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把酒问月(1 / 2)

第一江山 一念山河 0 字 2022-03-28

 一炷香的时间眨眼便过。

不少人将写了一半的棉料宣揉搓成一团,扔在了身旁的地上,所有人都是一脸冥思苦想的样子,虽然人们心里都清楚,绝大多数人都是装的,但仍有少数人是真的在用自己肚子里的几两墨,真正的写作着。

比如那针锋相对的文熠世子与金卫公子,比如那澹州牧之子孔令辉,再比如那坐在末席之上,在酣睡男子身旁的常青。

又过了半炷香的时间,常青将自己已然作好的诗文拿了起来,笑了笑,不说自己能否在这么多人当中拔得头筹,至少不会比别人差太多就是,但身后突然的一声话语传出,吓得正陶醉于自己诗文中的常青一个激灵。

“还行,勉强凑合看吧,但是你小子挺机灵啊,敢用那林巧儿的‘海上生明月’为引,嗯,至少是自然浑成,相比起那些硬把华丽辞藻堆砌在一起,想突显出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水的文人骚客来说,你小子写的看的更让人舒心。”

常青回头一看,是不知何时睡醒的白大哥,说来也奇怪,这白大哥已经不知道喝了多少玉髓酒了,但从脸上看不出任何喝过酒的痕迹,只有那双眼眸略显迷离,常青暗叹一声好酒量,但他仍然保持着谦卑的心态,对着白大哥问道:“那白大哥,您看我这诗文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白大哥摇了摇头:“改了,就不是自己的了。”

常青点了点头,认为白大哥说的有些道理。

白大哥接过春水姑娘递过来的酒樽,仰头灌了一口。

“用诗以抒情,自然由心生,别人又怎么能左右你自己的内心呢?”

常青听到这句话,直勾勾的盯着眼前的白大哥,在这满是败儒脊的南朝,还能有人说出这种话来,着实是有着傲骨的真诗人,常青似乎忘记了之前白大哥哗众取宠的模样,而是双手抱拳,对着白大哥施了一礼,说道:“听白大哥此言,小子倍觉欣慰,在当今世态炎凉的境地下,还能说出如此话语之人,必然是文中枭雄,小子常青,恳请白大哥出手作诗一首,与小子互相切磋一番。”

白大哥听到这里,看了一眼常青,随后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桌子旁边的研墨女子并没有因为这桌子上刚刚没人就停下手中的动作,而是一直以何别人同样的节奏与手法,一直为这无人的桌子研磨着,使得墨现中的细腻墨汁一直保持着上佳的润色。

白大哥提起京提毫,在墨现中沾了些墨汁,随后将沾墨毫尖于宣纸上二寸停住。

常青看呆了,白大哥这一连串动作,与常人作诗无异,但他的这一提一蘸一悬,冥冥之中有一种韵律于其中,他似乎能抓住一些东西,但却怎么也抓不住,于是常青便死死地盯住白大哥,不希望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切磋,就有些高看你自己了,但是我也并非自傲到让人讨厌之人,教给你一些东西,能学到多少,全看你自己的悟性。”

白大哥将酒樽抬起,又灌了一大口酒,随后举起,对着天上的一轮明月说道:

“今日就以酒为由,来问一问你。”

这期间,右手的京提毫分文未动,甚至连正常人手中的一丝颤抖的迹象都没有,仿佛那一只右手随着时间禁锢在了那里一般。

只见白大哥将酒樽放置一旁,左手挽起右手的袖口,稍一闭眼,呼吸凝滞,随后陡然睁眼,长吐一气,落笔入宣。

这一连串的动作甚至连旁边的研墨姑娘都看呆了一分,手上的动作慢了半拍,而常青和春水姑娘则看着这如仙一般的手法,如痴如醉。

随着第三炷香熄灭,白大哥的京提也随之而停,常青赶忙走过去跪坐在白大哥身边,看着那棉料宣上的诗文,其匆忙的姿态,连最基本的礼节都忘得一干二净。

“好!好!好!”常青连说了三个好,当他看完这一篇诗后,脑海中出现短暂的空白,除了好,他想不出任何辞藻来形容这一篇诗文。

仙迹!

春水姑娘走了过来,拿着常青的那一篇《望月怀远》,随后说道:“白大哥,春水将您的诗文送到台上去,如何?”

“劳烦春水姑娘了。”白大哥说完,便又倒在地上,四仰八叉的灌着酒,似乎又有倦意。

而此时,常青再不觉得此人之为有何不妥之处,一时间,他瞬间想到了一个传说中,那位将七绝诗体带入全新高度,并从未有人将之超越,被称为“谪仙人”的人物,莫非就是眼前这位?

常青连忙摇了摇头,似乎想要否定这个想法,可有些事情,你越不想去想,就越会在意,于是常青便想开口询问,谁知就这么一小会的功夫,那白姓男子又睡着了,常青只得摇了摇头,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春水则是走着莲步,向红璃台的方向走去,可刚走两部,便停了下来,她震惊的无以复加。

“春水姐姐,还不走吗,耽误了时间,这诗文可就不算数了哦。”春水身后端着诗文的女子好心提醒着春水,这才让春水回过神来,她尽量让自己的表情显得平静一些,将这一张仅仅值十两银子的棉料宣仅仅的攥在手里,走上了红璃台,小心翼翼的放在了苏小小身边的檀木桌上,随后转身,回到了那不修边幅的男子身边,目不转睛的盯着他。

“小小先来读一读世子殿下于金公子的诗文,让大家一起来品味一下,如何?”苏小小见无人再送诗文上来,便开口说道。

“当然,理应如此。”台下之人附和道。

“先是金公子的这一篇《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十五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好!”台下瞬间爆发出阵阵喝彩。

“这一句‘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道出了中秋月圆的景象,很有画面感。。”苏小小笑吟吟的说道。

“咱们再来品一品世子殿下的《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短短四句,很简洁,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副寂寥,冷清又沉静的中秋之夜的换面,虽非中秋,却如中秋,诸位觉得,如何?”苏小小略作点评,对着台下众人说道。

台下众人都犯了难,其实这两骗诗词都很不错,可惜的是他们不敢随意评判,毕竟这两尊大佛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

苏小小似乎看出了众人的心思,它开口说道:“既然这两篇如此难分高下,那小小便以此两篇为评判标准,看一看后面的诗词有没有更加让人眼前一亮的。”

台下众人都暗中松了一口气,此时大家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不愧是伶绝。

之后的一百多篇诗文中,并未出现任何一篇可以与这两篇相媲美的诗文,常青坐在最后,暗叹白大哥的眼光,确实如他所说,基本上都是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华而不实,不说和白大哥的那一篇相比,甚至连自己都有些看不上眼。

同时他又暗暗心急,为什么还不读到自己和白大哥的诗文。

“看来今天的胜负,还必须要在世子殿下和金公子之间分出个胜负了呢,现在小小手边仅剩两首诗文,若是还不能超越二位的话,那最后的评判,也就只能让小小有些许的冒犯了。”

文熠世子挥了挥手,笑道:“小小姑娘不必如此,若是输了,也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更何况在这大庭广众麾下,金公子的某些手段怕是也搬不上台面,不碍的。”

而金卫也是轻轻一笑道:“确实如此,在苏姑娘面前,世子殿下怕是也不会做出那以身份压人的手段,苏姑娘大可放心评判。”

台下众人皆是轻叹一声,这与伶绝单独相处的美差,最后怕是还要落到这二人的身上。

苏小小拿起了那放在最后面的两张宣纸,读了起来。

“最后两篇诗文,这一篇,是常青公子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