王上若是对汉中用兵,也不是不可,只是两川地形奇特,上庸乃是汉中门户,由上庸进军,倒也不是多大困难,粮草尚可支应五万大军三四个月之用,到时候交州、越州的粮食尚可为继,只是汉中之事宜当从速,若是迁延时日,西凉马腾、关中的曹军都会染指西川的。”鲁肃很是直接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晔也上前说道:“张鲁所占汉中地盘加起来户口近二十万,人丁不下八十万,有五六万兵马,虽说战斗力不强,但是汉中之地皆信奉张鲁的五斗米教,对张鲁倒是很尊重,所以此战颇为不易。”

刘弥也赞同二人的看法,其实很简单,想攻破张鲁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收获汉中的民心却不容易,张鲁在汉中已经近十年了,汉中的百姓对他都很是尊崇,所以要占汉中必须要搞定张鲁这个人。刘弥在脑子思索了片刻,记得历史上张鲁最后是投降了曹操的,人倒还是很公私有别,若是晓以大义,收服张鲁倒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如此,就由你们二人与元龙、子羽商议出一套作战方案来,三天之后再行讨论,对了,孤前日收到曹孟德的书信,曹操已经派毛玠前来商议曹真曹休之事,在信中曹孟德对孤是百般致歉,希望放回二曹,此事就交给子敬你来处置吧,不管如何,二曹是不会放回去的,至少短期内是不会放回去,但是也不能与曹孟德闹得太僵,毕竟河北还要他慢慢啃。”

刘晔上前试探性的问道:“赶往王上,为何让曹孟德攻占河北,让曹孟德与袁本初相持下去不是更好吗?”

同时这也是所有人不解的地方,让曹袁二人在那里僵持下去是最为有利的,都不止为何自己主上为何要让曹操夺取河北。

不得不说刘晔的一席话戳到了刘弥的痛处,刘弥也耐心的解释道:“永寿三年,桓皇帝曾经统计全国人口,有五千七百万左右,如今这才四十余年,还不到一个甲子,大汉人口已经不足三千万,若是一直这样耗下去,等一统天下之时,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人呢,北疆的匈奴、乌桓、鲜卑等异族都对我中原虎视眈眈,河北落入曹操手中比在袁绍手中强,至少百姓日子要好过一些,孤虽有意河北,然河北与南方相距甚远,难以兼顾啊,所幸就送与曹孟德吧,只要他善待百姓即可。”

刘弥的一番话让刘晔与鲁肃都不禁动容起来,他们确实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所幸的是自家主公已经想到了,他们也很是庆幸能够遇到这样的主公。

三天后,刘晔就将作战方案摆到了刘弥的面前,刘弥也很是满意,作战方案主张两路用兵,第一路是以水路沿汉水直上,眼下正值隆冬,汉水平缓,溯流而上不是难事,同时步军从上庸西进,先攻克南郑东部的屏障,而后抢占汉中各处关隘,将张鲁围困在南郑逼迫归降,战争细节也写的很清楚,刘弥觉得没什么不妥的,于是第二天召集文武诸将商议此事。

“前番上庸守将申氏兄弟请求归降,王威将军已经率军进驻上庸,张鲁也在上庸至南郑之间广设营寨防范我军,汉中地形险要,这场仗不好打,军机处已经拟定作战方案,水路兵进,今天召集诸公前来就是分派任务,汉中北连关中、西接陇西、南临巴蜀、东结荆州,孤是志在必得,不知难为将军愿为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