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叶府(1 / 2)

 第二十二章:叶府

是夜,夕阳还未落尽,大奶奶命令我跟随少爷一起去叶家赴宴。同行的还有大石等四位大汉充当保镖。少爷一个人带着礼物坐一辆锦饰软榻马车,我和四位保镖坐一辆硬座马车。

虽说陆府和叶府同处于建城,可是马车已经在街上摇摇晃晃好一阵了却未见有停下的趋势。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看到的街市极其繁华,人烟更为阜盛。往来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士子淑女显得赏心悦目,却也带着纸醉金迷的奢华。

说实话,我对于这个时代了解还真是少之又少。趁这次难得的出门的机会,能了解一点是一点。于是我非常虚心的向同车的“土著人”讨要当地详情。

在大石等的七嘴八舌下,我了解到这个建城的布局跟隋唐时期的大城市布局相去无几。我们现在马车行驶着正是玄武大街,它是贯通简称南北的第一长街,玄武大街北街尽头乃是大齐皇族所居,宫城也叫核城,处于全城的北部正中。其南是皇城,是中央衙署的所在地。大齐建城六部三品以上官员的府邸也在这个方向,他们所住的地方形成的住宅区叫作郭城。外郭城从左、右、南三方拱卫核城和郭城,是平民和一般官僚的住宅区和商业区。整个建城共南北十三条大街和东西十五条大道,纵横交错地把建城内部划分为一百零一坊。全城南北中轴线东西大致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畅而笔直。没有现代城市的高架桥,大圆盘,整个城市如果在高处俯瞰显得四平八稳,井然有序。使人不尽联想起白居易的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其中贯穿城门的三条南北向大街和三条东西向大道构成建城内的交通主干,陆府处于郭城左方,第七大街。

这些是大石他们跟我讲的,但是按照自我判断,这个建城时值春夏,气候湿润,应属于长江以南一带。街道两旁种植的都是梧桐柳树,想起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就是这首《望海潮》下阙中的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使得金主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致使南宋岌岌可危。

放眼望去,这里沿街酒家比比皆是,如此繁华倒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虽然不知道哪个朝代的都城有叫建城的,但是城市繁华至少证明商业繁荣,那人民的生活质量相对来说应该不错。希望能够达到诗圣杜甫所写的《忆昔》中的唐朝百姓生活的那般富足:“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我还在暗赞这好图景,却发现马车停了下来。大石掀帘下车,我们也跟着跳下马车。可是看到的还是一条宽阔大道,正有些不明所以。听到一个手握长矛的军士无表情的解释才知道,这整条玄武街的后半段被警戒设拦了。他一说,我才发现,这宽阔的街道两旁已经停满了各式各样的马车,而警戒线之内有一辆超大的马车停立。长矛军士检查了每辆到来的马车的里里外外,接着验证了来客的请柬,然后示意每位贵客只可带一名随从坐叶家准备的马车进入。陆云中原想带大石进入,万一发生个有的没的,大石的拳头还是比较硬的。但转念一想不行,万一自己的礼物真的得到了叶老太爷的青睐,那没有兔子又说不清楚。想之又想,叶家是什么地方,怎么可能有人敢在叶老太爷的寿宴上生事端,叶家也肯定会保证每一位客人的安全的。这一番思量之后,陆云中就留下四个保镖在警戒线外守候,带着兔子上了叶家的马车。

我正在四处东张西望,发现那个叶家的马车大到差不多有现代的公交车那般了,马车前是八马同騬,我和陆云中坐上马车后,车厢内还有四个座位,是以还需要再等一会马车才开。就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亲眼看到一辆马车驶到警戒线处,没人下马车,只是赶车的人从怀里拿了一张名帖,那个长矛军士看了一眼就恭恭敬敬的退下,那辆马车就这样随着警戒的栅栏撤开而继续往前行驶。我看着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呐。

我正待询问,突听旁边的人议论开了。一个颇为英俊却面色苍白的青年开口道:“刚刚那马车是史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