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大凌河之役(下)(1 / 2)

明末资本家 么小妖 3325 字 2019-09-09

 一

唐同到了山海关下,却没能进山海关,其原因说起来还是因为唐同不是关宁军体系内的人,更因为皮岛原来的守军覆灭在唐同的手下,与关军军算是有仇了。

皮岛原先的那些守军虽然是毛文龙的手下,但毛文龙死后,关宁军已经把这一方势力当成了自己的东西了,唐同这般横插一手,孙承宗可以为了大局不怪罪他,其他的关宁军将领可不会忘了这件事。

再说了唐同属于最没有战斗力的南方军户,北方的关宁军也瞧不起唐同这样的出身,虽然孙承宗为了大局,多方奔走之下让唐同成了东江的总兵,但在那些关宁军的眼中,唐同这个总兵可比不得他们这些在北方拚杀出来的人。

唐同也懒得与这些大明的军队交往,在唐同的眼中,大明的军队大多数与土匪没什么两样,与其花力气招揽这些人,还不如自己培养自己的手下,不说战力如何,最起码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手下对自己要忠心的多。

唐同把三千具蒙古骑兵的尸体丢在了山海关下,又派人给孙承宗送了一封信,在信中说明了大凌河城的守将祖大寿如何的飞扬跋扈,拒不接受自己冒着危险送去的粮食,以至于让自己这支皮岛的守军差点儿覆灭在数万建奴的手下。

唐同虽然不是小人,但他对祖大寿这个人可是很反感,料想那祖大寿到时也会告自己的黑状,唐同便干脆先告了他一状再说,至于孙承宗是怎么想,依照历史的走向,恐怕孙承宗在事后也拿自己没法,大凌河之役的战败,要负主要责任的孙承宗哪还有能力找他唐同的麻烦,至于祖大寿,自己若是不插手,这厮迟早是投敌的货。

当然,唐同也不会就此不管这事,他这一次的目的就是要削弱建奴发展的势头,等到自己的势力发展起来后,收拾建奴时也容易些,是以唐同带着船队又转向了正在告急的锦州。

锦州城离大凌河城不远,祖大寿建大凌河城是想要大凌河城与锦州城互为犄角,只不过他的算盘打的极好,人家皇太极也不笨,岂会让大凌河城最后成为自己的威胁,那宋伟与吴三桂奉命去援助大凌河城,结果两人带的四万大军被人家皇太极轻松的击溃,反而连累到锦州城被士气如虹的建奴军包围。

锦州城边上有条小凌河经过,大船进不去,唐同无法之下,只得留下倭人协从军和朝鲜劳工们,先带着二千手下坐轻舟逆水而上,占据了离锦州不远的一个小镇后,才让留下的二千倭人协从军过来,另外一千倭人协从军看守那些朝鲜劳工。

在那些倭人协从军的帮助下,修筑了一个阵地,又运来了几门小铜炮,这玩意儿不象那红衣大炮那样死沉,也就几百斤的样子,可以装在马车上移动,但射程太短,象这几门小炮,射程还不到二里路,在早期的水战中还有用处,但在现在的海战中却没有一点儿用处了,也就是一个吓唬人用的东西。

唐同又弄来了十匹马,让十名士兵骑着马在建奴的大营前露了个脸,那些建奴一看有十名大明的士兵在营外转悠,只道是大明的哪支来援的军队的前哨,便出动了几十个骑兵前来追杀,那十名唐同手下的士兵一见对方追来,立马转身就跑。

那几十名建奴骑兵一见,哪能让这十人跑了,便追了下来,自然是落入了唐同早先布下的伏击圈中,几十个建奴没有一个能跑的了的,反而给唐同送来了几十匹马,于是第二批出现在建奴面前的唐同手下就有几十人了,那些建奴见先前的几十人都没有回来,也知道事情有些不对了,于是这一次出动了一个牛碌的骑兵。

这三百建奴骑兵再一次的落入了唐同的伏击圈中,在一千后膛火枪面前,这三百建奴骑兵只一轮就全部死于马下,让唐同又得了二百多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