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1 / 2)

聊聊三国 西风教主 0 字 2022-03-21

 曹操并没有对崔琰的行为表现出不满或者愤怒,但他心里不高兴是肯定的。

那曹操是因为这两件事而报复杀人吗?

不是。

正所谓“将军额上跑马,宰相肚里撑船”,曹操既当过大将军,又当了丞相,这点气量还是有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宽容陈琳。

陈琳为袁绍写檄文,把曹操祖孙三代骂了个遍。后来袁氏失败,陈琳被俘。曹操对陈琳说,你骂我就算了,为什么要骂我祖上呢?曹操爱惜陈琳的才华,最终不计前嫌,予以任用。

崔琰怼曹操,至少在道义上是有理有据的;陈琳骂曹操,很多内容都属于无理谩骂。连陈琳都没有遭到曹操的报复,崔琰怎么可能被报复呢?

曹操并不恨崔琰,反而很欣赏他,很信任他。曹操称魏王后,匈奴派使者来祝贺。曹操觉得自己颜值太低,怕被外族笑话,竟然让崔琰替代自己去接见外使。这说明在曹操称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曹操依旧相信崔琰,重用崔琰。

曹操杀崔琰的真正原因是曹操的神经太过紧张。就如我们上一节说的,曹操知道忠汉派官僚一直躲在暗处伺机发难,但他不知道到底谁是忠汉派。在曹操眼里,既然自己的头号功臣荀彧都是忠汉派,那么除了曹氏和夏侯氏之外,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忠汉派。

那崔琰是忠汉派官僚吗?

如果说是,没什么实际证据;如果说不是,目前来看他最像。而且像崔琰这样愿以死恪守正道的人很有成为忠汉派官僚的潜质。曹操马上要出征了,也总得杀个人给大家提个醒。

崔琰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他做事的唯一标准就是问心无愧。而“问心无愧”这四个字正是从政者的大忌。你问心无愧说明你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说明你不知敬畏。你不在乎别人的想法,你不知敬畏,别人就要整你。曹操当年做能臣的时候也是问心无愧,结果没少吃亏挨整,如今换成他整人了。二十岁时的曹操如果知道自己四十年后会是这样,大概会哭笑不得吧。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在曹操称王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刻里,所有人都知道忠汉派官僚一定会出来闹点事,大家该讲政治讲政治,该守纪律守纪律,该保脑袋保脑袋。而崔琰却丝毫不知道避嫌,最终被曹操认定为讥讽自己的忠汉派官僚杀掉,他的死多少有点找死的意思。

曹操杀崔琰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忠汉派官僚们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大后方暂时稳定,曹操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外敌了。曹操首先要对付的人是孙权。那么,孙权这段时间里又干了什么呢?

下节再聊。

日期:2022-02-2314:07:25

第一百零三节威震逍遥津

上一节我们聊到,大后方暂时稳定,曹操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外敌了。曹操首先要对付的人是孙权。那么,孙权这段时间里又干了什么呢?

孙、刘中分荆州以后,刘备匆匆赶回益州抵抗曹操,而孙权也开始了对曹操新一轮的攻击。

孙权的目标是合肥县。

合肥县是九江郡的重镇,早在曹操赤壁战败的时候,孙权就瞄上了合肥。当时周瑜率军攻打江陵县,准备吞并南郡。而孙权则亲自率军攻打合肥县,张昭率兵攻打当涂县,两人分头出发,准备彻底将九江郡收入囊中。

结果孙权围合肥城一百多天还没打下来,气得孙权当时就被孙坚、孙策附体,打算亲率敢死队登城,幸好被长史张纮及时劝阻。张昭这面也劳而无功,只有周瑜完成了任务,还差点成了一级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