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三章蚕食行动(三)(1 / 2)

明末资本家 么小妖 0 字 2021-10-05

 一</p>

崇祯皇帝深深的看了田弘遇一眼,然后才缓缓的道:“那好吧,朕就奖赏他二人一个官职,那个候方域既然是江南才子,那就让他做嘉兴的知州吧,那个凌厉,让他做湖州的知州好了,田爱卿,这份旨意就由你给他们带去好了。”</p>

崇祯皇帝有些意味索然的摆了一下衣袖,王承恩明白他的意思,连忙尖着他的嗓子宣布退朝,看着崇祯皇帝那萧瑟的背影,除了洪承畴有些为崇祯皇帝难过之外,其他的大臣却只顾着议论纷纷,对于这次的事情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田弘遇见最后能落得一个这样的结果,心中也满是高兴,只要这个口子一开,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至于那崇祯皇帝是不是难过,与他田弘遇可没有太大的关系。</p>

崇祯皇帝闷闷不乐的到了后宫之中,一个娇柔的身影向着他走了过来,崇祯皇帝扫了一眼来人,正是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朱徽(女足),现在崇祯皇帝身边有两个女儿,这个长平公主是大女儿,平时的时候,崇祯皇帝忙于国事,几乎很少见到她们,但崇祯皇帝却是很疼爱着自己的孩子的,崇祯皇帝虽然对于别人很冷酷,对于自己的孩子却还是有一些慈父的模样的,这与崇祯皇帝小的时候的境地大有关系。</p>

“父皇,你看,这是母后给我的香水。”现在还只有十二岁多点的长平公主在心性上还是小女孩子,有了好东西,难免会跑到自己的父亲面前显摆一下,长平公主的亲生母亲不是周皇后,长平公主自己的母亲去世的早,后来被周皇后收养了。</p>

崇祯皇帝看到自己的女儿手中拿的那一小瓶香水,心中怜惜的微微抽搐了一下,本来生在皇宫之中的,对于这些香水之类的东西哪会稀罕,但崇祯皇帝却是一个极为节俭的皇帝,现在,手头上又更是没有了银子,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在物质上是很亏欠的。</p>

“嗯,你母后的香水是从哪儿来的。”崇祯皇帝虽然心中觉得亏欠了自己的孩子们,但在管教上还是很严历的,真正敢亲近崇祯皇帝的也就只有长平公主。</p>

“父皇,是国舅送进宫来的,听说,相国寺的几个在海外游历的僧人回来了,带回来了很多的东西,正在到处给京城中的那些官员们派发呢,其中就有很多的香水,”长平公主并不知道那些和尚们为什么会派发香水,只是就实说了。</p>

“那些僧人这是要做什么?”崇祯皇帝的眉头一皱,似乎觉得这事情不简单,好象有什么阴谋一般,要知道这些所谓的得道高僧竟然向官员们派发这香水类的东西,于情报于理都不合,而且,崇祯皇帝可是知道的,这些到海外游历的僧人是与海外那位唐王爷有关联的。</p>

“哦,听国舅说,那些僧人这次回来,是代表着那个什么唐王爷来的,说是大家都是汉人一家人,不可以自相残杀的。”长平公主年纪虽小,却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子,看见崇祯皇帝皱眉头,便也知道这事情不对,小心的将自己听来的说给崇祯皇帝听。</p>

“哼,真是岂有此理,当朕是摆设么,不敢杀他们这些僧人不成。”崇祯皇帝眼中的怒气一闪,他一听之下,便明白这些僧人是来进行策反工作的,但如此的明目张胆,却也是大出崇祯皇帝的意料之外,做为大明的皇帝,被人家如此的眇视,心中不能不怒。</p>

“父皇,儿臣还听国舅说,那些僧人在国舅他们面前为那个什么唐王保证,说是那个唐王对于皇帝之位并不在意,唯愿汉人天下能够繁荣昌盛,唯愿汉人的国家永远是天朝上国,还有,还有那个国舅帮着那些个僧人给母后带了一封信……”长平公主最后的声音变的很小,她也知道这事情似乎不是什么好事,话说到后来终于有些胆怯。</p>

“什么……痴儿,你这话,只怕是别人叫你来与朕说的吧。”要说崇祯皇帝其实也是很有一些才能的,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也做了不少挽救大明国运的事情,若不是天灾人祸的都让他崇祯给遇上了,说不定大明还真就在手上能中兴起来,听了自己的女儿所说的话,虽然心中是很愤怒,但还是很快就明白过来,女儿说的话,只怕是别人有心让她伟给自己听的。</p>

“父皇,没人跟儿臣说的,都儿臣自己在一旁听来的。”长平公主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所说的话不是别人所指使的,她年纪虽小,却也知道一些事情,这事情若是自己旁听来的,那么有什么事情,自己的父皇也不会处罚太重,若是自己被别人支使来的,自己到是没什么罪,那个被自己指证为支使自己的人,父皇肯定会对个人下狠手。</p>

“痴儿,你被别人利用了。”崇祯皇帝用手慈爱的摸了一下长平公主的头,叹息了一声。</p>

对于自己女儿所说的话,崇祯皇帝是要弄个清楚的,当下摆驾到周皇后的宫中,周皇后这个人,是历史上少有的贤德皇后,虽然她的娘家人不怎么样,但周皇后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说起来,大明的覆灭,对于汉人来说真是一场影响久远的浩劫,大明之末,不但有崇祯这样极度勤勉的皇帝,还先后有张嫣,周玉凤这样两位难得的贤德皇后,可惜硬是无力回天,李自成破京城之日,不但崇祯皇帝为国自尽,张皇后与,周皇后这明末时期的两朝皇后也同样为国自尽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这个时代汉人的悲剧。</p>

崇祯皇帝虽然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但他对于周皇后还是很信任的,所以到了周皇后的宫后,并没有把自己的愤怒向周皇后发作出来,那周皇后也似乎知道崇祯皇帝来此是为了何事,在对崇祯皇帝行过了礼后,便将一封没有开封的信交给了崇祯皇帝。</p>

崇祯皇帝接过信来扫了一眼封面,却是愣了一下,上面写着:大明帝国皇帝朱由检陛下亲收,下面的落款是:常州唐惊。</p>

好久没有人叫他崇祯皇帝为朱由检了,这种感觉很陌生,让崇祯皇帝稍微怔了一下,撕开信封后,里面有一攻信笺,上面写的内容不多:由检陛下,您好,很冒昧的给你写这封信,打搅之处还望见谅,你我同属汉人,同室操戈,只能让世上那些对我们汉人有着狼子野心的人高兴,但想来你我之间却又不得不为此争斗,盖因彼此之间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很多的事情也由不得你我,其最主要的是陛下您所代表的地主阶层已经腐朽不堪,严重的阻碍了我们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了我们汉人,我不得不铲除那些腐朽的地主阶层们,但我心中很敬重陛下您是历史上少有的勤勉皇帝,陛下不是亡国之君,然陛下的大臣们却是亡国之臣,陛下的一番苦心,那些个大臣却是有谁能了解,他们是一群只知道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置国家与民族不顾的蛀虫,我与陛下一样,都很痛恨这种蛀虫,不知陛下以为如何。</p>

今我与陛下做一个约定,五年之内,我不会进攻京城,但五年之后我若是破京城之时,还望陛下能够原谅,同时也希望陛下能够保重自己,不要做那轻生的事情,当然,更希望陛下在这段时间内到处走走世界之么大,我们汉人可追求的利益多的很,陛下局限在小小的皇宫之中,天下很多的事情陛下可就错过了,诚望陛下能走出皇宫,到我大明城来看看……</p>

崇祯皇帝慢慢的收起信,脸上的脸色变化了好一阵子,久久之后,才轻吁了一口气,喃喃的道:“朕不是亡国之君,然朕的大臣们是亡国之臣啊……”</p>

周皇后看着崇祯皇帝的脸色变化,她虽然不知道信中写的是什么,但也明白这信的来历,此时崇祯皇帝那脸色的变化,说明这信对崇祯皇帝的触动很大,看着崇祯皇帝眼中最后闪出的那种无奈与萧瑟,周皇后也不由的心中一阵黯然,自己的这个男人,为了大明这个王朝,可说是费尽了心思,从二十来岁便开始愁白了头发,到如今,人本当是壮年之时,却已经如一个老者一般,那堆在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代表了崇祯皇帝心中多少的辛酸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