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七章大明帝国银行(1 / 2)

明末资本家 么小妖 0 字 2021-10-05

 一</p>

四年前的王军山还是一个小人物,虽然祖辈里曾经是大商号的人家,但到了王军山的父亲手中时已经没落了,少年的王军山曾在一家票行里做过学徒,因为家学渊源,王军山能识字,能计数,很快有了能独挡一面的能力,但因为年少,王军山的能力并没有被人看重。</p>

有一天,王军山听说常州有个唐家学校,专门教给别人四书五经之外的知识,并且不要学费,于是王军山来到了常州,进入了唐家学校,一年多后,被急需要人手的唐家商队招收去了,成了唐家商队中的一名经理。</p>

</p>

经理这个名词,当时的大明人不懂,读过唐家学校的王军山却是明白的,见自己一进入唐家便得到了一定的重用,王军山在心中暗自发誓,要做出一番成绩来,二年后,王军山以他勤勤恳恳的塌实作风和精明的理财能力,成为唐家商队中重要的人物,后来唐同组建唐家票行时,王军山一跃成为唐家票行的总经理。</p>

王军山也因此成为一个别人眼中扑面而来人物,而给崇祯皇帝出了个馊主意的人,就是这个王军山,这个主意就是发行大明帝国银券,以大明帝国银券代替民间流通的银子。</p>

这实在是一个扰乱大明帝国的金融市场的方法,因为大明的国库中已经没有了银子做为金融储备,所发行的银券实际上就是一张没有什么价值的废纸,不过当前的好处却显而易见,为钱急红了眼的崇祯最终采取了这个主意。</p>

自从王军山当上了唐家票行的总经理了,背靠着的唐家商行这个商业上的庞然大物,王军山的地位可也不一般了,出入的都是那些达官贵族的家中,特别与唐家有生意上的往来和合资的那些皇亲国戚们,在资金的流动上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着唐家票行。</p>

一来二去,王军山便与田畹这些人很熟悉了,朝中有着什么风吹草动的,王军山都会知道,在王军山的心中,自然是没有一点儿要忠于大明王朝的,当唐家上层的人物打算颠覆大明的经济秩序时,接到命令的王军山很快就行动了起来,借助那些皇亲国戚的嘴,把这发行银券的主意传达到了崇祯的耳中。</p>

这银券一旦发行,对于唐家商队自然也是有所损害的,不过并不大,真正的危害则是那些百姓与小商人,而自给自足的地主们则没有多大的损失,毕竟他们主要的财产是田地和粮食,大不了这粮食不卖屯积在自己家里就是。</p>

对于军队来说,银券的危害也不是很大,凭着他们一贯强横的作风,发给他们做军饷的银券完全可以强行从百姓的手中购买东西,苦的只有那些老百姓和小商人,而且和地的官府做的更绝,使用出去的是银券,收税时则是实打实的银子,这样一来,尽管贪官污吏贪的更厉害了,但国库中的银子却是看着多了起来,奇迹般地的有了数百万两的库存量,看的崇祯皇帝都禁不住高兴了起来。</p>

本来国库中有多少银子,发行的银券比这个数目略高一点的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大明的朝庭却是无限制的发行着银券,在初期虽然解决了国库空虚的燃眉之急,但其危害也很快的爆发出来,那些老百姓和小商人大量的走上破产的境地,使得大明境内造反的人更多了,也使得唐同所需要的移民人数也大量增加。</p>

对于王军山的能力,唐同也觉得他是个人才,于是把大明帝国银行的建立也交给了王军山,在南洋境内试着发行银元,推行银本位的金融体制,这精美的银元很快被众人接受,不但在南洋被人接受了,大明境内与倭国,朝鲜国,甚至印度的一部分地区也很快接受了这种银元货币,也将唐同手下的经济实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p>

而银行的建立,存钱有利息的制度,也吸收了不少的有点闲钱的人将钱存入这个大明帝国银行当中,特别是南洋那些早期的移民,现在都是大大小小的庄园主,就算是一个小庄园主手中的田地远比大明境内的小地主多。</p>

出于对唐家商队的信任,手中的闲钱自然是存入到这个银行之中,而在倭国与朝鲜国这样的地方,大明帝国银行也开了不少的分行,那些倭国协从军和朝鲜劳工在南洋所赚到的钱存入银行后,回到家乡可以从分行中取出来,而且不再用担心人偷担心人抢,大部分人自然也就将这钱存入到银行中,这样既方便又保险。</p>

在大明境内,因为唐家商队这个在商业上的庞然大物的影响,有许多的商人也把银子存入到这个大明帝国银行中,为的就是在做生意时,资金上的既安全又方便,象去山西的江浙商人卖完东西后把银子在山西存入银行后,可以在江浙之地取出来,那些跑到南洋,印度的商人也可以把东西卖完后,把银子存入银行中,然后回到大明再从在大明的分行中取出来,远比带着一大堆的银子跑来跑去好多了。</p>

大明帝国银行的货币有一角二角和五角的铜币,有一元二元五元和十元的银币,一角铜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大明的一个铜板的价值,另外银行还代为保管有价值的文物和珠宝,这是唐同建议的,不过业务开展的并不好,那些有文物有珠宝的人家根本就不会把这些东西存在银行中,这时建在南洋的总行中的文物与珠宝全是唐同手下的军队掠夺来的,算起来,这些东西大部分算是唐同的,数量倒也是很大,其中单钻石就有一箱子,放在后世,那可是一笔多的惊人的财富,不过这个时代却不是很值钱。</p>

王军山成为银行的行长后,在唐家商队中的地位更高了,王家也成为在南洋的顶级家族,他的成功在大明的年青人中成为一个传奇,大明有不少商人也投入到金融的行业中来,各种小银行在南洋,倭国,朝鲜国等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每家银行都在自行制造银元,因为唐同没有立国,打的还是大明的旗帜,所以也没有立法管理这些小银行,让这些人钻了空子,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这三个地方的金融秩序。</p>

唐同对于治理国家没有什么经验,当时成立银行时也没想到这些,直到王军山把这些情况上报后,唐同才发现这个问题,金融是治理一个地方和国家的重要手段,唐同也明白这种事情不能不管,只能在南洋一带规定不允许其他银行的开业,而对于倭国,朝鲜国这样的地方,唐同是不会去管的。</p>

大明境内却没有人敢开银行,崇祯皇帝自从在发行银券上得到甜头后,对于这种事情管理的很严格,处罚的力度也很大,而唐家在大明所开设的大明帝国银行都是在暗地里的,打的招牌还是唐家票行,做的大多都是与唐家有生意往来的人的生意,虽然有大量的银元流通到民间的老百姓手中,但在表面上与唐家票行是没有关系,锦衣卫也曾经追查过这些银元的来历,所有的显示表明是来自于海外。</p>

现在唐同一家子都不在大明了,唐同对于海上的商业往来也不是控制那么严格了,甚至还鼓励那些海商到海外去做生意,不过得交税就是,所以衣卫也能借助某些商人的船来到南洋,对于唐家在这里的势力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过却拿唐同这个人没办法。</p>

至于唐家在大明的产业,现在很多已经不在唐同的名下了,在部分挂在了那些皇亲国戚的名下,一部分是在那些江湖帮会的名下,唐同现在的势力可是一点儿也不怕他们贪墨了自己的财产,谁敢起坏主意,那可是家破人亡的下场。</p>

便是那些皇亲国戚的心中也很明白,唐同手底下有着什么样的势力,虽然他们是皇亲国戚,要想动唐同的产业,心中也要仔细思量一番,那些还在唐同名下的,当地官府也不敢怎么样的打主意,因为江浙两地很多的官员实际上也与唐家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了。</p>

经过这几年,唐家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也渐渐的成才了,虽然大的人才不多,但胜在数量上多,唐同手下的发展虽快,但在各行各业的人才上并不缺乏,特别是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唐同所办的那个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型的研究院了,各种研究人员多达上千人,虽然在唐同的眼中,这些人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基本上也就是后世高中生的水平,在这个时代却是最先进最高深的知识,远远的走在了西洋人的前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