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广告(1 / 2)

 我知道刚开始没人愿意为这个不知道做什么的大型马车付出大额的广告费的。所以刚一开始,我只推出了一条公交线,也就是一辆马车免费载送客人,所有的站点都是皇甫惟强名下的客栈,饭馆,酒楼,青楼……至于其他的卖米的,卖布的,卖酒的,卖油的……都是跟“木瓜门”合作最亲密的几家。

一条交通线推出之后,这些沿途的商家的营业额就比同期增长的至少百分之十。这一下,所有的商家都愿意相信了,也愿意投资的,而就在这个时候,我也在皇甫惟强的帮助下拿到了京城公交收费马车的独家运营权。

我推出的公交线路并不以载客生财,而是以广告作为最大收入。要知道现代城市里一个报纸一个版面就可以卖个十几万,那些上了卫星的电视台的广告费更是以秒计算。而各个城市中的实体广告收入也是非常不菲。现代有这么多的广告渠道都会造成商家的供不应求,而现在我这个时代一个广告都没有,人们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我却偏要给大家传授传授,什么叫做信息诱惑决定消费趋向。而商人重利,只要让他知道这个和办法是有利可图的,他们可舍得花成本了,而这些投资的成本一点一滴的汇集到我这儿,那就是百川汇成海。而现在我的条件还得天独厚,我跟皇甫惟强和冯炎豹都有所合作,这两个人在京城那都是扛把子,除了叶德陵之外,在京城就他们俩说什么是什么了。

现在百代交通线路的广告效应和沿途经济带动效应都还没有出来,所以不可能会有人来主动做广告的,况且这时代的人也很难跟他们解释广告的含义,知道他的真正作用只能用事实说话。虽然“木瓜门”有一些固定的合作伙伴,但是强扭的瓜总归是不甜的。

我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这个时代靠口碑传播的商业品牌传播经济结束,只有抢在时代前沿地人才能拥有话语权。而这个话语权将引导人们的消费取向和消费额度。

万事开头难。

但也有一句话叫作,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只要开好了这个头,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这一次的广告战争中,苏聂中承担了总设计和美学总监,而无银老头的那帮徒弟则全部是实践部干事。什么广告牌啊,传单啊。力求造价最低,成品精美,令人耳目一新,则具有吸引力和可信性。

当然要想增加广告收入,首先就是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广告地影响力,具体措施有三,一要扩大交通线路的覆盖面,只要是京城范围内。角角落落都涉及到,这一个交通线路的设计当然要请黄易宁那一个细心到有些变态的皇甫家管事帮忙了。他分得了我的交通线路的百分之一股后,那干活简直不喊累。

此外。第二点就是要增加人民的乘坐量,为此各个合作的店家,我会跟他们合作经常提出一些优惠活动,什么买三送一,什么买布匹送针线包,什么限时抢购……反正能想得出来的优惠活动我都会跟商量,我地交通线路到终极的目标就是变成免费的接送车,凡是在联盟店家消费到一定地金额,凭票据就可以免费乘坐这“平安号”公交马车。而京城所有的“平安号”公交马车也会累计乘客的乘坐量。每个月总结出乘坐量最多的一位,可以免费享受下一个月的所有“平安号”公交马车的乘坐。而每一天,“平安号”都会摇奖得出一位幸运者,赠送部分店家的九折优惠卡。要实现这一条,就需要有人将这些惯于大清早赶集市和租马车赶城市的人统统都带到我的公交马车上来。于是“木瓜门”和一班学子统统都流入到平民阶层,乃至京城附近地所有乡村郊区,去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去了。

最后。第三点就是增加固定投资人。

总之。一句话。提升我地公交马车线路地知名度、覆盖力、影响力。财源自然滚滚来。我早就计算过了。京城有近百万人口。再加上一些近郊地贫农、贫下中农以及城里地贫民窟穷人。他们虽然消费能力不高。但是遇到急事。这最小金额地公交费还是付得起地。而那些有着各自私人马车地富人在整个京城中不会超过一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