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强军八法(1 / 2)

 “很好。”听过常陆的禀报之后,诸葛亮不由得抚掌而笑。

龙椅上的、那不过十六岁的少年一脸疑惑的看着两人。

诸葛亮见状,细细将常陆与东吴之间的博弈向刘禅一一道来。最后,诸葛亮缓缓总结道:“陛下,常将军对现今局势的认识十分到位,还望陛下日后多与常将军交流一二,不可自以为是。”

“相父之语,朕记下了。”刘禅恭敬的答道。

“臣尚有一事禀报。”诸葛亮向着刘禅拱手道。

“相父何须如此?便宜行事即可。”刘禅并未思考,当即回道。

诸葛亮一听此话,不由的皱了皱眉头:“臣受先帝三顾之恩,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陛下终究是一国之主,又岂能当一个甩手掌柜,终日沉迷享乐?”

眼见得刘禅的脸逐渐变成了苦瓜色,常陆不由得轻笑出声。

“臣自当为陛下编书一本,陛下须得时时查看,臣不日亦会抽查!”最终,在刘禅的抱怨声与诸葛亮的呵斥声中,君臣三人结束了这次的会面。

离开皇宫,诸葛亮叫住了转身欲离开的常陆:“文若稍后可否有闲暇,若有的话,还望来府中一叙。”

对于诸葛亮的邀请,常陆自然是却之不恭。

“你先前托子龙送来的信,亮已然尽数读过,其中有几条,深得吾心。”

丞相府中,诸葛亮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常陆,缓缓说道。

“目前亮已然做了其中三件,文若可有兴趣听听?”

“愿闻其详。”常陆压下心中的激动,询问道。

“亮已命人前往南中,统计今年的粮食产量,但今年应该只有建宁郡可以拥有可观的粮食产量。同时我已传命李恢,令其与孟获一起、以你的名义去犍为郡等地教授夷民耕种之法,最迟后年,定然可按你信中所说、以蜀锦敛天下之财。此乃第一件。”

“第二件乃是你所说的论工与制器,亮已广集蜀中工匠,集思广益。目前虽未研制出值得一提的器械,但有一人说无论如何也想见你一面。待到此间事了之后,亮会命军士带你前往,还望文若不要推辞啊。”

“丞相之命,陆岂敢不从?”常陆登时回道。

“第三件乃是选士。孟获遣女花鬘及族弟孟琰入蜀中为质,亮自然也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欲以其二人为未来北伐之时的夷军统帅,文若意下如何?”

常陆闻言,立时拱手道:“丞相心中既已有决断,又何必问陆?”

诸葛亮闻言,笑道:“不论如何,这支军队都算是你一手组建起来的。若是你反对,亮无论如何也要重新考虑一下。不过既然文若不反对,那我也可以百无顾忌了。孟获在南中招募的第一批夷兵已然抵达,共计三百八十七人。亮已让花鬘二人带领他们开始训练,日后亮也会亲自教导他们。”

“丞相乃万金之躯,何须事必躬亲?此等事宜,选一将领去做便是了。”常陆听过诸葛亮的话,皱了皱眉,说道。

历史上诸葛亮之所以死于五丈原,也和他事必躬亲有莫大的关系。

“文若此言差矣。亮受先帝托孤之重,自当如此;若是将诸多事宜都交予旁人,若是那人不尽心尽力,亮岂不是有愧于先帝?”诸葛亮闻言,登时正色道。

“丞相……”常陆还想再劝,话语刚出口便被诸葛亮严厉的眼神瞪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