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退缩(2 / 2)

虎狼 灰熊猫 0 字 2021-10-10

nbsp;</p>

“许平这是要干什么?”李自成没搞懂里面的关系,而且许平奏章里说要仿制这种机器去制造军火。</p>

nbsp;</p>

而牛金星的解释,也就是他从户部和工部那边听来的消息是:许平打算办一些工厂挣钱,而且和地方上的一些商人已经达成协议。</p>

nbsp;</p>

“军队当然是吃皇粮,怎么可以自己挣钱?”李自成叫起来,大顺总结前明的教训时,其中有一条就是军队从事生产所以养了大批毫无战斗力的军镇,因此大顺将主要前宋的军制,至少让中央部队和边防军脱产化:“而且战事这么紧急,许平不想如何打仗,怎么光在动挣钱的念头?”</p>

nbsp;</p>

结果自然是否决了许平的建议,而且李自成还同意丞相府派出专员彻查江淮战场的兵员和军饷发放情况。既然江淮顺军已经腐败到如此地步,牛金星觉得朝廷可以对他们硬气一些,他怀疑军中很多士兵和军官已经对贪墨的许平大为不满,朝廷作出这样的姿态有助于平息他们心中的怨气同时从许平手中夺走他们的好感;此外,即便是江淮顺军,也有大量的闯营旧部,纯而又纯的许平嫡系只有近卫、装甲两营,而装甲营多年来还一直在李来亨的手下。</p>

nbsp;</p>

虽然有这些依靠,但牛金星当然不会愿意和许平翻脸,因此他打算以敲打为主,只要许平收敛气焰、重新老老实实地为国效力,牛金星也不打算做得太过分,至于各种劣迹他也打算含糊过去,不追究许平本人的责任。心里琢磨着这些事情,牛金星就向李自成叩首领旨,退出宫殿去了。</p>

nbsp;</p>

这次李自成没有把那封弹劾周洞天强抢民女的奏章还给牛金星,而后者匆匆离开时也没有再惦记着这桩小事,回到后殿后,李自成再把这份奏章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其上满是无辜百姓的血泪,还有许平那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p>

nbsp;</p>

“为了大局,寡人是昧着良心了。”李自成突然大喝一声:“可许平你难道忘记了我们曾击掌为誓了吗?忘记了你当初为万民开创太平之世的志向了吗?”</p>

nbsp;</p>

……</p>

nbsp;</p>

“当今之策,唯有让王太孙回京为大将军辩解。”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兵员与军费核查,周洞天对许平建议道,另外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刘宗敏半年前已经因为受伤而返回北京,暂时是指望不上了。</p>

nbsp;</p>

这种核查让许平不胜其烦,丞相府在李自成的支持下减少了给江淮顺军的拨款,并宣称在核查清楚前不会恢复,许平没有理由拒绝这种核查,而且他一开始也根本不怕这种核查。</p>

nbsp;</p>

但是事情很快就演变得超出许平的控制,兵部的官员鸡蛋里挑骨头一般地给江淮顺军找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许平不得不为他们发现的每一个问题辩解。虽然每一个问题都被证明是小题大做或是无中生有,但是这浪费他极大的精力。</p>

nbsp;</p>

更大的浪费是时间,李定国侦查到湖南的明军实力正在加强,他判断明军下一次大规模攻击就近在眼前,而且此时明军对扬州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许平不但需要考虑如何防守江淮,还需要考虑如何牵制明军为湖广战场减轻压力。这都需要许平调动更多的军队,训练更多的新兵并为他的军队补充更多的装备,但这些急需进行的工作却被核查拖延了。</p>

nbsp;</p>

陈哲和周洞天都曾劝许平行贿了事,他们都指出这根本就是多年来朝廷中各部官员对许平的怨气总爆发——之前因为许平连续的胜利这些不满都被压住了,随着江南的失守,原本被许平威望所镇压的怨气开始突破牢笼,能够光明正大地讲出口,终于汇聚成这股洪流。</p>

nbsp;</p>

但许平坚守阵地,并对他部下们解释说:若是这次遂了他们的心愿,那么日后朝官就会得寸进尺;而如果这次顶过去的话,许平认为他们就会明白自己的坚定立场,也就不会再尝试这种无用功了;最关键的是,许平认为这是根本不需要考虑的原则问题:“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尚且缺衣少食,岂能把这些东西给了后方的贪官?”</p>

nbsp;</p>

许平坚持不懈地为自己上书辩解,在给顺王的奏章上与丞相府针锋相对,称自己完全不反对核查,但是这种存心刁难的核查只会对国家有害,对一线的十几万将士有害。为了这种言论,许平又捞到了一堆“挟持君父”或是“要挟朝廷”的弹劾。</p>

nbsp;</p>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明军对江淮和湖北的进攻看起来已经是迫在眉睫,可是许平依旧没有做好打退敌军进攻的准备,忍无可忍之余许平放言把朝廷大骂了一顿,当然又为此捞到了一个“跋扈”的名声。</p>

nbsp;</p>

听到周洞天要李来亨回京为自己解释的提议后,许平犹豫了一下,还是想反对:“扬州重地,临阵换帅……”</p>

nbsp;</p>

“大人快别想军事上的问题了,”周洞天忙不迭地打断了许平的思路:“如果不能和主上解释清楚,大人就离风波亭不远了。”</p>

nbsp;</p>

此时帐内没有其他人,许平闻言长叹一口气,并没有丝毫责怪周洞天妄议的意思。</p>

nbsp;</p>

周洞天小心地观察了一会儿许平的脸色,以前他曾鼓动许平自立,不过遭到了斩钉截铁的反对,这次他想了一想,小声说道:“大人有没有考虑过……嗯,劝主上禅让?”</p>

nbsp;</p>

“禅让?”</p>

nbsp;</p>

“嗯,是的,请主上禅让,不是给太子而是直接禅位给太孙。”周洞天说道:“大顺精锐尽在大人掌握,如果王太孙也有此意的话,京畿地区也可以里应外合,等我们先清除了朝中那些小人鼠辈,然后再和南明决一雌雄也就后顾无忧了。”</p>

nbsp;</p>

要是不把李来亨拉进来,周洞天担心还没有成功返回北京,江淮顺军就得打个稀里哗啦,而且刘宗敏等人肯定不服,藩王们也难免起异心。</p>

nbsp;</p>

许平苦笑起来,连连摇头:“这是造反,周老弟啊,亏了我不算是个忠臣,否则你早就人头不保了。”</p>

</p>

nbsp;</p>

“如果任由这些小人这样折腾下去,我们迟早都得做南明的俘虏,”周洞天有些激动起来:“左右都是一死,还不如拼死一搏,保着王太孙登基!”</p>

nbsp;</p>

“刚才你说到风波亭,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岳王不顾大局,率军回师京城和赵构杀个你死我活,那还会有南宋汉家二百载河山吗?崖山之恨、神州陆沉只怕是要立刻成真了吧?”许平严肃地摇摇头:“有什么事,都要等击败明军以后再说,现在大局为重,不是窝里斗的良机。”</p>

nbsp;</p>

否决了周洞天的这个建议后,许平开始认真考虑,并且把这个念头分享给周洞天:“若是能再打一场大捷,类似安庆那样的,或许我们就该考虑和齐公和谈了,嗯,若是再有一场大捷,我就摆出重兵临江,压迫齐公和谈,以长江为界,你觉得可能吗?”(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