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南大陆建厂(2 / 2)

被安上藐视王室的帽子可不是小事。

公子哥戴维也主动劝诫他,“那可是国王陛下,他不会允许有人藐视他的权威,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那毕竟是无上的荣耀,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族,都不该拒绝。”

就连一向不怎说话的贝拉小姐,也都点头称是。

几人轮流动摇凃夫的念头。只有真的把他当做朋友,才会给出劝诫。

不论是从利益、家族荣誉还是国家颜面上,他都必须参与大典。

“这也只是种猜测而已,陛下说不定只是想找我咨询对永动机的看法。我酌情回答就是,什么话该什么不该说,我都明白。”

凃夫在给予他们一个还算满意的回答,这才让其他几人都放心下来。

能考上密斯卡的哪有什么笨人。

尤其像凃夫这样的聪明人,也实在用不着他们来指点。

凃夫摇摇头,显得很是无奈,也随口问道:“克兰,新律法的进程怎么样了。”

“你着重标记的两个基本点都被添加进了新法,福利法和劳动法是这次社会改革的最大亮点,律法细节方面已经由司法部和法院机构的人士构造完成。”克兰说。

“上个月父亲就已经递交给了陛下,遗憾的是又被打了回来,说是有些小细节不够完善,还需要再酌情修改。

我认为,恐怕要在第一批永动机生产之后才会通过。”

注意到克兰意味深长的眼神,凃夫很快便反应过来。

新社会改革法实际就是杂糅了再分配机制进入,大资本将利润转化为税务上交国库,国库又将一部分财富再分配到人民手里。

以此达成财富一定结构上的平衡。

也能极大的缓解现在的社会矛盾,长期来看是件有利于这片土壤安宁的事。

唯一的缺陷便是从威廉二世的口袋里掏钱,

要他的钱,更是在要他的命。

“索伦斯先生应该已经有应对策略了才是。”凃夫沉吟几秒,无条件选择相信首相。

“不好说,父亲已经上报了几次,绝不是件容易事,一切只能等盛典过后再商量。”

连克兰都不太看好这件事,“想来也没有太多的机会。”

“果然,最后还是什么都改变不了。”凃夫暗自神伤。

起初他萌生这种想法时,是因为见过这个国家的太多惨状,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

告知首相先生他的提议后,也还抱有一丝希望,

总是想通过努力这糟糕的现状。

但事到如今,他忽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无法改变,甚至连自己也要作为那个愚蠢大典的一份子,助力威廉二世的愚蠢行径。

所有的幻想也就自然破灭。

没有过多的继续谈论政事,无可改变的事说再多也无法改变结果,倒不如不谈。

最后一次交谈前,大家都相互分享自己的假期计划。

不出意外,克兰会继续在司法部继续去执行那件看不见重点的律法工作。

两位女士在大典过后,都会跟随家里人前往度假,享受一个愉悦的假日。

就连凃夫也是如此。

从此,他可以安心享受起中产阶层带来的便利,这些都是由于他的努力而换取的,很公平。

那些糟糕的事,搞不清楚也没法解决,倒不如不去想。

在场这一届人文社科院的小圈子,在场几人分别掌握着不同圈子的消息,需要时便说一声,相当符合他们背后各自代表的势力。

交换完情报过后,便也各自离去,享受着即将迎来的美好假期。

房间里便只留下了戴维·史密斯,这位南方手工业巨头的继承人,笑眯眯的看向凃夫,那暧昧的眼神看得凃夫不寒而栗,

“凃夫,我必须跟你说件事。我已经跟家里人评估过电灯产业的事,很可行。尤其是这次之后,你的产品真正有了名气,甚至不需要宣传,恐怕一旦投入就能脱销。”

“说说你的计划。”

“尽管不能在国内生产,但实际上这也只是国王的意愿,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它并不涉及法律层面的管束。

所以我们只要不在拜亚本土生产销售,一样可行。”

“不在本土?”

似乎听懂了他的意思,凃夫哼笑了一声,

“我可不认为陛下会同意我们把生产线放在邻国或者瑞恩,如果那东西出现在市场后脱销,只会惹来更大的麻烦。”

当初他就跟弗兰教授商量过这个提案。

短期可行,但是还是无法长期建立稳定的供销渠道。

越成功就越是在打威廉二世的脸。

“我可没说在北大陆办生产线。”戴维幽幽说道,表示自己也不傻。

凃夫思索他的话片刻后突然眼前一亮,脱口而出了新的答案:

“南大陆。”

“准确来说,是南大陆的拜亚殖民地区,既不是其他国家,也不在本土范围,一旦在那里建立完备的产品生产线,半年或一年功夫,就能大规模生产。

期间我们也可以建立销售网络,南大陆的矿洞和一些种植园区的需求加起来可不比北大陆少。”

戴维拿出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上面明确标注拜亚在南大陆殖民地的调研分析。

其中包括那边的地貌地势、照明设备和矿洞种植园场数量,这位平常看着不着调的公子哥,谈起生意来很有一套,

“一旦等过些年政策变动,我们的产品也早就占领市场,到时候再攻占回北大陆实在很容易。”

不愧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后代,天生就有着对市场的嗅觉。

这样的思路让凃夫豁然开朗,越发觉得跟史密斯家族合作的主意不错。

“而且,相比于这边,南大陆还有一项极大的优势,可以有效降低生产线的成本。”戴维眼神里又流露出一阵精明。

“人力。”凃夫秒答。

“我的朋友,跟你合作实在是很愉快,你懂的,对于南大陆那些深肤色的土著来说,总是要比哥廷哈根、圣诺丁永远满足不了的工人要可爱得多。

他们从来不要求加薪水,工作卖力,我简直爱死他们了。”

“戴维……你越来越有被吊死在路灯的潜质了。”

“不,不是我,是我们,是我们一同兴办的公司。”

戴维纠正了他的说法,“你和弗兰教授技术入股,占据公司的75%的股份。史密斯家提供销售网络和产品生产线、前期宣传,占25%股份。

而生产线由我们一并出资建设,初期的投入经过我们核算至少十万克朗。”

他又递来了项目计划书,这还是初期生产线的投入。

在拜亚所有殖民地进行大规模的建厂,的确是比不小花费。

“十万?”

“没错,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你占据了70的股份%,至少也要在初期拿出一半资金投入。”

戴维脸上流露出属于商人的精明,“或者,你可以降低20%股份持重比,即便都转让给我们,这样你也仍然占据一半股份。

而这笔初期建厂资金由史密斯家全额承担。”

这是当初已经说好的条件,凃夫出技术和一部分资金,以换对照明源企业的绝对控制权,至少70%的股份。

但对方提出的这笔巨额资金,一般人还真吃不消,即便去银行贷款,一般人也贷不了这么多。

“我答应你。”凃夫没有过多思考,直接同意,“就按原来的约定投入。”

这次惊讶者换成了戴维,他对此大吃一惊,

“天哪,你哪来这么多钱?”

据他了解,哪怕凃夫背后的温斯特家在哥廷哈根有家生意火爆的餐饮店,也绝不可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现金。

凃夫目光有意无意看向窗外的两栋建筑,正是自然科学院和生物科学院的位置,嘴角转而微笑道:

“密大对有为青年一些微不足道的支持,而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