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初秋的夜晚,凉风送爽,杭州府西湖边上一派繁华景象。
望湖楼正对的湖面上,八九艘画舫楼船灯火辉煌、歌舞喧闹,将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得流光溢彩,恍如仙境。湖边的步道、堤岸挤满了赏灯纳凉的人群,人头拥拥,络绎不绝。
附近一大片的勾栏瓦子,外围各式的酒坊、茶舍、食肆、门店张灯结彩,客似云来,生意好得紧。
江南自古富庶,本朝又取消宵禁,官府最近又搞了个“花灯节”,因而每到晚上,整个杭州城如同花花世界一般热闹。
湖岸边上停泊着一只巨大的画舫,高达三层,画舫一层坐满了客人,上首主座位于画舫船头的方向,下首的七八桌沿着两侧栏杆摆开,中间留出宽敞的空地,此刻在乐伎的奏乐声中,几名体态婀娜的女子正翩翩起舞,一旁的仆人们流水价端上酒水、肉食、瓜果,宾客们推杯换盏,兴致正佳。
在座的都是江南路、杭州府的大人物。河道的总督、巡察使、本地的学政、几个荣休的四五品大员、杭州的知府、本地的富绅名流,但主座正中、最尊贵的位置端坐的却是一个二十岁左右年纪的年轻的公子。
那公子面如冠玉、风采高雅,自带一种雍容的气度。公子的身后,站着几名劲装结束的汉子,腰杆标枪一样挺直,双目精光闪闪。旁边还有一名中年文士,腰悬长剑,神态悠闲。
公子的身侧,斟酒伺候的是一名秀媚入骨的女子,女子眉若秋水、语音娇柔,眼波流转间,在座的男人们大多数都生出颠倒迷醉的神情。正是号称江南歌舞行第一才女、诗、唱、琴艺三绝的温如蓝。
主座陪坐的,自然是官职最高的河道总督姚大人、江南巡察使蔡大人。连杭州府的知府裴洛德、学政梁大人也只能在下首左边第一桌陪着。其他桌那些官衔不高的官员、本地的富绅、名士忍不住私底下嘀咕:这个自称来自京城的王公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注:杭州在北宋属于浙东路,唐宋时期并无河道总督一职,纯属小说虚构)
温如蓝名动公卿,平日里多少高官、富商千金难求一见的,也不由地暗暗纳罕:连堂堂的知府大人,都在下首相陪,这个王公子,身份真个贵重,想必不是某个大臣的公子,也得是皇室宗亲的子弟吧。
不过她见惯了场面的,表面上倒也神态自如。与王公子浅浅对饮一杯后,笑道:“公子久居京城,见识广博,眼界高远,此间的凡脂俗粉,不知可入了您的法眼。”
王公子笑道:“在下早听闻江南富甲天下,才子佳人风流无双,只看今日的几段歌舞,便觉得此行不虚。若不是江南的才子,谁能写出如此清丽的词句,若不是江南的佳人,谁能舞得如此婉转?”
温如蓝见他行止潇洒,谈吐高雅,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之流,心中也生出几分欢喜。
姚总督抚须呵呵笑道:“鸣玉坊的歌舞,杭州城向来出了名的,王公子不愧品鉴名家,一语中的,哈哈,本官深有同感、深有同感。不过老夫听闻,如蓝姑娘最近新谱了一首空山渺渺曲,其中颇有悠然自得、净心忘俗的意味。今夜月明风清,又有贵客自远方而来,如此的好日子,不知我们这些俗人们有没有耳福,听姑娘亲手弹奏一曲,洗一洗我们的凡心哪,哈哈!”
旁边蔡巡察使顿时来了兴趣,也连连称秒。那王公子则轻摇折扇,含笑不语。
温如蓝嫣然一笑,道:“大人既有兴致,如蓝敢不从命?只怕如蓝琴艺疏浅,有辱各位大人清听罢了。”
站起身来,敛衽施礼道:“公子、各位大人稍候。”右手轻轻搭在一名婢女的肩头,碎步转入旁边屏风之后。
舞姬们早罢了歌舞,清了场地。几名乐师在画舫正中的空地摆好琴桌琴椅,焚上一小炉沉香,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缓缓在船上弥漫开来。
又见一名十四五岁的青衣丫鬟,双手捧着一具长形的锦套,小心翼翼的摆放在琴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