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眼泪又流下来了,像个老娘们一样自言自语:我真是混账啊。当年师傅教我,也这么给我说。这么多年,我不信,心里一直埋怨师傅不传我真经。
师傅去世这么多年,我才明白。我对不起师傅啊。师傅把一辈子的菜谱都留给我了,我还存有小人之心,我不是人哪。
满厨房的人大眼瞪小眼,封台略有所思。
李小二问:师傅,菜谱呢,我瞅瞅。
孙灿;菜谱是俺的,俺是养老徒弟。
封台看老崔这么哭也不是事,对廖化:小师弟劝劝。
廖化扶起老崔:师傅,您要是想师爷了,清明快到了。叫人扎个厨房,给师爷吧。
老崔止住哭声:我明白了,怪不得咱爷们这么有缘。一定是师爷让你来的。
孙灿问:这炒菜味道颜色咋看的,我咋看不到呢?
李小二也说:这火色咋看的?师傅老说我火候掌握的不好。
廖化迟疑了一下,大家都目不转睛盯着他。
老崔说:说吧?都是一块混厨房的,学不会,也能长点见识。
廖化:火色倒好看,每个人都看得见,温度最高的是蓝色,黄色最冷。
老崔摇摇头:这对大家没用,每个菜都不一样。再说炒的时候,看锅制火,没大用。
李小二笑眯眯地上来了:师傅,要不我也炒一个,看看小师弟炒出个啥样来。
老崔想了想,同意了。
两碟菜端出来,这回孙灿先尝:还是一个锅出来的。
封台:连老二的毛病都学的一么一样。
老崔:误人子弟啊。
这回大家都彻底信了,廖化真不会,就是学样。
封台羡慕地说:我要有师弟这本事,一年还不得等五年用。
李小二拉住廖化:师弟,教给我吧,我不想挨揍了。
孙灿:廖哥,你教我。你做三师兄,我喊你哥。
老崔咳了一声:别闹了,要是这本事能教,你们师爷早就传给我了。化哥儿,说说,这是咋回事?
廖化心里觉得那里不妥,一时也想不起来,说:这个本事叫做通感。很多人都有,但随着岁月流逝,慢慢就离去了。
廖化又说:能一直保持通感的人有很多都是弱智,老天爷总是这么公平,这里少给了你一点,别处就给你一点。
孙灿凑近:五加三等于几?
廖化笑笑:等于八。很多白痴都是画艺,音乐和数理天才,只是有点不明世事。
孙灿:我对你好,你咋对我?
老崔挥起擀面杖照着肥肉狠狠一下:这么对你!
老崔檫檫眼泪:你师爷就是这样,除了做饭,其他都需要别人照料,不大通人情世故。
孙灿揉揉屁股,又凑过来了:你乍没变傻呢?
廖化忽然一惊,觉出哪里不对了,他缓缓地说:我是从昨天梨园回来,才开始感觉敏锐的。以前就是小的时候有,大了就没了。所以没有变傻吧。
老崔一拍大腿:这就对了嘛!因为昨天咱爷俩见了面,师傅才显了灵吗。
廖化没敢多说话,败了老崔的兴。
厨房里过了饭点也没事,其他人就散了休息,三个徒弟围着老崔,拍老崔的马屁,想看菜谱。
这时掌柜的又进了厨房,斜着身,低着腰走在前面。
后面,圣亲王带着四个侍卫走了进来。
圣亲王头回进厨房,像个小孩似的,东张西望,没有一点贵人的风范。
掌柜的低声问侍卫头:您找那位?
侍卫头一指廖化。
掌柜的赶紧喊:廖哥儿,快来拜见贵人。
廖化走过来,一看正是昨天劈甘蔗的老头,青布长袍,脚穿官靴,还是像昨天一样精神。
老头一瞅廖化;过来!咱爷两聊聊。
掌柜的立马应道:楼上有静室,这里太唵噆了。贵人且请移步。
圣亲王摆摆手:屁股都坐疼了。跟我出去,陪着我老人家溜溜。
掌柜的看着老崔:崔师傅,发话呀。
老崔连忙跟廖化说:化哥儿,陪贵客走走。
又低声道:小心一些,讲多错多。
廖化换上新大褂,拿起包袱。给师父告别,一会得赶车,就不回来了。
圣亲王也不走前门,径自出后门走小巷了。
老崔看着廖化走远,一回头,和掌柜正站在身后眺望。
老和叹了口气:老崔啊!你这徒弟怕最多能是个记名徒弟了。来历不凡啊。
老崔很难过,不言声回去了。
老和没察觉,还在说:你再想想,我上回给你介绍的那个学徒,挺有灵性的,还是咱们一个县的。
老崔接过老大递来的热毛巾,擦擦脸:老和啊!打今天起,别再说这事了。别管我以后是四个徒弟,还是三个徒弟,我老崔从此再也不收徒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