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2 / 2)

聊聊三国 西风教主 0 字 2022-03-21

很有可能是因为年龄。

刘备只比曹操小六岁,孙权却比曹操小二十七岁,曹操有可能活过刘备,但不太可能活过孙权。将这样一个对手留给自己的子孙,曹操是不放心的。

曹操每两年来一次,孙权也很难受,因此他派人向曹操请降,希望别再来了。曹操接受了孙权名义上的投降,双方皆大欢喜。

曹操班师后,他又得到了汉献帝给他的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待遇。

第一个是使用皇帝的旗帜,出入时也使用皇帝的专用语——警跸(bi)。

第二个是王冠前后各悬垂十二条玉串,乘坐六匹马拉的金根车,随从车辆为四匹马拉的五时副车。这些也都是皇帝才能使用的东西。

也就是说,在曹操称王一年以后,他完全拥有了和天子同样尊贵的礼仪。此时,曹操只需要朝献帝的屁股上踹一脚,他自己就可以坐上龙椅了。

曹操大肆攫取权力的行为又一次刺激了忠汉派官僚。忠汉派官僚们觉得已经不能再等了,必须孤注一掷放手一搏,压上身家性命赌回大汉的江山。

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正月,一场政变在许都爆发,这场政变的主要策划者有三个:

第一个是少府卿耿纪。少府卿是九卿之一,负责掌管皇室财产和生活事物。

第二个是太医令吉本(一说吉平)。太医令隶属于少府卿,是宫廷头号御医。

第三个是司直韦晃。司直是丞相府属官,负责辅佐丞相纠举不法。

这次政变旨在除去曹操在许都的势力,让献帝重获自由,并南结刘备为援。

当时曹操远在邺城,许都的军权掌握在丞相长史王必手中。只要控制住王必,就可以控制许都,因此这次政变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一天夜里,吉本的儿子吉邈带领家仆一千多人火烧王必的军营。混乱中,王必的肩部还中了一箭。王必慌忙从军营中逃出,到朋友金祎(yi)家里求救。但王必没想到的是,金祎也是这场政变的同谋者,射王必一箭的人就是金祎安排的杀手。

黑夜中,金家误以为唤门的人是吉邈,便问,王必死了吗?我们成功了!

王必惊出一身冷汗,赶紧向南城逃去。王必未死,意味着他可以调动许都周围所有的部队,许都政变至此彻底失败。王必与典农中郎将严匡杀进许都,平定了叛乱。十几天后,王必伤重不治身亡。

许都政变,以及王必的死让曹操非常愤怒。曹操不仅将耿纪、韦晃等人灭族,还下令将许都朝廷的汉官全部召到邺城。帝国的官员被强制召集到藩属王国的都城,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曹操说,王必军营着火的时候,来救火的,站到左边;没救火的,站到右边。百官觉得肯定是救火的人没罪,纷纷站到左边。然后曹操冷着脸说,没救火的不是贼人,救火的才是贼人,然后下令将“贼人”全部杀死。

以曹操的智慧,不可能不知道很多人是为了摆脱嫌疑甚至邀功请赏才自称出来救火的,以此方法辨别谁“忠”谁“奸”是不科学的。事实上,曹操根本就没打算分辨出谁是忠汉派官僚,因为他根本就分不出来,所以他只能选择杀百儆一。

曹操和忠汉派官僚最根本的矛盾就是曹操要建立一种新秩序,而忠汉派官僚是要维护旧秩序的。为了这个理想,曹操失去了许许多多原本力挺他的人。文采一流的孔融、智慧一流的荀彧、人品一流的崔琰……数不清的人才成了曹操的刀下鬼,这些人也给曹操制造了很多麻烦,让曹操一直胆战心惊小心翼翼,连仗都打不好。如果能重选一次,曹操还会坚持他的理想吗?或许不会,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他的理想不适合这个时代;或许会,因为他是个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