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舰炮身管间层冷却(1 / 2)

大国舰船 安溪柚 0 字 2022-04-30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此对话一出别说在场的那几位海军的领导,就是陆军和空军的领导都有些愕然。

76mm的口径已经算是中等口径中比较大的一款了。

这类火炮每一发炮弹发射的时候,都对炮膛产生极强的高温高压,导致炮管在不断叠加的变化中彻底走向消亡。

这个过程非常的短暂,通常也就两千发左右。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海菊、空军还是陆军,所属的火炮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敢撒了欢儿的往死里喷。

没办法,尽情狂喷当时爽的不行,事后炮管损坏的费用简直堪比大型火葬场,真的比死了还难受。

当然陆军还空军还好,毕竟他们所属的野战火炮没有防空这个紧要任务,也就没必要强调高射速。

但海军却不行。

尤其是在拥有制空权便等于拥有制海权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海战,应当空中目标必须使出全力,别说是中口径火炮,就是超过100mm大口径火炮都要对着天空能怎么喷就怎么喷。

以便形成密集的弹幕,将来袭的空中目标屏蔽在弹幕之外。

这可不是那个海军专家拍着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二战以来数次海战中用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真正战术。

一秒记住m.26ksw.cc

特别是两年前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海战,阿根廷的飞鱼导弹将英国的谢菲尔德一发入魂直接震撼了世界。

也正因为如此,在短暂的窗口期内,能把往天上怼的玩意尽可能的宣泄出去,是一个看上去很笨,但却十分有效的应对手段。

而这也是为什么,马尔维纳斯群岛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波速射舰炮更新换代的风潮。

国内的海军当然注意到这一点,也想在这股风潮下,对自身那些习承自苏联五十年代的老旧舰炮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换代。

但炮管的降温技术却迟迟解决不了。

要知道,高射速舰炮,尤其是中、大口径的高射速舰炮如果没有有效的炮管降温系统的话,打不了几次,整个炮管就得报废。

这对舰艇的持续作战能力和后方的补给是很不利的。

国内在这方面不是没有积累,但沿用的却是苏联五十年代的老技术,即在炮管外侧加装一个水冷式的套管。

其原理与一战时期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很相似。

问题是这种冷却方法对小口径舰炮还算管用,对中、大口径舰炮的炮管冷却效果就不明显了。

不仅如此,由于水冷套管需要一定的标准量才能实现对炮管的冷却,因此一般的套管都很笨重,从而导致相应的舰炮总重严重超标。

80年初某研究所就试制了一款100mm的单管舰炮,总重超过32吨,相较于国外同类产品整整超出一倍。

无论是试装性还是可维护性上都拉胯到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