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祥熙之年(1 / 2)

乱世铁枪行 远行之 0 字 2022-04-05

 初九日,立春。

因为是在年后,所以又叫晚春。

九在数目中表示多数,最多,最大,因此为上。正月初九又称是“天日”,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须隆重庆祝。

李沧选在今日登基,不知是否有否极泰来普天同庆的意思?

新皇的登基典礼很简单,没有大肆铺张,仅仅在金銮殿上,由李煜把象征九五之尊的传国玉玺交给李沧,便代表了叔侄俩完成了皇位交接。

若不是今日金銮殿上多了些生面孔,还有个个朝臣脸上多了一些平时难得一见的激动之色,不知情之人还会以为这就是一次普通的朝会。

“前皇帝”李煜依然坐在龙椅上,李沧还是在他面前站着,只是身上的蟒袍已经变成了绣着五爪金龙的黄袍。

可以说李沧给了这个侄儿极大的面子,不过今日之后,李煜便要离开金銮殿,离开永安城了。

李煜,庞太后,庞云夫妇,小承志,还有芸雪,庞三那些人,全部都要迁往陈留郡,那里是太祖皇帝的老家,李沧已经在那里兴建了一座王府,作为这些人的栖身之所。

李煜退位之后的封号,就是“陈留王”。

似乎知道自己将要离开这里,虽说平时感觉金銮殿上冷冷清清索然无趣,可真要离开了,李煜还有些舍不得,他看着眼前的大伯李沧,眼里有股说不出的感情……

新皇登基,必定要普天同庆,百官加爵。

金銮殿上也正是按着这个节奏来进行的,李沧首先宣布大唐百姓免赋两年,因为他入主永安开始就已经免了一年了,所以合起来是总共免了三年。

不过也只能免这么多了,再免下去大唐的老本就要给吃光了,要知道唐军此时对内剿匪,对外御敌,时时刻刻都是要花钱的。

接下来,便是重头戏了,因为自古以来,有皇帝,就必然有丞相。

可上任丞相宋智元遇难之后,丞相一职就一直空悬着。

殿上众人之中,就数邱绍华最兴奋了,脸上红光满面,他已经念想着这个位置有两年多了,今天,他就要成为大唐第二任丞相,位极人臣成百官之首,真是想想这些字眼都令人兴奋啊!

但接下来李沧的宣布,让绝大部分人吃惊。

因为李沧竟然让吏部尚书,那个天天和他唱反戏的老顽固刘毅,担任丞相。

平时不苟言笑的刘毅也是十分激动,估计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个机遇吧,他连忙跪地磕头谢恩,大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去年的今日,刘毅还只是吏部里小小的一个员外郎,想不到一年的光景,他已经是百官之首的丞相了,这种如坐火箭上天般的速度,古往今来也真是没几个了。

李沧说道:“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乃朕之股肱,典领百官,治理国政,无所不统。刘卿家公私分明,严于律己,望能为百官做出表率,使我大唐上下凝成一条心。”

刘毅沉声回道:“老臣定当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毅升任丞相,吏部尚书的位置也就空了出来,接下来李沧的决定,又是让大臣们一阵惊愕。

因为他竟然把邱绍华给挪了过去。

“刘卿家原本的吏部尚书之位,由中书省的平章知事邱绍华接任。”

邱绍华在中书省扎根已久,心腹众多,下属官员多为其提拔,估计李沧此举也是怕邱绍华联合其他人抵制刘毅。

不过,少了邱绍华这么个核心人物,估计中书省以前抱成一团滴水不进的时代,要一去不复返了。

邱绍华是如此的震惊,以至于一向冷静的他竟然愣在那里,没有反应。

“邱大人!”一旁的同僚小心提醒一句。

邱绍华没有动,最后有人在身后悄悄捅了他一下,他才终于清醒过来,连忙跪下,五体投地,恭声道:“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沧继续说道:“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朕觉得,沙场征战离不开武将的冲锋陷阵攻城拔寨,也离不开书生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治国安邦更是离不开书生,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这些事情文人可要比武人熟稔许多。所以为大唐培养出一流的学子,乃是当前之重。宋衡,高明阳,两位夫子请上前来。”

听得皇上召唤,两位夫子走出队列,跪地拜倒,口中称道:“参见吾皇。”

李沧说道:“两位夫子号称‘大唐双璧’,胸中藏有百万卷书,朕封两位为国子监的左右祭酒,希望两位夫子可以共同打理好国子监,为大唐培养出对朕,对朝廷,对百姓有用之人。”

“国子监的学子,不求像两位夫子这般满腹经纶,也不求能安邦定国,但一定要踏实本分,学有所为,为国为民。今年朕会先要求国子监的学子人数达到两百名,明年要达到五百名,争取三年内人数达到一千名,至于将来,只要你们能收到多少弟子,朕就安排多大的国子监。”

宋高两位夫子大喜,李沧之前根本没有答应他俩什么,只是给他们画了一张大饼,现如今贵为九五之尊的李沧既然敢在金銮殿上这般说话,那可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读书人有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