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三足鼎立势 第二百一十章、李岩说项(2 / 2)

碧血大明 魔菊 3692 字 2019-09-09

看到高怀中不说话,李岩又再次问道:“百姓心中最向往地是什么?”

“最向往的自然便是居有其屋,耕有其田,食有其粮,穿有其衣。”高怀中对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快,却再无先前般凌厉地气势。

“既然如此,高大人乃是饱学之士,当知得道多助,民心所指,所向无敌。南京的百姓皆是心向朝廷,不断有流民涌向南京,涌向大明所辖地区,他们也必定必向朝廷。何人

廷之威?”李岩却是不待高怀中回答,“国强则兵壮|可护国护民,民又爱国拥兵,如此循环下去,何国可敌大明之势?皇上如今励精图治,广开贤路,招兵纳士,国势日渐强盛,重掌乾坤乃是迟早之事。”

高怀中一言不发紧抿双唇。

“岩早年跟随闯王,所图的非是高官非是宝贵,乃是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李岩像是回忆的继续道,“于是,一路的攻城掠地,杀官兵开粮仓。一开始,百姓很是拥护大顺爱戴闯王。可自从大顺攻取京师以来,一切都变了。众人只知争权享乐,不再为百姓着想,甚至做着祸害百姓之事。当年,岩听得皇上派十万大军直奔京师,竟是毫无一人重视,闯王也只派了两万残兵于我,让岩去阻拦朝廷十万精锐之师,何等的可笑。若不是皇上仁慈,只怕岩尸骨早寒。不过,岩效忠皇上,并非是报救命不杀之恩。

岩被皇上软困之日,时常寻思。何以方能为百姓谋一安居乐业之所?得见皇上之政策,这才发现,靠闯王一味的掠夺是不行,靠张献忠一味杀戮也是不行的。唯有顺应天时,施以民策才行。可惜,闯王的双眼已经被权利与美色所蒙蔽,只怕再也看不到前行的道路。如今,能实现岩之理想的,只有皇上,岩同样不为荣华富贵,只为天下百姓。

岩知高大人乃是忠义之人,现在岩也不再打算为皇上说项,只是想告诉高大人。天道运行有常,作孽者必不得好活。闯王若是弃京师而回陕西,还请手下留情,莫再多杀伤!”

高怀中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大顺朝中争权夺利之事已是常见,当李双喜被闯王点名指姓为下一代闯王之后,朝中更是乱得不行。最后,听得李岩说到闯王会弃京师而回陕西,心中更是大惊。自己身为上一代闯王高迎祥之子,当然有机会接触到高等机密。闯王暗中将珠宝首饰铸成金饼运回京师已经是大顺高层不是秘密的秘密。可,李岩身在南京,又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呢?难道又有大顺朝中高官投降于朝廷,然后向朝廷泄密?如果真是如此,只怕大顺当真危矣!当下强作镇定道:“胡说,京师乃是帝皇象征,又是兵事要地,闯王岂会轻易放弃?”

“是么?若是闯王一统中原,京师自是兵要地。可是,吴三桂十万精兵居于山海关,快兵两三日便可直奔京师,山东有着曹得功和左良玉两人苦心精营精兵更是多达二十万之众,河南早在袁继咸寸步不让之下逐渐给蚕食,若是一起进攻京师,恐怕不到数日,京师必重回朝廷。”

“你倒说得轻巧。莫说吴三桂要在山海关提防满清,就算是袁继咸攻打河南也是多受制约,河南的百姓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而且西蜀张献忠又牵制着朝廷数十万大军。

朝廷如何有能力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战役?”

“高大人倒是看得通透。只怕闯王非是如此想法。现在的闯王早非当年锐意进取之闯王。不怕告诉于你,明日,皇上便将派五万神机营精锐前往西蜀,先平西蜀,稳定后方再谋北方。相信在海禁开发之时,白银如水涌进大明,就算再大规模的战役也是支撑得起。”

“哼,理解之极。秋夜风凉,高某就此告辞。”高怀中连礼也免了,“若是高某有幸回得大顺,于战场上必定不饶李大人。”

看着高怀中在数名羽林军的监视下,隐没在使馆当中,李岩满脸的苦笑。

“大哥,又何须介怀?”袁承志的身形突然出现在李岩身边,“刚才,高怀中数度大起杀意,有心要取大哥性命?”敢情是袁承志一直守卫在李岩身边。

“唉!”李岩叹了一口气道,“世事难料。想当初,谁又会想到大顺的军师会成为叛徒为朝廷卖力。他想杀我也是情理之中。”

“正如大哥刚才所言,大哥为的不是荣华为的是天下百姓,又何须在意别人的看法?”

“哈哈,正是。有着小弟的支持,便足矣。问心无愧足矣。”李岩有点意兴澜,任谁被以前同事奚落甚至想杀害都不会好过。

“大哥,这位高怀中如此刚直,只怕回到大顺朝中也必是多受磨折?”袁承志转移话题道。

“正是。若是高怀中知进退,就凭高怀中是前闯王高迎祥之子,便可成为新的闯王。可惜,不知变通,刚愎自用,才不得众将欢喜。”李岩分析道,“好了,我们也回去吧。明日还要陪皇上进行誓师大会。”

两人消失在指挥所大门后,忽地一阵秋风吹过,卷起满地落叶,秋,已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