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皇父(1 / 2)

 兄弟俩来到乾清宫,康熙却只让太子进去。````胤禛无法,只得和何柱一起,在大殿外等候。

……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辰,却突见花喇、德住几人被五六个执事太监拖着走出来,面色凄惨,嘴里还喊着‘饶命’。胤禛和何柱俱是一惊,不知里面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却也知道并没有好事儿。

正值惶恐不安之时,却见从花喇身上掉下一物。

胤禛使给何柱一个眼神儿。何柱心里一紧,环眼四周看了看,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将那东西捡起来。

粗略一看,原是一块玉佩,只是……

隐隐可见这玉上刻有龙纹,何柱猛然变了脸色,呈交给胤禛过目。

“龙?”胤禛眼神一黯,随即沉下脸来,瞥见何柱一副惊魂未定的神情,又道:“把这方玉佩交给太子殿下。那个花喇……恐怕……”

何柱低下头,立即道:“奴才明白……”

片刻过后,太子满脸沮丧地走出来,面露愤恨不平之色。胤禛一见,便知太子刚才准被他家皇父大骂了一顿,上前一步担心唤道:“二哥……”

太子道:“皇父让你进去。”

胤禛一愣,皇父……这是要挨个挨个轮流教训?

太子挑眉,斜睨了胤禛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四弟向来是个明白人……”

“臣弟明白!”胤禛微不可察地皱眉,又该他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可真不好当,尤其这位太子还是个糊涂虫。

太子满意地点了点头,携着何柱直径去了。

……

胤禛缓步走进乾清宫大殿,只见康熙歪坐在龙椅上,一边喘气一边喝水,李德全跑前跑后地伺候,又是打扇又是递茶。这大殿内,就如同火炉子烤一样,尽管放置了好几盆冰块,也丝毫感觉不到凉意,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皇父这是怒火攻心,气急败坏所致,估计刚才太子又跟皇父顶嘴了……

“儿臣给皇父请安。”

康熙抬手,示意胤禛平身,又唤来李德全,道:“给四阿哥赐座。”

胤禛丝毫不敢怠慢,依言坐下,也不说话,等待康熙发言。

“刚才去毓庆宫了?”康熙换了个姿势,在李德全的搀扶下背靠龙椅,语气平静,只是不断起伏的胸脯昭示着他此刻余气未消。

胤禛道:“回皇父的话,方才太子让儿臣去毓庆宫商讨霸州新河拨款一事。黄河汛期刚过,朝廷拨出去的赈灾粮饷也在前几日送到各州知府手中,具体施救方案还在策划当中。”

康熙闭上眼睛,深呼了一口气,才把肺中的浊气吐净,心思转到朝政上来,道:“拨了多少银子?”

“修筑新河拨了五百万两,工部粗略预算了一下,估计来年七八月份就能竣工。赈灾的饷银拨了三十万两……”胤禛顿了一下,略思片刻,又道:“儿臣提议,是否派一位钦差大人去山东,专门负责赈灾一事?”

朝廷的银子到了地方官员手里,少不得要削减一半下来,真正到百姓手中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你认为派谁去合适?”

胤禛在脑海里把可信任之人扒了个遍,却发现找不出一个来,前世他的那些谋臣忠士都还未出现呢。太子的人他可不敢用,不给他惹麻烦就万佛了;老大的人也用不得;老八的人,呵……老八养的人全都是蛀虫,若是暗中跟老九联手,少不得又要贪下一大笔款项;十三年幼,还在无逸斋上学……

他现在还真没人可用!胤禛有些丧气,只沉默着不说话。

康熙睁开眼,瞥见四儿子一脸愁苦样,忍不住轻笑了一声,道:“朕的这些儿子里面,也只有你真正为百姓谋福,若是叫其他几个推荐人选,早就把各自的心腹推给朕了。太子手下的人虽然个个有才能,只是他们仗势欺人的多,真正办事儿的少。”

胤禛面上一惊,连忙站起来,低头道:“儿臣惶恐。”

康熙摆了摆手,让胤禛重新坐下,借助李德全的臂力坐起来,方道:“明日就派老八去山东,过几日你和朕一道去视察新河工程。”

这……

老八如今是工部的人,理应是参管新河修筑工程一事,皇父却舍近求远,将他调去山东赈灾。而他在户部当差,跑去视察河工做什么?胤禛的眼神闪了闪,此时方明白过来,原来皇父这么早就开始猜忌他们兄弟了。

可是这个时候皇父对太子还算信任,若是要动手,那倒霉的也只有他们兄弟几个。

还有太子荒唐‘悖乱’行径,皇父将太子的几个宠奴秘密处置,却摆明了要让他知晓。胤禛心里一动,不可能,那花喇原本就是老八的人,他不过是推波助澜、稍施计谋,让这件事摆在明面上而已,绝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被皇父知晓……

不管心思如何千转百回,面上却不显,胤禛拱手道:“儿臣遵旨。”

这时候又听得康熙说道:“太子是朕亲自教养长大的,什么样的品行朕自然是最清楚。这些年来他纵容身边这些奴才胡作非为,但在大事上还不算糊涂,朕让你跟着他,就是想让你在他犯浑的时候稍加提醒,尤其是那些奴才。太子的脾气不好,众兄弟中,他也只肯与你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