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东林党人(2 / 2)

碧血大明 魔菊 2496 字 2019-09-09

“东林党?”崇祯皱起眉来,又是党同之争么?

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万历三十二年(1604),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顾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崇礼对于东林党还是知之甚深的,他曾经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扳倒,才使得东林党不再受迫害。

东林党人应该感谢我才对,怎么会与那个朱由椋搞在一起,难道有什么谋反之心?一想到谋反,崇祯便心头火起。国家尚未安定,这些文人又在为自己的利益和沽名钓誉而妄顾国家安危、视百姓苦难而不顾!实在该杀!

周妤看着崇祯的脸色越来越凝重,到最后双眼竟然迸出强烈掐杀机,不由轻声劝道:“阿检!对付文人,杀戮不是治本之法。想想,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没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须三思而行啊。”

崇祯打了个激零,自己怎么会有如此重的杀心,难道是因为前世崇祯?

现今大明,士子遍地,追求明主,封公拜侯者甚众。而自家名声并不好听,而且丢了京师,更成了别有用心之人口中策反的借口。不可否认,东林党中大多皆是有见识之人,但也不乏沽名钓誉之辈。为了前程与利益,尊严与人格皆可抛弃。

又想到,自己派人阻挠李自成去逼吴三桂降清,派人入蜀助秦良玉而大败张献忠,在南京大施良策,便在沾沾自喜,便以为天下大定,却不知离天下大定还有一段很远很远的距离。

原来自己太大意了也太轻浮了。崇祯暗暗的想也时刻提醒自己莫要为一时的胜利而给冲昏了头脑,大明这艘船还没有使出泥潭。

崇祯慢慢平复心情道:“阿妤谢谢你的提醒,不然为夫便真的堕落而不自知。”

“阿检,你我本为夫妻一体,又何来谢谢之辞。”周妤道,“阿妤既想时刻呆在阿检身边,也希望阿检能做个万民景仰的好皇帝。”

崇祯抓住周妤的手道:“阿妤,为夫必不让你失望。而且有你在我身边时刻提醒,就算我想做个昏君也不行。”

周妤反握崇祯的手道:“阿检你可知道,现在我的心好欢喜。以前,你皆是不听我的话。”

崇祯呵呵一笑道:“以前是为夫笨,没能听取你的意见。才让大好江山变得风雨飘摇。嗯,现在应天并不安全,得让海富那老太监时刻护卫你的周全。”

顿了顿又道:“昨天听得消息,说媺儿这两天也快回来了。她见到你一定开心。”

周妤开心的道:“嗯,我也好久没见媺儿了。如果定哀王朱慈炯,母庄烈愍皇后周氏,1644年不知所终。慈烺和慈炯都能在身边,那我们便是一家团圆了。阿检,你说,他们两人会在那呢?”

崇祯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在哪里了?阿妤,你不用担心,现在南京甚为平静,他们不会有事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