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南中见闻(1 / 2)

 章武二年十月。

常陆一行人抵达了建宁城下。

“赵将军,我们麾下的五千军士怎么安排?”李恢向赵云请示道。毕竟这次行动的主帅是时任翊军将军的赵云。

“大军先在城外扎营。你与常陆二人带五百军士,先行入城。我于城外策应。”赵云似是早就考虑好了,听完李恢的话后便立刻回答。

常陆颔首,赵云的策略可说是目前最合理的策略了。

“赵将军,您是准备驻扎在建宁城附近么?”李恢开口问道。

“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么?”赵云疑惑的问道,自己与常陆都不熟悉建宁一带,在这里李恢无疑是行家中的行家。

“自陛下入主益州后,南中蛮夷畏惧陛下的天威,方才不敢叛乱。但是我听说南中蛮夷其实早就心存不满,如果赵将军行事过于鲁莽,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抗之心。”李恢规劝道。

“既如此,赵将军可率众离城二十里驻扎,这样的话,南中民众就不会认为我等是来讨伐他们的了吧?”常陆建议道。

赵云点了点头,认可了常陆的建议。李恢见状,也只得默认了二人的做法。

建宁太守正昂听说赵云将军亲领兵至,急忙打开城门迎接。

他看着常陆和李恢以及身后的五百健壮军士,不由得小声劝道:“李都督是建宁本地人,自然知晓其中利害,但常将军还是尽量呆在太守府里不要乱走。”

常陆皱了皱眉头:“这是为何?建宁难道不是大汉的土地么?”

正昂苦笑着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然建宁郡中有爨、李、雍、孟四大家族,盘根错节,便是我作为一郡太守,有些时候也不得不看他们脸色行事。”

常陆闻言,扭头看向李恢,他记得李恢曾说他出自其中的李家。

李恢点了点头:“不错,昔年掌军中郎将董和出任建宁郡太守时,姑父爨习时任建宁郡建伶县县令,因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我理应因为姑父的缘故一起被免官。但董和考虑到姑父是当时地方上的豪强大姓,便只免去了姑父的官职,没有免去我的官职。”

太守所说居然属实,为了不得罪豪强大姓,便是董和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常陆默默叹了口气,看来平定南中之事,并不如同自己原先想的一般简单啊。

“既如此,我便先在太守府住下,随后自去四家拜会。”常陆向太守拱了拱手,说道。

正昂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常陆了,只能道句“将军万事须得以谨慎为上”,方才作罢。

“李将军,可否请你联系一下其他三个家族,想要彻底平定南中,这四个家族的助力必不可少。”常陆思考了一下,看着身边的李恢问道。

“我和姑父自然都是支持陛下的,但其他两个就不好说了。”李恢旋即答道,“但其余两个,只有靠常将军自己了。”

常陆默然的点了点头。李恢支持陛下是理所应当的,但爨习是否真的能像李恢所说支持刘备尚不可知。

南中世家与平民不同,平民只要有所食,有所衣,便可安心过活。但世家追求的则是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权势,又比如金钱。

夜晚,只有常陆一个人居住在太守府中,李恢则是依照常陆的委托前往拜会自己的姑父爨习,以争取他的支持。

“街上为何如此吵闹?”常陆放下手中的县志,颇有些不满。

虽然建宁郡并无宵禁,但今日亦非蛮夷或汉人节日,此等吵闹,属实不应当。

“常将军,似是雍闿等人酒后闹事。”出去打探的士卒很快便回来向常陆禀报道。

雍闿?常陆摸了摸下巴,“点起两百军士,我倒要看看这雍闿在搞什么事情!”

“听说陛下派人来了建宁,如何不通知我?”人群中,一个作汉人打扮、烂醉如泥的中年男子冲着太守府的士卒叫嚷着。

有熟悉这一代的官吏附在常陆耳边轻声说道:“此人便是雍闿。”

常陆压下心中的怒火,走上前去,款款施礼道:“在下成都常陆,字文若。今奉陛下与丞相之命,前来南中,以扬天威。”

雍闿费力的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常陆:“陛下,便是派了你这个年轻人前来么?”言语间,充满了对常陆的不屑。

“非也,我等主帅赵云将军正在城外扎营。”常陆直起身子,朗声答道。

如他所料,那些簇拥着雍闿的人在听到赵云的名号后,纷纷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既,既如此,来日我必于府中设宴,招待常陆将军与赵云将军,礼数不周之处,嗝,还望二位多多包涵。”雍闿口齿不清的说完,向后大力的一招手,早有随从扶住他不稳的身子,离开了太守府门前的大街。

常陆看着雍闿离去的背影,脸上的阴沉之色越来越重。

今晚的事情显然是雍闿的一次试探,但常陆还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常陆转身回到了太守府中,带出来的两百军士也开始驱散街上围观的民众。

回到太守府中,正昂急忙上前:“常将军,那雍闿历来跋扈,他设宴招待二位将军,肯定没有安好心啊。”

“无妨,雍闿此人不是一个不理智之人。”常陆毫不在意地说道,“我明日计划出城一趟,回来的时间可能不确定,还望太守通融一二。”

“这个好说。”正昂满口答应,然后便让士卒去通知明日看守城门的军士。

先不管雍闿那边究竟要做什么,自己这边还是要先看一下建宁附近的夷人如何生活,方才能更好的教化他们,常陆暗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