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那一天,她坠入悬崖并捡到了……(1 / 2)

 ——她视角——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提炼自爱迪生在某场发布会上的发言,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似的,但并不是这位伟大发明家的原话。

正因如此,当网上流传起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即,但没有这1的灵感,那99的汗水也是徒劳——这一传言时,江书夏是嗤之以鼻的。

根据她的调查,这后半句话虽然的确存在,但并非源自爱迪生,而是一位美国女作家在表达对爱迪生敬仰时的自我发挥,也就是说,这是她本人的观点。

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大概率是翻译时的错误。

可见很多有关外国的谣言,本质上都是语言的壁障引发的。

当然,江书夏并不是想指摘翻译的问题,毕竟虽然翻译界不乏有把蒋介石回译成常凯申的笑话,但也不乏把ne翻译成基因的神级翻译。

同样地,她也不是想说谣言的危害有多大,毕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人类日常处理的信息量中必然会出现不少的谣言,而世界上不是谁都像她一样抱有深刻的怀疑精神的。

事实上,关于谣言中的这后半句话本身,江书夏其实是高度认可的。

灵感真的非常重要。

99的汗水乍一听相当骇人,但哪怕是懒癌末期患者,每天足部都能分泌出一纸杯的汗水,靠日积月累也能达成目标额度,可没有那1的灵感,哪怕是患有多汗症也没有任何意义——对于江书夏这样的网络畅销书作者更是如此。

“我大概或许可能应该约莫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概率是卡文了吧。”

江书夏背靠在电脑椅上,椅背大角度地向后倾斜,而她本人则眼神有些虚无地望着天花板,仿佛是灵魂出窍一般。

关于社团会议上的剧本,她虽然对工具人李某某说已经有了具体的想法,但事实上,她的文档页上除了文档名称以外是空白一片。

倒是小说的存稿量又有了增加,那基本派不上用场的无能编辑竟然还敢发什么“没有人比我更懂编辑”、“没有编辑比我更轻松”,要不是章节修改还有网站活动之类的都需要和编辑协调,否则自己早就把那废物女人拉黑了。

相比之下,工具人李某某才更像是自己的编辑,别的不说,自己书里头的很多灵感都是由他提供的,换作是学术论文的话,估计有些章卷他都可以算是第一作者。

不过,现在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社团会议上得拿出一个漂亮的剧本方案,虽然回来的路上,自己有通过语言诱导,让工具人主动再拿出优秀的方案,但以那个动不动就拖更的毫无职业操守的不靠谱的家伙的性格,大概率是会拿些糊弄人的剧本来的,明明肚子里又不是没有一点墨水。

“哈——,出去透个气。”

江书夏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起身从墙上取下挂起的大衣,来到玄关口换上运动鞋时,没由来地想到鞋商宣传文案中经常提及的踩屎感,不禁摇摇头,透过猫眼确认外头没人后,这才是意兴阑珊地出了门。

……

毕竟是初冬的时节,昼夜温差还是相当明显,冷意像是湖水般悄然渗透到皮肤内侧,让江书夏忍不住微微提高衣领,再早一段时间的话,应该还能看到起舞的大妈们,但现在已经近10点,小区里也就是几盏路灯还在闪烁而已。

“呼——。”

江书夏坐到小区的路椅上,靠在椅背上伸直双腿,望着雾蒙蒙的天空,长长吐出一口白气,那氤氲袅绕的吐息在天空中逐渐淡化,像是被夜色所吞没,这让她的情绪莫名有些忧愁,有种在偌大世界孤身一人的错觉。

相比于白天,人类在夜晚更容易伤春悲秋,这其实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比如入夜时身体会进入非活跃状态,不易分泌多巴胺等抗衡不良情绪的化合物。

又比如,夜间时段容易脱离社会群体,一个人无法从社会交往中汲取力量。

再比如,对夜晚——或者说对超出视觉认知的未知抱有一种恐惧,进而衍生出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