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低头(1 / 2)

何心道 卦爻 0 字 2022-09-22

 只要用对了人,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自然会有人帮你搞定一切。

而皇帝只需要搞定这些人就可以。

赵飞廉做的很好,姜子良自然是不用说,萧追月这种人依然觉得为赵飞廉付诸一生是明智之举。

韩重言虽然被敲打,被有意压制,但依旧在赵国老老实实,甚至韩家子弟乃是军部大佬们最信任的一辈新人!

赵飞廉用他的胸襟和手腕,确定了赵国的基本盘。

而赵丹,则是用仁和义,将赵国发展了起来。

否则,哪里会有那么多老臣在心君登基这么久之后,依然怀念鼓吹先君?

赵丹矜矜业业,对于臣子也是恩大于威,臣子爱她比敬他更多,只要有姜子良这个表率,尊敬根本不是问题。

而赵何,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

人君有雄心不是问题,怕的就是能力配不上他的野心。

在胸襟手腕都不足够的时候,先想的居然是卸磨杀驴!

要说打仗,赵氏的血脉里估计就没那玩意,背靠着几个帅才,兵法给了,经验也讲了,教出来的最好的也就是个勉强守成之辈。

真要打起来,那是没一个能够指望的上。

偏偏赵何本人没吃过亏,又分辨不出来。

在他看来,兵法也就是那么回事。

其实兵法根本很难付诸于口,更难付诸于文字。

这世间所有的兵法,都是在讲原理、讲方法。

甚至很多兵法,在粗略看来大同小异!

顶尖的兵法并不在于它的计谋有多强,而是带兵、安民、猜测人心。

所以,别看兵家轰轰烈烈一大堆子弟,能用的没几个。

为何?首先就是天赋和努力,看书谁都会,背书也不难,正儿八经能明白兵书精髓的,万中无一。

再有便是经验,这玩意就更难了,不打几场哪里来的经验?

再说,真要成为一个能扛大梁,哪怕只是带个两三万军队的将才,没有几十场大战的经验,想都别想。

但问题是,没人带着,自己就上战场,谁能保证能活过几十场大战?

军阵之上最是无情,人命就和草芥差不了多少,一个不小心,性命就没了。

但是要人带着,谁又愿意?不是直系血脉中的重点培养对象,谁愿意悉心教导?

一点点掰开了嚼烂了喂给你?军阵之上有那个时间么?

赵何倒还好,看看兵书,觉得没啥了不起的,哗啦啦地弄了一大批赵氏子孙就去学兵法。

还没上过战阵,纸上谈兵之言就觉得都是天才、将才、帅才。

完全不管不顾就要扶他们上位。

兵事跟儿戏差不多,也不看看,他倚重的那几位,在泰山演武军事场中的战绩如何。

就已经是被吊着打了,还沉浸在自己的认知里呢。

赵何那些秘密部队,可都是赵飞廉和赵丹给他们留下来的老底子。

其中不少都是赵飞廉那一辈的亲卫军的后代!

这些人大多都是姜子良亲自专门培养出来的,一代代下来,不说别的,光是身体素质和军阵上的能力,已经不是普通将士能够轻易理解的地步。

可是就这样的军士,给那些人作为底牌,还让秦国嬴氏子孙轻易翻盘,无论是指挥能力还是大局观,都是逊了不知多少去,更别提勇气。

皇族里头,赵氏是最怕死的,没有之一。

别看夜国是个烂摊子,人家可不在乎这些。

有能力的就上,金山银海随你造,但是在此之前,培养的过程那是血腥无比。

就是刺客的路子,学杀人,先要准备着被杀,多次任务下来没死,那好,还有下一步。

所以夜国的皇族,也许带兵不如何,但是单对单厮杀,怕是武洲之中难出其右。

鲁国不用讲,机关师不会兵法,那就不是一个好的机关师。所以,鲁国皇族,大小就是在血腥军阵之中熏陶而出,哪怕没上过阵,也是在远处观摩过许多次的。

秦国那是军阵皇族,人家就是靠这个成为霸主国的。

只有赵国,嗯,赵飞廉那一代开始,就喜欢享受,胆小怕死。

优点他没遗传给后代,缺点倒是被发扬光大了。

此次泰山演武,都没让主将亲自上阵,一半都输在勇气和血性,这种“将才”,当真是可笑如斯。

指望着他们接手军权,赵国迟早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