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逆流 十四,落幕 2(1 / 2)

魔教圣教 高云白 0 字 2022-04-03

 老幺笑道:“本教数百年来,与所谓仁人志士竞逐江湖,武林黑白两道杀戮无数,干戈不休,始终是庙堂之下的一场游戏罢了!”

“天下者,非江湖人之天下也,应当是天下人之天下也!只有将庙堂的势力、民间的民心尽数纳入吾彀中,方能彰显本教的千秋功业。”

老幺眸子中英气勃发,仿佛一瞬间由纤纤弱柳转化为伟岸丈夫,挺身侃侃而道:“当今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西北外族虎视,而军队孱弱;官府腐败、欲望横流,饥荒之年不赈灾,豪取巧夺,刮尽民脂民膏。内忧外患,这样的世道不久矣!”

“我们江湖之辈,杀一人者,即为寇,灭一门灭一派,即为贼,即使一统江湖、号令武林,在朝廷眼中,也不过是一类草寇匪帮,无足称道。而为官宦者、权贵者,肆意弄权,吊民与水火,却为栋梁,愚民如刍狗,却成圣贤!为官之害,甚于溃堤山崩,而朝廷已无力整治。”

“古语云: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既然天无道,当伐其罪。”

“本教教宗教义中曾有言:世无道,当倾覆,使涅槃。又曾言:入世经营,如入地狱,我即为魔。所以当此乱世,我辈的眼光,不单单在江湖草野,更应在朝堂之中!”

君无伤冷笑道:“你深谋远虑,既插手两国战事,又意图插手皇储之争,布下好大一盘棋。”

老幺说道:“皇上迟迟不立太子,说明信王失宠,不过迟早的事情。信王呼声越高,皇上就越是忌惮。皇帝正值盛年,岂能容许一个年富力强、群臣拥戴、心有异志的太子时时伺奉身侧么?”

“信王既然无望,那么皇储必然在其他皇子中产生,而除了庆王、信王、康王,其他皇子皆年幼,我们还有时间去运筹帷幄、谋划布局。大好良机,岂可放过?”

君无伤说道:“你看好康王,为何又援助信王?”

老幺说道:“目下本朝与北莽、西凉交兵在即,一旦开战,以信王威望,必然能团结百官将领在身边,并且收获天下民心。如两国罢兵,康王就有了缓冲之机,正好伺机而起。”

妩媚一笑,极尽妖娆,续道:“此次利用朝中官员、军中将领、江湖人物去明暗行事,倒也让属下明白了许多道理。”

君无伤问道:“哦?什么道理?”

老幺道:“我们以前号令江湖,消灭或吞并门派帮会无数,但自身也损伤不少,皆因此等江湖之士,所谓的正道名门,多为热血守信、慷慨豪迈之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然而。”老幺妙目一转:“与官员权贵富贾大商打交道,只要掌握其弱点,诱之以利,往往事半功倍,所以,与没有原则唯利是图的人打交道,只要条件得当,往往损伤极小,或利极高。”

君无伤淡淡道:“谋划天下,那是何等大事!我教向来与官府各行各路,与江湖上的正道人士水火不容,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要如何去办?”

老幺道:“魔君明鉴,我教的长远之计,当在去魔归圣,正本清源,跳出江湖,逐步渗透朝堂!”

君无伤沉吟道:“去魔之名?颠覆两百年来本教格局?老幺你可有把握?”

老幺笑道:“谋事在天,事在人为,将来的事情,或许不一定如属下所愿。但为本教鞠躬尽瘁,那是我的本份。”

君无伤“嗯”了一声,并不答话。

老幺说道:“您如无其他吩咐,媱儿就此告退了。”

此番,她不再称“魔君”、“属下”,口中说的却是“您”、“媱儿”。

君无伤道:“好,你去罢。”

他的语气里也不似一贯的冷冰冰。

老幺躬身行礼道:“诺!”缓缓退到楼梯口,忍不住回头,发现君无伤的眼光竟一直注视着自己,不由得心中微微一动。

哦,这个男人近在咫尺,然而却像远在天涯。

他依旧那么强大、挺拔、英俊、不凡。

她曾经想过,放弃一切尊严和所有矜持。扑在他的怀抱中、或坐在在他脚下,倾诉心中的委屈、空虚、寂寞、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