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县丞巧设歹毒计,溜须拍马混人缘(1 / 2)

 赵老先生将案卷摊在桌上,对曹知县道:“东翁且看这句:‘查,该犯曾因骗诈事收押于河南按察使衙门,旋而开释,重操旧业。’东翁啊,这意思便是按察使衙门曾经抓过这骗子手,而后又无故把他放了。那到底是按察使衙门放错了呢,还是东翁你这回抓错了呢?要是东翁你没抓错,便是按察使衙门收了这厮脏银,徇私枉法将其放出。那这案卷岂不是成了状告按察使大人受贿枉法的状纸?“

曹知县又是一惊,说道:“我的天啊!若非师爷提醒,我当真要犯下大错。”

赵老先生又说:“本来拿赝品古玩蒙骗钱财,并不是什么通天大罪。可咱们抓的骗子手,伪造的是《清明上河图》,是国宝。这种案子,咱们将案卷报到府衙,府衙会逐级报给道台衙门、按察使衙门、巡抚衙门一直到刑部!真要是把这案卷报到刑部,岂不是成了东翁你一个正七品小官,在刑部各位老爷跟前状告从三品按察使大人受贿枉法?您想啊,那按察使大人见到这状告自己的案卷,肯定会扣下留中不发。人家一个从三品大员,今后随便动动手指头,丢给东翁你一双小鞋,你穿是不穿?不说别的,咱大清官员三年一考评。他只需跟知府打声招呼,给你评个劣等,东翁你的顶戴还保得住么?要知道咱们的知府严大人,可是严县丞的表哥!如果放平时,他会顾忌闲言碎语,不会轻易给东翁你考评劣等。可如果有上司点名要他给你劣等,他会毫不犹豫的大笔一挥,让你仕途尽毁!”

赵老先生一席话,将这曹知县吓得头顶直冒虚汗,他说:“好险,好险。差点中了这严县丞的奸计!现如今该如何是好?”

赵老先生答道:“东翁且放宽心。既然咱们看出了他的诡计,将案卷改了便是。现如今这县衙之内,东翁你没有个贴心的自己人,这样成不了事。这回道破国宝真伪的那刘姓四等书吏与老夫有些交情。东翁可悄悄见上他一见。我看此人有大才,今后定能派上大用场。”

曹知县闻言点头称是。傍晚,三班衙役、六房书吏皆散班回家。赵老先生趁人不注意叫住了刘百润。

刘百润刚要给赵老先生作揖,赵老先生一把拽住刘百润:“小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堂尊想见见你。”

曹知县在内衙中等着刘百润和赵老先生。刘百润进到内衙,给曹知县作揖行礼。曹知县摆摆手道:“刘书吏免礼。这回你为咱县衙立下大功,我看赏你十两银子算是亏待你了!”

刘百润朝着曹知县打了个千,回答道:“堂尊过誉。属下只不过是尽自己的本份罢了。又加上机缘巧合,正好对这国宝赝品的野史有所耳闻。”

曹知县道:“好一个尽自己的本份!唉,可惜县衙之中,像你这样明事理的书吏不多哇!好了,不说这个。听赵师爷说你曾高中过山东乡试头名?只因犯了忌讳才被褫夺了解元功名?唉,可惜可惜。不过我想你一定是有大才的,我这人最愿意与有大才的人交际。今天略备薄酒,你,我,赵师爷,咱们三个来个以酒为媒,以文会友!”

列为看官,这曹知县贵为正七品县衙正堂,说的话里怎么透着巴结刘百润的味道?要知道这刘百润是一个未入流的四等书吏,从根上说属于曹知县属下的属下的属下。二人身份岂止差了七八级?只因那整个县衙,几乎所有人都是严县丞一党。曹知县被排挤的几无立锥之地。他现在太需要在县衙中按插上几个自己的亲信!刘百润虽是个微末小吏,可的确有几分才学,若是相助提拔,说不准今后便能成为他扳倒严县丞的一块垫脚石。

赵老先生说道:“东翁,小友,酒席已经预备好了,我们边喝边聊吧。”

三人入席,一番觥筹交错。席间曹知县有意无意的透露出对严县丞的不满。酒席吃完,刘百润拜谢曹知县后转身离去。

曹知县喝了一口酒,无奈的对赵老先生说:“赵师爷,想我堂堂一个知县。竟被严县丞逼得去巴结一个四等书吏。真是可悲可叹。”

赵老先生摇摇头:“东翁此言差矣!想那诸葛孔明年轻时,只不过南阳一山野村夫。刘玄德却以皇叔之尊三顾茅庐。官场之中的人,只要能为我所用便要去结交,管他是四等书吏还是四品大员?今天东翁你的话,已经透露出想让他变成咱们的人。他是个聪明人,我想能够听出东翁的弦外之音。不过嘛,他毕竟是个微末小吏。如果想让他成为咱们的左膀右臂,就必须加以提拔。”

曹知县点点头:“我明天就给他升一级,当个三等书吏,如何?唉我倒想直接让他做个二等书吏或者吏首,就怕严县丞不同意,从中作梗!”

赵老先生喝了一口酒:“东翁,万万不可。如果你现在急急火火的提拔刘百润,严县丞定会看出其中端倪。到时候他一个县丞,想要寻个由头办一个小小书吏还不是如捏死蚂蚁般容易?今后我们要想些法子,让严县丞把刘百润当成自己人,主动去提拔他。这才是上策!”

刘百润辞别了曹知县和赵老先生,回到住所后,心中自是欣喜。曹知县以堂尊身份主动请自己喝酒,看来是十分器重自己。不过,他来到沁阳县衙已有些日子,对衙中之事也略有耳闻。他知道,县衙里做主的不是曹知县,而是严县丞。曹知县与严县丞之间的间隙也不是一天两天。刘百润不是腐儒,是极为聪明之人。刘百润心中明白曹知县今天这场酒,意思是想把他变成心腹,今后好让他死命的为曹知县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