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 义弟娶亲(1 / 2)

 顾雍的办事效率果然不错,一个月之后,张廉、吴普、李当之三人全部到达建业,至于医学院的地点刘弥早就已经选好,就坐落在国学院旁边的一处小院之内,平日里就是医馆,刘弥安排了五十名十三岁到十七岁的少年前往医学馆学医,毕竟学习这类的事情要讲天分与兴趣的,刘弥找的都是对医学有兴趣的孩子,要是强制学医,想来也得不到效果,这一点刘弥身为后世人是很清楚的。

医学院的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刘弥就是筹备孙策与周瑜的婚礼了,在几天之前刘弥已经派人前往鄱阳和柴桑通知二人回建业。他们这次并不像上次一般匆忙,这次倒是很悠闲,等了十天才到达建业。

“伯符、公瑾,为兄等你们好久了!”刘弥得知孙策与周瑜抵达建业,心情很是高兴,连忙拉着二人到了吴王府。

“有劳兄长久候了!”孙策很是有礼的说道,刘弥看到之后也很是满意,孙策现在越来越有儒雅之风了,少了一些刚烈之性,多一些温文儒雅之气,这也是刘弥一直期待的,正所谓极刚必折,刘弥也不希望孙策像历史上的那般结局。

“伯符,公瑾,为兄前不久为你们说了一门亲事,此次让你们来建业就是为了此事,迎娶的对象正是庐江乔公二女,孤也已经通知了你们的家人,大家都很是满意,你们先在建业休息几日,孤已经命张昭全部筹备妥当,过几日你们就前去迎亲,孤已经派人前去曲阿和庐江迎接你们的家人,你们二人一同在建业完婚。”刘弥将二人引入坐下之后开始讲述此次找他们回来的目的,其实二人也已经知晓。

“多谢兄长美意!”二人同时向刘弥拜谢道,虽然他们先去已经得到了消息,但是当刘弥亲口说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是十分感激的,真正的体会到了刘弥对他们的一番良苦之心,这种情谊江东诸位之中他们是唯一的。

在刘弥的安排之下,孙策与周瑜在建业休息了几天之后,正式亲往皖县迎亲,三条迎亲的彩船很是显眼,光是聘礼就装了两船,比起刘弥当初成亲之时不遑多让,所过之处引得百姓皆是羡慕不已,江东二乔的名声在外,孙策与周瑜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这样的天作之合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嫉妒。

在长江迎亲的彩船之上,周瑜与孙策站立在船头之上,一个儒雅、一个俊俏。

“伯符,我想问你一件事?”周瑜一边享受着和风迎面的舒适,一边与孙策闲聊起来。

“何事?”孙策询问道。

“汝父文台公乃是一方豪杰,先前也是豫州刺史,威名传天下,你有没有想过重振父业,难道你真心是想在大哥手下为一将?”周瑜询问道,他依旧还是那副享受的表情。

周瑜的一番话让孙策很是震惊,他从来没有想过,孙策沉默了半晌,才缓缓答道:“公瑾,不瞒你说,先前我只是想借助大哥的力量帮我复仇,其他的没有想过,但是这几年大哥对我们越来越好,越来越看重,我也知道大哥的意思,于我而言,帮助大哥成就一番伟业也是不错的选择,论征战沙场我自问不惧任何人,但是若是为人主坐镇一方,我并不适合,难道你不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