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撞车(2 / 2)

“保罗,我看咱们请求总编大人将这篇文章到我们的正文上,然后将另外一篇文章到我们的增刊上,这样关注我们周刊的人全都知道事情的真相,我想中国的这位同行一定会明白我们的意思吧。”

“ok。”保罗大笑起来,说起来老朋友这个办法可是最严重的打脸行为啊,不过他不介意多来几次,不是么?

acs在世界赫赫有名,很多大学的电子图书馆都支持对acs的数据库的检索,而每期的J.am.chem.soc出来后,化学研究从事者包括一些大公司都会关注上面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很多都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是开创性意义。

朱晨是国内知名网站网一社会频道的一名小编,现在小编不好混是公认的,网络媒体不同于平面媒体,其典型特点就是要求快,即使偶尔出现错别字都不要紧。他家里没有太多的关系,各大科技公司也不认识什么人,很难拿到第一手资料。

以前他的新闻多是靠着对一些二手材料甚至是下脚料进行加工生成的,可惜他的新闻从来没有上过页,加上偶尔出现常识性错误,已经被主编批评过几次了。特别是每个月工资的时候,看到别人少说也比他多拿一千多,有的甚至比他多四五千,这让他非常不平衡。总是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挖出一条大新闻。

这天,他一如既往的在浏览他的新闻的评论,点击的人不多,就那么几百个,评论十几条,几乎都是什么小编去死的言论,比起一些社会热点的动则点击上万,跟帖成百上千来说无疑是可怜得紧。可是看看人家报道的不是地方政府祸害老百姓就是某某贪官又贪污了多少钱,自己的那种什么警察救助精神病人的报道,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何况别人。

就在他自怨自艾加上一点yy的时候,手机响了起来,竟然是很久没有联系过的大学同学陈可,自从他去美国留学并转专业为应用化学以后就许久没有联系了,想不到今天竟然他会在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现在那边应该是晚上吧。

“老同学,你不是总说没有头条么,我这边生了一件大事,看看你有没有兴趣啊?”电话那头,陈可的声音明显带着一种爆料的兴奋。

“哦,不知道是什么好事儿让你想到了我呢,放心,只要是猛料,我保证敢报道,而且下次你回国,全聚德没说的。”

“就这么说定了。”当下陈可也不再打马虎眼,毕竟大学时关系不错,加上他对国内的教育现状也实在是不满,因为本科的时候他也被潜规则过。大三的时候他帮一个师兄做毕业设计,最后两个人捣鼓出了一篇论文,结果有个老师以指导老师之名,硬是将自己的名字给弄成了第一撰稿人,更气愤的是,背着他将他的名字给拿掉了,本来一篇论文可以署四个人的名的,结果那老师认为人太多了作用就小了,直接将他这个第二撰稿人给搞掉了,后来还厚颜无耻的说什么用毕业设计来补偿自己。

等到陈可将事情的去来经过说清楚并提供了详细的截图后,朱晨**了,他知道自己一直苦苦寻觅的机会来了。社会大众现在对学术**可是相当关注啊,虽然已经是默认的潜规则,但毕竟不能上台面。况且华中大学可是全国最知名的大学之一啊。

放下电话,朱晨马上对着工作电脑啪啪的敲起字来,平时的新闻稿都是苦苦思索,写了上句不知道下句,写完连自己都看不过去,可今天感觉自己大学没有白读啊,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敲字的度让隔壁桌的美女小编王晶以为自己看错了,要知道平常一篇3oo字的稿子朱晨至少两个小时才能搞定的啊,难道今天挖到猛料了?

检查了一遍错别字后,朱晨将报告给了人称刘天王的主编刘天,很快刘天王就了通过的消息给他,并且第一次主动表扬他,说干得不错,就这两个字差点让这个工作一年屡次被打击的年轻人热泪盈眶。

ps1:其实这个侵犯学生成果的事情是我经历的一个真实案例,受害者就是我一个实验室的,不过这哥们儿现在去美国留学了,用他的话说,就当施舍给那老师好了。

ps第一更,习惯晚睡的朋友看完了早点睡吧,太晚对身体不好,别忘记投两张推荐票啊,小弟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