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舍生取义(1 / 2)

 总的来说,袁恪的童年生活,过的还是不错的。

日子虽然清苦,但他却见识到了很多新奇的东西,比如香甜可口的南瓜、味道软绵的土豆和甜嫩多汁的玉米,这让他觉得很满足。

但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日子竟然愈发艰难了。先是地方上的把总以镇压农民起义为由头,三天两头地派兵进山催粮催饷,后来地主又以维护治安为借口组织团练,隔三差五地进山巡逻——说是巡逻,其实就是抢粮、抢钱、抢女人。

于是,玉米没有了,土豆没有了,南瓜也没有了,整个山村的人都沦落到了吃树皮、草根的地步。

这不能不让袁恪常常回想起自己跟着师父司马徽读《史记》时的场景,当读到白起坑杀赵卒二十万、项羽坑杀秦卒四十万时,他心里只是觉得杀伐太过,却并没有细想这背后该是何等的惨痛。如今,眼见到官兵们掘地三尺、强抢民女的暴行,眼见到百姓们苟延残喘、家破人亡的惨状,让他的心里充满了煎熬。

史书是隔在我们和历史真相之间的帘子,当你揭开它,血淋淋的真相会让你毛骨悚然。

他也曾动过出手阻拦的心思,但一想到上辈子的死法,只得长长地叹了口气。

看着儿子脸上的表情渐渐阴郁,已经上了年纪的老袁头忧心忡忡。

“孩子,再忍忍吧,好日子总有一天会来的!”他慈祥地劝说道。

“我明白了,爹。”袁恪不愿让父亲担心,便挤出些笑容,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一天,他正坐在村口的大银杏树下发呆,却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一回头,正看见一个宽厚的身影跌跌撞撞地向他走来。

随着两人之间距离的缩短,他渐渐看清了这个人的样子:此人身穿血迹斑斑的破旧窄袖短袍,颈系大红肩巾,头发四下披散着,隐约露出一张鲜血淋漓的脸。

来人也看到了树下的袁恪,奋力向前一扑,正落在袁恪面前。

“救……救……”他的喉头滚出这样两个字,之后就失去了知觉。

别说这辈子了,就连上辈子的袁恪,也没经历过这种事。他赶紧扒开这人的头发,发现他约莫四十来岁年纪,一脸的络腮胡子一直蔓延过耳垂,看起来像个江湖豪侠之类的人物。

巧的是,在他厚重的眉毛下面,也少了一只左眼!

“可能是路上遇到强盗了?”袁恪看着他一身的血痕,这样想道。

正在这时,一声高过一声的叫骂声顺着山路传来:

“狗贼,放弃抵抗吧!”

“你已经被我们包围了!”

“赶紧投降,就留你个全尸!”

袁恪抬头一看,臭名昭彰的团练头目程九伯带着百十来个士兵,正高举着大刀向他这边来了!

“程九伯要杀的人,一定是好人!”袁恪这样想着,不假思索地把面前这个人推进了身旁的草沟里。

毕竟,也实在是来不及替他找个妥善的藏身之所了。